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醫師小課堂

    其實我覺得這是好事。

    不少臨床醫生的學術能力我真的是不想吐槽,但是醫生評定職稱的系統是真的坑啊,不少名聲在外的大牛最厲害的是學術而不是臨床水平,論實踐,甚至有的人還不如一線的主治醫師。

    建議,論文該發還是發,但是要分開,一線醫生專心研究業務,讓學術人員專心攻略學術,這不就是兩全其美了嗎?

    不然醫生累死累活下了手術室還要思考論文……

    補充一點,其實以上是比較美好的想法,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和不少醫生交流過,大多數人都認為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評定職稱。

    就比如大家都說高考不公平,有弊端,但是不能否認,除了高考,我們也想不出更好地保證大多數人的公平的方式,其實醫生系統也是這樣。差別就是可能是有的醫生累死累活還要研究學術,有的醫生比較輕鬆成為學術大牛。

  • 2 # webhuman

    完了,首醫系統的人可要終老在首醫系統裡了,萬一出首醫系統,沒職稱還怎麼人才流動?衛健委都不操心,饒老師這是幹嘛?

  • 3 # 優鈺自塑

    舉雙手雙腳贊成,中國醫學論文八成假的,而且還是論文寫手寫的,臨床醫生寫論文,9成是為了職稱評審需要,平時沒時間寫論文,寫出來的也難發表,以前20年前,發表論文,雜誌社會給稿費,現在發表論文,作者要給審稿費,幾千元不等,那個醫護人員願意花錢賣工做?現在論文公司多如牛毛,他們的資訊非常靈通,醫學職稱考試時間剛過,考生立馬會接到眾多電話與資訊:代寫代發論文,價錢優惠,少則幾千,多達萬幾;典型的寄生蟲,有他們的存在,腐敗滋生,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 4 # 王博士聊健康

    這次要為“吃螃蟹”的首醫拍手叫好。在國家破“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簡稱“五唯”)大前提下,首醫建立臨床教授體系,讓醫生迴歸本位,專心攻堅臨床問題,不要再為論文課題而發愁

    首先,醫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門診,查房,寫病史,寫出院小結,外科醫生還要手術,已經牽制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很多三甲醫院的醫生的日常工作量,很難達到科研與臨床並重。但以前為了評職稱還必須要申請課題,發表論文。實際情況是不少的醫生課題找別人寫,科研外包,論文找別人發表。試問在這種情況下,科研的質量能有保障嗎?

    其次,醫改的推進,使得醫生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在臨床上要投入更多的心血。改革醫生晉升制度,實行臨床與科研“兩條腿” 走路,可以讓醫生更專注於本職工作,醫學是典型的應用學科,醫生在臨床投入時間更多,技術掌握越好,更有利於口碑的建立,同時臨床醫生也有更多時間來關心關心自己的病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有利於醫患矛盾的緩解。

    最後,科研很重要,科研可以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臨床實踐是科研的基礎,沒有科研基礎支撐的臨床技術是遲緩的,沒有臨床實踐的科研就是紙上談兵。有科研作為基礎,臨床醫學才能更快更好發展,但要有豐富的臨床知識和經驗,讓醫學科研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所以在平衡這2方面,需要院方拿出更多的智慧,來分流和平衡臨床和科研的發展。

    這次要為首醫的臨床教授體系,拍手叫好。

  • 5 # 姜麗昆

    我就是醫生,也不喜歡寫那些無聊的論文。國內許多論文只是為了職稱。幾乎沒有醫生相信這些論文的結論。不過現在有論文要求,都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混上高階職稱。以後不設防,這個職稱就是各個有權有勢人的專利。就像院士這個頭銜,慢慢成為一個特殊的標記。

  • 6 # 介入星空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一方面不用發論文減輕負擔確實應該高興,但也讓懶惰的思想有了懈怠的理由,同時也少了客觀評價的因素,既然是評教授,還是應該把科研放到重要位置,畢竟是要對社會有貢獻,要鼓勵創新和科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險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