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跑調兒477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驕傲就是大和號戰列艦,如果以大和號的的沉沒作為日本海軍覆滅標誌的話,就應該是沖繩島戰役,而轉折點是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後,在亞太地區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在山本五十六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為此他制定了中途島戰役,一方面佔領該島作為前進基地,另一方面是誘殲美國航母以徹底消除隱患。但是山本五十六太篤信鉅艦大炮,他親率大和號等戰列艦作為主力,讓南雲忠一率航母編隊進攻中途島誘敵,企圖以戰列艦的優勢火力全殲美國航母編隊,可笑的是,直到南雲忠一的六艘航母被美軍全部擊沉,山本率領的戰列艦主力卻仍不知美艦在何方。中途島海戰美軍以少勝多,看似有些僥倖,但是日本海軍戰術思想落後,通訊手段落後,尤其是密碼被美軍破譯,是日軍慘敗的原因。經此一役,日本海軍損失了六艘主力航母以及大量有經驗的艦載機飛行員,基本喪失了海上進攻的主動權,也為日本聯合艦隊的覆滅埋下了禍根。沖繩島戰役,大和號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冒死出擊,最終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日本聯合艦隊之魂就此隕歿。

  • 2 # 戰略論

    無疑應該是在沖繩島戰役期間,日本海軍以大和號為首的日本‘’海上特攻隊‘’在前往沖繩島的途中同美海軍的海戰,此役大和號沉沒,特攻行動徹底失敗。

    日方資料將此戰稱為是“帝國艦隊的輓歌”,寫到:“至此,炫耀傳統的帝國海軍的海上勢力完全崩潰了”。

    這場戰鬥說是海戰,還不如說是單方面的屠殺,連日本海軍自己都明白這次作戰行動肯定是有去無回,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將這次行動稱為“海上特工行動”。當然了他們也沒想著回來,他們的意圖是主力艦直接衝到沖繩島搶灘,然後作為固定炮臺掩護島上守軍作戰。在作戰中,這支日本艦隊沒有任何的空中力量掩護,被美軍300架艦載機輪番攻擊,主力艦全部沉沒了。

    沖繩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只剩下驅逐艦19艘,各種潛艇38艘,戰列艦“長門”號和“榛名”號雖然留了下來,但是修理未完加上已經沒有了燃料,只能在吳軍港作為固定防空炮臺了。其他驅逐艦和潛艇的燃料也奇缺,僅夠完成一次出擊。不過日本海軍建造了3000多艘特攻艇,準備以這些特攻艇為主力在近海附近對美軍艦隊進行特攻,看來日本海軍真是到了山窮水盡之時。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比較傾向於萊特灣海戰,經此一役,日本聯合艦隊航母機動編隊喪失殆盡,也就完全喪失了海戰的主動權,海上的軍事力量基本被幹掉,剩下的戰列艦已經不具備威脅能力,萊特灣海戰後日本就開始轉入本土防禦作戰,也就沒有了發動大型戰役的能力,之後美軍就只剩下打掃戰場的事情了。

    在萊特灣這場號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雙方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鬥。而日本聯合艦隊更是傾巢出動,將自己的全部家底壓上去。萊特灣海戰可分為四個階段,延布錫海戰、蘇里高海戰、恩加尼奧角海戰、薩馬島海戰。而除了薩馬島海戰以外日本都是損失慘重。美國以損失3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162架飛機、3000傷亡的微小代價擊沉了日本最後的4艘航母、3艘戰列艦(有一艘就是大和級2號艦,還有金剛號在返航中被擊沉在臺灣海峽)、6艘重巡、4艘輕巡、11艘驅逐艦、288架飛機、約10000多人傷亡。

    所以對海戰無望的日本來說轉入本土防禦,並發動臭名昭著的神風自殺攻擊。而對於這樣的結果反應出了日本國力的衰弱,資源已經消耗殆盡。哪怕是大和最後的自殺式攻擊的燃料也是搭載豆油,而且還是單程的燃料,只能去不能回。而這卻已經是日本傾全國之力收集而來的燃料。所以兩線開戰的日本輸是早晚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纓槍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