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想一直疼你

    造成種糧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1.種糧成本的提高。農資價格上漲,直接造成了農民種糧成本的增加。2010年以來,農資價格一路上揚,中國產複合肥現今逼近2500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0%。雖然國家出臺系列措施平抑尿素價格,但尿素價格還是不斷升高。另外,受國際影響,農用柴油雖然降價,但對農民來說仍然負擔較重。雖然國家對農資差價進行補貼,但糧食上漲幅度跟不上農資上漲幅度,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2.農田基礎設施老化。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嚴重老化,灌渠萎縮,一般灌區的支渠缺乏維護機制,造成淤塞,結果造成抗災能力大大下降,有的甚至荒蕪。   3.農村勞動力不足。受勞動力市場短缺和各級政府出臺的保障農民工收入等政策影響,農民工工資漲幅較大,同期糧食價格上漲幅度跟不上勞動力上漲幅度。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到發達地區打工,導致如今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   4.種糧風險大,季節長,收益率低。糧食種植因其季節性原因影響收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另外,隨著農村科技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對農村政策的宣傳,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大增加,農民開始改種經濟作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另外,農民外出打工的收益大大高於種糧收益,因此出現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的現象。   5.種糧補助政策存在缺陷。糧食直補政策的補貼雖然到全體種糧農民,但是承包戶與戶主之間關係沒有理順,每年種糧面積調整變更與公示制度還不完善,有些真正種上糧食的有時拿不到補助款,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 2 # 鍾情三農

    糧食價格遲遲不漲,甚至還有下降,小麥,稻穀,玉米和大豆無一例外!

    種植成本卻越來越高,汽油,地租,人工成本一年一個樣子。

    畝產還無法保證,產量時好時壞,去年能夠產一千斤的地塊,今年可能只有五百斤。

    辛苦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這樣的情況下,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削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願意去城裡打工,並不是不想在家鄉,而是在家種地實在是太難了。

    而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物價整體的提升,以汽油燃料,土地流轉租金,人力資源投入等為住的種植成本卻在日益提高。十年前農忙時節僱傭一個幫手一天只需要五十塊錢,而這兩年,低於一百五十塊錢每天的話就免談……

    其實最近這些年,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都不太強烈,而且以後這種情況會愈發嚴重。

    深究其背後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太費勁,不賺錢,“收益與投入不成正比”。同樣的時間成本投入,如果進城打工,一個月再怎麼也能拿到兩三千塊錢。

  • 3 # 鵬程公益助殘志願隊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 ,農村大量勞動力解放出來,大量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農業發展從以前交公糧時代轉變為農業種糧補貼時代。種地補貼提高了,為何很多人還不願意在家種地呢?

    種植糧食作物大多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而糧食價格十幾年來一直維持一元左右上下。種地需要的化肥、農藥價格連年上漲,種地利潤微乎其微。一年到頭去掉成本,一畝地賺個幾百塊錢就是收成比較好的。家庭吃喝住行都需要開支,這點錢能滿足什麼呢?

    種糧有補貼,這對於農民來說當然算是好事。可加上一畝地百八十塊錢補貼,老百姓種地也賺不到多少錢。相比外出打工,一月幾千塊錢收入就能抵一年種地收成。試問誰會留在農村種地呢?年輕人對種地不感興趣,又髒又累,老年人對土地有留戀可迫於生活又不能留在家種地。

    農村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教育、醫療條件都不如城市,大量年輕人為了結婚、小孩上學選擇城市買房。農村空心化、老齡化,人口大量流出沒有人才,土地出現閒置,農村發展面臨尷尬境地。

  • 4 # 德善茗茶

    就說下我村吧,種田都是50.60.70.後80後有些會。90後幾乎不會種田了,種田人已經老年化了,年輕人真不願意種,完全掙不到錢,鄉下田是多,可是小塊,2分3分,上畝的比較少,一畝產800到1000來算,二十畝也就將近20000斤,賣120多一百斤(20000總產一3000口糧加養雞鴨狗=17000ⅹ1.2單價=20400元毛收入)現在算成本,耕田自己來,200元油錢夠,請人耕是160一畝,種子一畝一斤算20斤,50一斤。肥料一畝一包不多吧,一包160。拔秧插秧肯定請人一天或兩天搞定,拔秧工錢總1000多,插秧一人插一畝半算,14人,工資220一天。噴灑農藥自己來,200元農藥正常夠,收割機一包10元230包左右,大概算下成本(200油+1000種子+1600肥料+4000拔插秧+200農藥+2300收割=9300大概總成本。)

    這樣的話種20畝地自己拼命幹才幾千萬把塊,農民還得靠別的經濟收入補充家用呢。所以誰願意種田。

  • 5 # 青田視野

    導語:從當前農民種糧積極性上看,確實存在著諸多種地不積極的現象。

    一、目前農民種地的心理和現狀:

    一是有一些年齡大的村民,由於土地流轉不掉或者流轉價格太低,不得不種;

    二是因為一些農民由於家裡脫離不開,外出打工出不去,沒別的好乾的,只能種地;

    三是由於選擇在家種地,雖然種地利潤不高但多種一點總會多收入一點。

    總體看,大家種種地的勢情不高,有相當一部分人種地都是很被動地選擇。當然,也有一些種地能手,通過特色種植、規模種植等途徑,獲得較好的收益。

    一個是種地賺錢少,不夠養家,據粗略測算,一個農民在家種植200畝地的收入,相當於一個人打工年賺5萬的收入。問題來了,如果是東北200畝地容易租到,如果是南方地區,上哪找這麼多大片地;外出打工只需個路費錢,沒有其他成本,而種200畝地,至少需要15萬元的成本,應該如何選擇,一看便知。如果在家種幾十畝地,也就是1、2萬塊的收入,根本不夠家用。

    三、面對當前農民種糧不積極的情況,有三點個人看法:

    一、適當提高糧食價格,讓農民種地有利可圖,可以養湖口。如果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相信會有很多農民不去外出打工,會主動留在家種地。

    二、提高農民的經濟待遇,把農民留在農村,安居才能樂業。比如農民的孩子在鄉村上學、農村老人養老、農村醫療等幾個方面如果有新舉措,就會把一部分人留在農村發展,對糧食生產是會有幫助。

    三、適當減少進口糧食的數量,這樣可以給國內糧食價格創造一個漲價空間。同時,要加大糧食去產能力度,加快庫存糧食轉化,有利於新糧價格提升。

    結語:

    如果這幾點能做到,相信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以上只是個人粗淺的看法,不知道大家咋看?

  • 6 # 瞎取個破名吧69097334

    這個標題不對!農民種地缺乏積極性,不是從現在(2020年)開始的,前幾年就已經是那樣了。

    如果依靠種地能買得起房、能娶媳婦、能供得起孩子上學,那麼會有人“積極”去種地的!

  • 7 # 化肥臻哥

    一、目前農民種地的心理和現狀:

    一是有一些年齡大的村民,由於土地流轉不掉或者流轉價格太低,不得不種;

    二是因為一些農民由於家裡脫離不開,外出打工出不去,沒別的好乾的,只能種地;

    三是由於選擇在家種地,雖然種地利潤不高但多種一點總會多收入一點。

    黑龍江省旱田連續幾年糧食價格不好,種地基本不怎麼掙錢,去年雨水大,很多地都被水淹了,基本顆粒無收,水田這兩年效益也不好,所以大家沒有積極性

  • 8 # 專長古玩

    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問題是多方面的,單從糧價來說就感到上心。農用物資就更不用說了!農民種地是為了什麼呢?還不是為了掙錢養家,連生活都難以維持談什麼種地。這就是農民最傷心之處,並不是農民不願種地,而是無奈才選擇打工。如果繼續這樣以後地都沒人種了,目前都是老人在種地,過幾年老了種不動地肯定要荒很多地的,年輕的在外打工習慣了根本不會種地,他也不懂種地,除非以後糧價提高也有可能。否則年輕人是不會種的,因為糧價太低無法耕種,叫農民怎樣提高種糧積極性呢?只要少荒地就算不錯了!

  • 9 # 有勇有謀平頭哥

    糧食價格的不穩定,以及農業生產資料成本的提高,導致種糧收入低,如果家裡再有上學或者將要結婚成家的孩子。那麼收入更成了主要問題。所以,只能改行,或者打工。

  • 10 # 潛心過客

    因為不賺錢,真的,種自己吃還行,但種田幾乎不賺錢,除去成本幾乎沒剩的,特別是小規模就種幾畝田那種。農民更願意出去當農民工。

  • 11 # 少華山

    農夫山泉說他的只作大自然的搬運工,很多農民說我們是用錢向大自然買糧食,有時候大自然脾氣不好收錢不給糧,最大問題買的糧,和賣出去時的價值差不多!沒啥餘頭!

  • 12 # 百興22

    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種糧成本增加。生產糧食必須具備土地、種子、肥料、人工費等,隨著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種子、肥料、人工費不斷上漲,而生產出來的糧食價格較低,生產出來的糧食收入減去投資後,收入低,導致農民生產積板有所下降:二是打工經濟的出現降低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目前在農村生產的都是老農、婦女,大量的年輕力壯的年輕都到城市打工去了,年輕婦女進工廠了,每月至少也是四、五千元現金,你說誰還在農村臉朝黃士背朝天的下苦力,還掙不到幾個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臂籃球少年身上具備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