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上的印象主義一詞是從繪畫借用過來的,印象派音樂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樂同樣也有它的國際性影響,除了法國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爾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國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義大利的雷斯庇基(O。
Respighi,1879一1936)、德國的。雷格(M。Reger,1873一1916)和俄國的斯克里亞賓等,時常被不同程度地劃入印象派;至於同印象主義有所接觸、個別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義啟發和影響的作曲家,為數就更多了。
像印象派繪畫一樣,印象派音樂的主角是音響和音色。
為了讓色彩效果得以在音樂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膽地對十九世紀後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和形式提出挑戰:為什麼一部作品必須受自然音階所包合的那幾個音的約束?為什麼和絃連線必須依據從緊張到鬆弛、從不協和到解決的模式?為什麼音樂的表達要囿於呈示、對比(或發展)和再現的框框?對此,他們的回答是:用織體、色彩和響度以取代發展,他們還認為音樂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種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轉述一則故事或者字面的含義。
他們的具體做法,首先是在和聲方面利用音的各種新的結合(九和絃、十三和絃、含附加音如新增不解決的二度音的和絃,以及各種增和絃等)和這些非常複雜的和絃的連線(一個個不協和和絃的並列),而創造出不斷閃爍的強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繪畫的純色並列一樣。從這裡可以看出,和聲的進行完全是服從於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這樣。
瓦格納式的龐大樂隊編制還是保留著,但用非常雅緻的手法加以處理:銅管樂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樂器則多使用其神秘動人的低音區,絃樂器的分奏也相當細密,打擊樂器中的鐘琴、鋼片琴和三角鐵,以及豎琴在色彩性處理上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關的還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為了突出音樂的恬淡、纖巧、嫵媚、甚至帶點傷感等情調,愛用弱奏和極弱奏,樂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隻是短暫的閃現。
至於旋律方面。在器樂作品中往往沒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連貫的短小動機的瞬息自由飄浮,其中變化多於穩定,正如德彪西所說,旋律的連綿進行從不被任何東西打斷,而且永遠不回覆它的本來面目。還有,一般總是避免節拍重音的節奏型,各種調式音階、全音音階和東方的五聲音階,以及豐富而複雜的織體,都成為印象派音樂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象派音樂喜歡反映微妙和難於捉摸的東西,而不喜歡堂皇、不朽的雄偉氣派;喜歡暗示和隱喻,而不喜歡過分誇張、直率和毫無保留。所以,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調變化,都是印象派音樂的明顯標誌;它所塑造的種種幻象、印象和氣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異夢境、雷諾阿的美妙溫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對應。
印象派音樂的精緻而優美的音樂語言,同浪漫派音樂誇張的響亮音調,同樣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同樣受人喜愛。
印象派音樂是十九世紀最後一種富於特徵的風格,它反映了一個新時代的變化的初步跡象,是新世紀音樂的許多重要特點和精神意境的發端。
上面說過,印象派是聯結兩個世紀的紐帶,指的也就是這一點。
德彪西:(1862--1918)被譽為印象派音樂大師。他的音樂雖然是標題性的,但它不企圖講述一個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創造一種符合作品的主題或標題的"情緒"或氣氛。
他的《夜曲》、《大海》、《意象集》等,也都是印象主義管絃樂的傑作。德彪西以後,再也沒有人寫出這些富有管絃樂音調色彩的作品了。德彪西是20世紀最偉大、是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一詞是從繪畫借用過來的,印象派音樂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樂同樣也有它的國際性影響,除了法國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爾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國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義大利的雷斯庇基(O。
Respighi,1879一1936)、德國的。雷格(M。Reger,1873一1916)和俄國的斯克里亞賓等,時常被不同程度地劃入印象派;至於同印象主義有所接觸、個別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義啟發和影響的作曲家,為數就更多了。
像印象派繪畫一樣,印象派音樂的主角是音響和音色。
為了讓色彩效果得以在音樂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膽地對十九世紀後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和形式提出挑戰:為什麼一部作品必須受自然音階所包合的那幾個音的約束?為什麼和絃連線必須依據從緊張到鬆弛、從不協和到解決的模式?為什麼音樂的表達要囿於呈示、對比(或發展)和再現的框框?對此,他們的回答是:用織體、色彩和響度以取代發展,他們還認為音樂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種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轉述一則故事或者字面的含義。
他們的具體做法,首先是在和聲方面利用音的各種新的結合(九和絃、十三和絃、含附加音如新增不解決的二度音的和絃,以及各種增和絃等)和這些非常複雜的和絃的連線(一個個不協和和絃的並列),而創造出不斷閃爍的強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繪畫的純色並列一樣。從這裡可以看出,和聲的進行完全是服從於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這樣。
瓦格納式的龐大樂隊編制還是保留著,但用非常雅緻的手法加以處理:銅管樂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樂器則多使用其神秘動人的低音區,絃樂器的分奏也相當細密,打擊樂器中的鐘琴、鋼片琴和三角鐵,以及豎琴在色彩性處理上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關的還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為了突出音樂的恬淡、纖巧、嫵媚、甚至帶點傷感等情調,愛用弱奏和極弱奏,樂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隻是短暫的閃現。
至於旋律方面。在器樂作品中往往沒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連貫的短小動機的瞬息自由飄浮,其中變化多於穩定,正如德彪西所說,旋律的連綿進行從不被任何東西打斷,而且永遠不回覆它的本來面目。還有,一般總是避免節拍重音的節奏型,各種調式音階、全音音階和東方的五聲音階,以及豐富而複雜的織體,都成為印象派音樂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象派音樂喜歡反映微妙和難於捉摸的東西,而不喜歡堂皇、不朽的雄偉氣派;喜歡暗示和隱喻,而不喜歡過分誇張、直率和毫無保留。所以,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調變化,都是印象派音樂的明顯標誌;它所塑造的種種幻象、印象和氣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異夢境、雷諾阿的美妙溫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對應。
印象派音樂的精緻而優美的音樂語言,同浪漫派音樂誇張的響亮音調,同樣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同樣受人喜愛。
印象派音樂是十九世紀最後一種富於特徵的風格,它反映了一個新時代的變化的初步跡象,是新世紀音樂的許多重要特點和精神意境的發端。
上面說過,印象派是聯結兩個世紀的紐帶,指的也就是這一點。
德彪西:(1862--1918)被譽為印象派音樂大師。他的音樂雖然是標題性的,但它不企圖講述一個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創造一種符合作品的主題或標題的"情緒"或氣氛。
他的《夜曲》、《大海》、《意象集》等,也都是印象主義管絃樂的傑作。德彪西以後,再也沒有人寫出這些富有管絃樂音調色彩的作品了。德彪西是20世紀最偉大、是重要的作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