回覆列表
-
1 # 是Sunshine呀
-
2 # 天南地北華爺最美
陳景潤證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現在通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但是因為這個猜想太難,所以數學家們退而求其次,研究一個大於2的偶數是否能寫成兩個數a與b的和,如果a是2個素數的乘積,b是3個素數的乘積,那麼就寫成2+3,意思是第一個數是兩個素數的乘積,第二個數是三個素數的乘積。例如30可以寫成30=6+24,因為6=2*3,24=2*2*2*3,所以30=6+24就是30的2+4分解。歷史上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兩個主要工具一個叫篩法,一個叫圓法。在陳景潤之前兩個方法都有很多數學家在研究,證明了比如2+3,1+4,1+3之類的結論。陳景潤改進了篩法,做出了1+2的結果,也就是說他證明了任何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一個素數加上另一個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乘積的數的和。因此,1+2,1+1只是一種簡便的寫法,並不是真的是證明為什麼1+1=2或者1+2=3。陳景潤 - 中國著名數學家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
我想你的年級還很小吧?我下面的話你可能不一定看得明白。。我想你想問的應該是陳景潤證明(1+2)吧?事實上,我以前也陷入那樣一個誤區。都說陳景潤證明了(1+2)但是還沒人能證明(1+1)。總覺得好奇。。1+1=2不是我們小學就知道的嗎?沒經過證明我們怎麼就在用了呢?1+1=2不是和1+2=3一樣的證明方法嗎?………………………………其實這裡說的(1+1)和(1+2)指的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1+1=2、1+2=3首先你要知道。陳景潤證明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相關的問題。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叫哥德巴赫的數學家提出的,大概是說: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能分解成兩個素數之和。比方說8=3+5,26=19+5……素數是指該數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盡。比方7,11,19。現在這個命題還沒有得到證明。但是透過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人們可以計算出直到很大很大的數字上,這個命題都是正確的。它應該就是正確的。很早以前,外華人就證明了任何一個大於X(X應該不會很大)的偶數都能分解成一個素數與7個素數乘積的和。人們把這個表示成(1+7)後來慢慢有人能證明一個大偶數能分解成一個素數與6個素數乘積的和(1+6);一個素數與5個素數乘積的和(1+5)……。再後來,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任何一個大偶數都能分解成一個素數與2個素數乘積的和,這就是人們長說的(1+2)。比方18=3(3*5);30=5+(5*5)。至於他是怎麼證明得,那寫出來都是一大本的書。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包括現在的你和我。。但是人們還沒有能直接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1+1)。這才是人們常說的能證明(1+2),還不能證明(1+1)。並非說我們能證明1+2=3,不能證明1+1=2。事實上1+1=2,1+2=3都是人們規定的公理,是準則,是不需要也不用證明的。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