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微電影傳送門:北大青春日記三部曲

29
回覆列表
  • 1 # 遊秦淮Act

    北大這部星空日記如果我們從電影立意拍攝手法後期剪輯bug槽點等諸多理性角度去評判,這也就是個5分一般般微電影。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感動?因為它切到了一些人內心的點。哪個追求夢想的人沒被嘲笑過?沒被現實打壓過?沒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掙扎糾結過?餘傑說過一句話:理想不是實惠的東西,它往往不能帶給你現實的享受。

    我們所堅持的夢想,有時候可能是一種大部分人所無法理解的東西,有時候可能只是一種精神的追求一種執念,這沒有什麼不對的,我們也無需拿現實理性的批判去壓迫它。一個成熟的穩定的正常社會,應該是能夠接納人們更多的對精神的多樣化的追求的。

    樹立理想,追求理想。正如影片中教授所說:別人笑完了,又能怎樣?幾百年來,我們這些人都是從別人笑話中走出來的。面對別人的不理解和社會的現實,我們應始終保持心中的夢想。

    同時,實現夢想的途徑有很多。如短片中的男學生雖然是經濟系的,但是依舊可以在天文領域取得理想的成就。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對夢想的不懈追求。

    短篇時刻圍繞北大一話題展開,講述了以為農村小子的追夢歷史,既用舞動人心的故事激勵年輕人追夢,又很好地展現了北大開放、人性、青春的特點,保持了北大宣傳片的一貫風格。畢竟與北大競爭的第一對手還是清華,所以短片以“經濟系‘改’天文”為矛盾,展開對夢想的討論,既凸現北大優勢,又在對擂賽上先發制人。就短片而言,其的製作可謂用心良苦,很多細節恰到好處、可圈可點,而其最大的亮點還在其內容。短片知道結尾才第一次出現北大校徽,順理成章,用故事向全社會圈粉,在至高點上提高身價。而在短片中多次“無意”提及北大,實則在潛移默化地向觀眾傳達主旨。

    所以在製片上平中見奇,富有創新。

    短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夢想支撐現實。對於這句討論夢想與現實的話,我不敢苟同。拋開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來講,它依舊是屬於那些在地鐵上匆忙奔波的人。然而在我看起來,夢想就是夢想,它是現實基礎上的上層建築。現實是對夢想的歸置或限制,同時夢想又會有相對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現實。所以,我認為,夢想指導行動,行動改變現實,現實是夢想的舞臺,夢想是舞臺上最亮的一盞燈。

    試想一下,如果男學生沒有取得北大經管學位,會是怎樣的結果?去清華結果不會差,而去一個普通本科呢?這個故事一開始就設定了一個前提——北大。或者說,短片本來就是一個夢,是一個宣傳性質的工具。目的是以一個人 為載體展示北大和北大人的風貌。

    不過透過其宣傳表面,我們依舊能把握短片背後的價值——有志者事竟成。也許我們沒有去北大的能力,也許我們遇不上那麼好的教授,甚至我們去的大學可能連“天文系”都沒有!但是這不會阻擋一個積極的前進的腳步。一個農村學生能走到北大殿堂上,一個同問館能成為中國的“阿卡德米學院”,就是那不怕笑,敢於追的“拼勁”,方得以在掙扎和逆境中涅槃重生。君子,當“志”強不息,任重道遠,更上下求索。

    追夢赤子,不一而足,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有夢想,不放棄!中國夢是奮鬥出來的,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除了樹立夢想,更重要的是如短篇中的學生一般,不放棄,不拋棄,敢直面,勇拼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職場上,學歷真的重要嗎?你有哪些經歷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