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鵬8966
-
2 # 循正論易
《道德經》分為上下篇,上篇為道經為哲學篇,下篇為德經為處事篇。《易經》亦分為上下經,上經30卦《乾為天》起至《離為火》止,為自然規律篇。下經34卦《澤山鹹》起至《火水未濟》止,為人倫規律篇。
哲學與自然規律肯定是密不可分的;德經與人倫規律亦是互輔互成。
雖然兩經某些觀點相左,但是源頭表裡一致,只不過入世之人更適宜研習《易經》,出世之人更適宜研習《道德經》,都能帶給你玄妙的智慧。
<<道德經>>和<<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兩大瑰寶。
兩者互為表裡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贊同。下面略把二者之間不同的對比來講一下 根據和理由。
<<周易>>和<<道德經>>寫作時間不同老子在周朝擔任過“守藏史館”的館長。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也就是說,老子是有史記載以來,中國第一任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僅僅透過這一點就可以感受出來老子的知識能量有多強大。博覽群書,提取精華。感知又感,簡之又簡而寫出了<<道德經>>這本只有5000字的精華。
從<<周易>>成書的時間上來說,要比老子的道德經早得多。這樣看來在當時周朝的圖書館裡一定會有周易這本書。老子一定是研究過周易,我們不能說老子在研究了周易的基礎上,寫出了道德經,但周易一定是老子提取的眾多精華經典之一。或許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一下,在當時周朝的藏書館中有許多跟周易一樣類似的許多經典。老子在大量研究這些經典的基礎上,感悟而寫出了道德經。這就解釋出來了,為什麼許多研究者認為<<道德經>>比<<周易>>更深奧的原因。
<<道德經>>為裡,<>周易>>為表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
二者的共同點落在一個“道”上。
所謂的裡表就是在這“道”字上來分的。
道德經的道。講的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道是最高概念,掌握住了道就抓住了萬事萬物的根本,“萬事萬物抓根本”,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處理任何事物就要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就好解決問題,掌握了萬事萬物的根源,那對什麼問題都沒有迷茫了,也可以說沒有問題可言了,什麼都看得清晰了。他用母親來比喻生成萬物的本源。這就是道德經體現出了大慈,大愛的本源思想。因為母親的慈愛永遠不會變。所以道德經體現的就是一個不變。太陽每天升起落下的白天黑夜。每年不變的四季更替。這些是永遠不會變的。所以道德經體現的是。宇宙來源不變的那個道。
周易是講陰陽搭配形成的事物變化的不同狀態。萬物皆可分陰陽,主動和被動,動與靜,剛與柔,左右,上下等等形成陰陽搭配,而使萬物生生不息。64卦也是按天地五行的規律揭示了人生64種人生狀態的應如何對待。按照陰陽搭配形成不同變化,隨時變化,合理變化的生存智慧。既可以占卜人事的吉凶禍福也可以人生哲學和思維智慧的啟迪。現在更多的是人事之道。
周易是變化之道,老子講的是宇宙本源之地,兩個道並不一樣。但是如果沒有本源,也不可能存在變化,所以本源是不變的萬事萬物是需要變的。
道德經有如河圖,是先天的,是不變的。周易猶如洛書,是後天,是變化的。
<<道德經>>是以不變應萬變,<<周易>>是以萬變應不變
所以道德經和周易是互為表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