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稀說史
-
2 # 鑼鍋10
特朗普的做人之道,存在嚴重缺陷人品低下,不受美國民眾尊重,就連白宮團隊的人也是如此看法。美國遇到發展瓶頸時需要去解決,美國是超級大國,不需要做太多努力,就可以解開這個發展的問題。但是必須要一個強悍的總統,那怕是個流氓習氣的總統,反而更有大作為。特朗普流氓行為自反全球化退群開始,打貿易戰賺關稅;印美元無限量發國債薅羊毛;抗疫失敗甩鍋搞敲詐;民眾抗議黑人冤死,動用軍隊鎮壓;對中俄冷戰搞核軍備競賽;這一樁樁壞事,只有國際流氓本色之人,特朗普能夠做得出來。換成其他任何人做總統,都是不可能做得出來。一切為了解決美國發展瓶頸的問題,美國國會放任特朗普去做,讓特朗普付出“壞人”名聲代價,換取美國巨大利益,何樂而不為呢。作為執政的共和黨,必然支援特朗普總統,完成解決發展遇到的問題。對於民主黨來說,國家利益是兩黨共享的資源。若特朗普搞砸了,壞名聲由執政黨承擔,可以輕鬆將特朗普趕下臺,這是隻贏不輸的買賣。這就是國會放任特朗普胡作非為真相所在!
-
3 # 藍天白雲wst
要回答這問題得先了解一下美國的政治制度。它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機構的稱謂,其性質是聯邦制的國家,政權形式為總統共和制,實行三權分立與制衡相結合的政治制度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美國的國家組織是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度這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因為恐怕權過分集中於個人或部門將危害人民的自由,故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從制度設計和理念上看是比較合理的制度,但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由於黨派利益的衝突而常陷入彼此紛爭,甚至互相擊,互相拆臺,因此很多政府決策難於統一認識,難於貫徹執行。如在疫情洶湧澎湃的當下,特朗普為了恢復經濟,再造美國偉大而贏得連任選票,他全然不顧人民的死活,悍然決定復工復產,這一決定又遭到民主黨人的激烈反對和抵制,眼下,美國新冠感染和死亡的人數居全球第一,這就是這種制度必然造成的悲劇。
特朗普的任性、冷漠、無能、甚至囂張跋扈是造成美國悲劇的主要原因。但為什麼國會不制止,不反對而放任自流呢?這是因為美國國會成員十分複雜,各利益集團的政客魚眼混珠,為了各自利益明爭喑鬥,況且國會中的參、眾議院成員大多數為共和黨人,所以他們必定會為大統領站臺,搖旗吶喊。而少數派的民主黨政客在這種弱勢下就發揮不了制衡、阻住總統宣權和濫權的作用了。
疫情是無國籍,無政治立場的凶惡殺手,也是一面照妖鏡,各種政治制度體系,各種治理能力所反映的結果立判分明;那些披著所謂自由民主外衣,滿嘴仁義道德的西方政客,如特朗普、蓬佩奧之流的醜惡面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暴露無遺了。
咱們中國在這場抗疫戰鬥中所取得的勝利和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再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
-
4 # qinghaiwang2018
這就是美國所謂民主的特殊之處。美國總統選舉看是從底層老百姓投票選起,實際並非如此,最終的通過權就在財閥和極端勢力手裡,否則,就不可能當上總統。美國的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什麼死亡的大部分是老人和黑人,因為財閥和極端勢力的人有錢有勢和總統是沆瀣一氣的。在每次的總統選舉中最終的決定權就在那些大財閥和極端勢力手裡,新的一屆總統上臺,隨之而上的就是推他上臺的那些人成為國會山議員,這樣才能保政府的江山永固。為什麼每到選舉年,美國的兩黨就會爭的頭破血流?就是在爭管理權。當新總統上臺,跟著就是支援他、選舉他的人成為保護他的人,老百姓根本沒有話語權。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疫情也好,社會爆發遊行示威動亂也好,都沒有動到利益團體的根本利益,所以也就沒有上層的國會山之類的來彈劾他。只有動亂到不可收拾,必須更迭總統時才會出現那樣的情況。另外就是,上層的國會山也不想保特朗普了,讓人民瘋狂的亂,最後把罪過推給特朗普一個人擔,總之,特朗普的下場好不了!
-
5 # 捷徑英語一減負的曙光
“我就不戴口罩”讓病毒失控了。“三個解放”一出,部分州鬧獨立了。印錢發錢,讓更多的人選擇了失業。“搶就開槍”讓疫情失控下的美國開始走向全面失控。聽話的人喝消毒水死了,活下來的人不再聽話了。這就是美國即將上演的大片“美國分裂的前夜”。
遊行示威衝突升級後果的嚴重性令人擔憂,因為美國是民眾持槍的國家,一旦有人敢開第一槍,槍戰就難以避免。在這場戲中,美國總統由小鬼當家中的演員之一特朗普扮演。
序幕
一,商人一舉成名,當選了首例非政客出身的美國總統,對美中國人來說算是一種償試,其中他女兒的演講也為他爭色不少,讓人們信了,出色女兒的背後一定是位更出色的父親。在這個背景下,特朗普閃亮登場了。
二,一出場就顯出與眾不同的品質。
1,推特治國,成為美國史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網紅總統。
2,商人本性:唯利是圖,發揮到了極至。美國第一,縮影是家族產業第一,再縮影就是他個人第一。自私自利首先代表了資本家的利益,進而左右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
3,個人品格好比一個無知無畏的鬥牛士。自大而傲慢,難免在國內外到處碰壁。
4,善長說大話,收買人心和推脫責任,缺少政治家的深謀遠略和科學理念。
三,美國的體制和文化,再配上特朗普這個大管家,使這場疫情在美國失控成了必然。
正戲
第一場:全面淪陷
美國淪陷的主要原因是錯過了抗疫關鍵期,後果是失控。
第二場:大規模騷亂
美國騷亂的主要原因是觸碰了信仰這一底線。死10萬人沒亂,死一個黑人卻亂了。當然這也有種族歧視的因素。
一個黑人之死都能引起美國大規模騷亂,說明美國各地部滿了乾柴,處在點火就著的狀態,信仰層面是分裂的內因,一黑人被警察致死,本質就是觸動了人權的底線。居家令一出,馬上就有人上街遊行,本質也是觸動了自由的底線。
第三場:步入分裂的邊緣
透過疫情,人們不斷看到的是自由旗幟下的血腥,表現在:冒死復工。這就是美國無視他人性命的人權。在看不見的敵人面前,不能一致抗疫,而是內鬥不斷,推脫責任,拉攏人心,三個解放在拉攏人心的同時反過來起到的卻是加速分裂的作用。儘管如此,對外時刻也沒忘的是霸權。從而讓人民開始認清原來美國一直信奉的民主正是內鬥的禍根。
這種自欺欺人的信仰,一次次被自已的行為所打破,當中國武漢封城時,美國一些政客立刻攻擊,中國在侵犯人權!可笑的是不久美國許多州也效彷了中國的做法。
外因條件:醫護人員越來越不足。人人有槍,貧富差別大,發錢有的得不到,有病治不起,各州權力過大,社會體制,醫療體制等。
綜上,分裂的內外因都已經具備。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時間成了壓垮美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時間越長,看破美國最大軟肋的人會越多,時間越久,矛盾升級的不確定性越大。因此美國應停止內外鬥,努力改變在世界上孤立無援的被動局面才為上策。
尾聲
嘴上不說,實際是的群體免疫,讓美國的疫情難看到拐點。
疫情的定性是特朗普的軟肋:
如果定性為非不可抗力事件,特朗普就很難再有不降反升的支援率,而中國速度正是能看破疫情性質的睛雨表。
醫療體制是軟肋:
不利於協作和讓每一個人得到救治。
社會體制是軟肋:
各自為政,不能全國一盤旗。
價值觀是軟肋:
被革職的航母艦艦長明明是敢於保衛士兵的英雄,而被視為“逃兵”。
美國的信仰是軟肋:
美國是先有州,後有國家。統一在自由民主人權的旗幟下,一但人們拋棄了這個信仰,就難再是一個國家。如果只是少數州要獨立,分裂的可能不大,美國軍隊知道槍口應該對準誰。如果州州想獨立,那就是大概率事件,軍隊只能向天開槍了。
美國的文化是軟肋:
在中國的大街上隨處可見“抗疫措施千萬條,帶口罩是第一條”的標語,可是在美國,要求帶口罩都很難。同在一個地球上,差距為什麼這麼大?同是一個Sunny照,為什麼中國暖的是人民,而美國暖的是資本家,面對美中國人的大量失業,特朗普會說,這就是生活。而面對大規模的騷亂,是不是也應驗了“這就是生活”,特朗普沒想到的是,又一次自已搬的石頭軋了自已的腳。
最終時間都成了美國的的軟肋:
好比一個同時患有腦出血和腦血栓的病人,治出血,加重腦血栓。治血栓,加重腦出血,結果是無藥可醫。過早的印錢,發錢,加速了失業。時間久了必然亂,民以食為天!還有一計可施,那就是:下令開槍,特朗普讓美國正式步入了分裂的前夜。
結論:特朗普自身就是美國的軟肋:美國完了,美中國人民慘了!美中國人民不再忍,美中國人民醒了!
-
6 # 大漠青驄
特朗普的任性,表面看是他的個人的性格和從政風格,本質上是美國壟斷資本需要這樣一個不靠普、不著調的總統,去擾亂當今的國際秩序,重建對美國有利的新的國際秩序,以便延續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當今美國面臨著疫情失控和金融帝國崩潰這兩大問題。美國國債達到23萬億,企業債也高達6萬多萬億,再加上美國民間的負債,美國的債務已經面臨資不抵債、國家瀕臨破產的危險境地。
而這場幾近失控的疫情,更極速加重了美國金融危機,美元霸權受到嚴重挑戰,地位岌岌可危。
美元霸權是美國霸權的經濟基礎和支撐,美國是絕對不容許挑戰美元霸權的。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在美國壟斷資本集團的支援下,特朗普十分任性地打出了一套表面看起來是不著調的亂拳,但拳拳是以打擊中國為核心目的,順便收割其他國家的組合拳。
一是退群,企圖擾亂現有國際秩序,建立美國第一的霸權新秩序。二是增稅收錢,以寬鬆美國的經濟環境。三是股市大跌大漲,幾次熔斷,為收割散佈於世界各地的債務做準備,必要時把債務清靜零。 四是從政治、輿論、貿易、金融、科技、教育、軍事等方面全方位打壓中國。五是增大對中國的軍事壓力,不斷在中國周邊煽動挑事,企圖挑起區域性衝突,中斷延緩中國崛起的勢頭。六是加大在中國培養代理人、反對派的滲透力度。
所以我們必須認清特朗普任性背後的險惡用心,冷靜對待,做最壞的準備,用鬥爭爭取最好的結果,團結一心,用實力粉碎特朗普之流的遏制中國崛起的陰謀,強國強軍強民族強信心!
-
7 # 聽王叔叔講故事
我是兒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來回答。
原因其實很簡單,特朗普玩政治,手段嫻熟,老練,將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運用到了極致,所以,國會對他的限制被大大削弱了。這就像觀音給孫悟空戴了個緊箍咒,是可以管住孫悟空的。但孫悟空取了個巧,戴上了耳機,結果就聽不到唐僧的唸叨了。緊箍咒無用了,孫悟空不是想怎麼鬧就怎麼鬧了嗎?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三權分立的特點,以及特朗普是怎麼對付國會監督的。
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大家可能認為就像是由三個原點組成等邊三角形,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各司其職,互不干涉。制度設計是醬紫的:
美國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可行使否決權,但國會再以2/3多數通過,不經總統批准即可成為法律。總統的權力也受國會的制約,如總統對政府高階官員的任命要得到參議院的認可,總統和政府高階官員如違憲犯法,國會可提出彈劾。如政府預算必須得到國會批准。總統無權解散國會。
那麼,特朗普是怎麼繞過國會監督從而肆意妄為的呢?
一、動用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優勢,將眾議院民主黨發起的彈劾案消於無形
原本來說,國會是監督總統的,但現實中,國會又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般都是分別被兩黨把持。而總統又出自其中一黨。這就很尷尬了。國會由監督機構,又演變轉化為了兩黨爭鬥,因為兩黨根本利益也有一定衝突。只要國會參眾兩院有一院被總統所在黨派把持,對總統的監督就失去了大部分威力。
本來總統彈劾機制的設計,應該是“對事不對人”的,也就是說只要總統確實存在被彈劾的違法情形,那麼不管他是誰、屬於哪個黨派,都應對他進行彈劾。事實上在以前的總統彈劾過程中,也基本是按照這個路子進行的,只要認定總統有罪,夠得上被彈劾,那即便是自己黨派也會“幫理不幫親”的。
在2019年,特朗普就是利用了這一點,使民主黨對他彈劾案不了了之。在眾議院的投票中,民主黨眾議員只有3人投了反對票,其他人員全部贊成彈劾;而特朗普自己代表的共和黨則全部投反對票。所以,特朗普都不用出席,彈劾案就成了笑話。
二、用“緊急狀態法”戲耍國會
特朗普要施政,要讓自己的理念得到貫徹,就必須有權有錢。權是有了,錢袋子卻掌握在國會手中。因為美國國會控制著主要的預算權,無論是大規模減稅計劃還是批准年度預算,都必須經過眾議院的批准。而眾議院又被民主黨控制著,怎麼辦?
所以特朗普的白宮團隊就想到了緊急狀態法。2018年底,特朗普通過宣佈美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挪用美軍軍費,修築邊境隔離牆,其實就是奪取了資金的分配權。
有了緊急狀態法這張通行證,雖然還無法自行決定大規模減稅、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種大事兒,但一般的事務特朗普的資金就有了保障,相當於擁有了自由裁量權。這就讓特朗普受國會的掣肘少了很多。
三、用簽署行政命令手段繞過國會
根據美國憲法,聯邦政府要對外宣戰,或與相關國家締結經貿條約、外交條約,都必須由美國參議院批准,但特朗普卻山人自有妙計,那就是用行政命令代替國會批准。
比如,美國簽署貿易協定、國際條約的權力是掌握在美國國會手中的,這不假。但特朗普略施小計,運用301條款(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採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232號條款(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款,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進行的立案調查),動不動就與各國打貿易戰,揮舞關稅大棒欺負人,根本就沒有管國會批不批准。
現在特朗普關加關稅得到了太多甜頭,已經試著用關稅手段解決其他政治問題來為自己的政績服務了。這也讓國會感覺到了威脅,想要奪回他手中的關稅制定權。但特朗普耍上癮了,會將權力還回給國會嗎?想都別想!
四,用代理取代正職,完美避開國會授權
原本來說,國會制約總統權力,還有一個制約,那就是批准總統下屬官員的任命。美國主要閣僚的人事任命權掌握在美國參議院手中。
但特朗普很聰明,他用代理來取代正職,讓正職懸空,但事情照樣有人做。特朗普的主要班子成員替換速度可以說是歷屆美國政府更新最快最多的。為了逃避美國國會的監督,現在特朗普也開始了“制度創新”。那就是大量使用代理部長,長時間不給予轉正,這樣也就不需要向美國參議院報備,接受參議院的審查了。比如,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國防部長,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等涉及移民管理的幾乎所有主要官員,都是由臨時官員擔任的,後面轉正與否,全看特朗普的心意。因為失去了人事任命權,這又讓國會掣肘的手段更少了。
結束語:所以說,特朗普看似不著調,肆意妄為又口無遮攔,但他的政治手腕和老謀深算的心機,卻是歷屆總統中最優秀的人之一。他對總統權力的運用可謂是爐火純青,讓國會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不是國會不想去阻止他,而是他在法律的框架內,完美地繞過了國會的限,讓美國“三權分立”的底褲都掉了下來。原來,“三權分立”不過就是兩黨之爭而已,民主也不過是遊戲手段!
【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
8 # 情有餘香
兩年來,美國政界和人們試圖指導和限制他。他們教他歷史,解釋細微差別,製造出迴響。他們敦促各方仔細考慮,建議各方保持克制,並準備好談話要點,試圖將主流行動推銷給一個焦躁不安、渴望顛覆的保守派基礎。但最終,他們失敗了。
對特朗普總統來說,遏制的時代已經結束。
第一:服從既有政治是美國的特徵,至少在沒有明顯挑戰或挑戰不成功的情況下,它可以玩下去。何況這是得到他們明裡暗裡支援的貿易戰。
第二:特朗普身邊都是隻知一味“贊成”的人——至少相對於其他試圖阻止他的前軍事將領和政府官員來說是這樣,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在執行他的願景,即使他們意見相左。
第三:與此同時,特朗普的親族正在崛起。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在與外國政府的對話中影響力越來越大,他為了鞏固特朗普的總統地位,不惜代價的策劃汙衊中國
第四:特朗普本身是商人出身,無視外交規則,恣意妄為,順我者昌的性子把國家當作公司來治理,本來就是個無賴
-
9 # 大眼嘚吧嘚吧
特朗普生性執拗,專橫,是典型的保守派,奉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任以來頻繁退群,在國際事務中的表現也是隨意,遊離在規則外,唯美國論,一言不合就退群,斷供,制裁,其表現對美國的國家形象和外交信譽都是一種嚴重的透支。
特朗普成年後,他媽媽瑪麗•安妮•特朗普還曾對外界表態說:他(特朗普)就是個沒有常識的白痴,沒有社交能力,但他是我的兒子。只希望他永遠不要從政,他會是個災難。真是一語成戳。
還有美國《憲法》只界定了總統的職位權力,比如簽署法律、發動戰爭、赦免罪罰等,美國至今並沒有一整套權威的總統“行為準則” 來規範總統該如何執政,或者總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格、能力、世界觀和領導技巧等。
綜上,國會(民主黨、共和黨)干預不了總統的執政行為,所以,美國的大選就是美中國人在賭自己的未來,選到能力者萬幸,選到特朗普這樣的,滿腦子商業利益,一意孤行,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和所謂的人權之上,不強調美國價值觀,毫無政治思維和敏感性,而且還不受道德約束,沒有國家情懷和民生概念,那就是“災難”,不彈劾就認命,沒有他法。
-
10 # 兔哥哨位
不是不阻止,而是阻止不了,雖然美國的政治體制是總統、國會、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但美國畢竟是一個總統共和制的政治體制,總統是最高行政長官,總攬行政大權,而且是統領三軍的最高司令官,總統有權力任免聯邦政府機構的各級行政、軍事長官,這就有空子鑽了。所以,特朗普用人的標準就是對他絕對忠誠,至於本事無所謂,聽話就行。這樣一來特朗普的勢力就大了,而且都是有實權的職務,能夠影響美國的社會階層,特朗普就成了具備獨裁味道的總統,而且是軍事化味道濃重的政府。
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任期是4年,可以連任一屆,任職總統 期間,除了能夠受到議會彈劾之外, 不會因受反對勢力而去職, 所以,特朗普表現的非常強勢,霸道。美國國會不是不想制約他,國會就是為了防止總統獨攬大權而設立的,對總統權力進行制衡,避免總統搞獨裁。佩洛西是國會眾議院議長,對特朗普夠強勢了,啟動了彈劾特朗普的程式,就是要削弱特朗普的權力,防止他胡來。但國會並不是一塊鐵板,佩洛西掌控眾議院,而副總統則是參議院的當任議長,副總統是特朗普的哥們,而且參議院有特朗普的共和國掌控,佩洛西想彈劾特朗普沒成功,也就讓特朗普更加肆無忌憚了。
回覆列表
1787年,美國通過了《合眾國憲法》,並且建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度。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總統掌握行政大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法院掌握司法權。三種權力相互制約,互補同屬。
總統是美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三軍統帥,在國內有極大的權力,美國總統的職權有時候比法律規定的權力還要大。國會則主要掌握立法權,財政撥款等方面也歸國會所管。國會可以監督政府、可以對外宣戰、可以彈劾總統。
特朗普可以堪稱是美國最任性的總統,在內國內外非常囂張,為什麼國會不阻止其囂張呢?
美國的政治制度說到底是三權分立,總統和國會各有各的權力。平時國會和總統各司其職,互不干涉,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國會和總統都在憲法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職責。如果國會不出現特大丑聞,基本上不會出現國會解散的情況,美國曆史上也沒有出現過國會解散的情況。國會想搞垮總統也不容易,美國曆史上也只有尼克松一人辭職。美國曆史上曾經出現了三次彈劾總統的情況,但是三位總統最終都平安無事。特朗普也曾經遭到彈劾,但是最終也沒有被彈劾下臺,特朗普依然囂張。
由於總統的權力非常大,而且擁有各種臨時權力,即使總統觸犯了某些許可權,也不容易違法或者違憲。按道理,總統越過國會從軍費中挪款修牆,可以算是違憲行為。由於總統的不少臨時權力,卻既不違反也不違憲。特朗普的許多言論確實非常囂張,給人的感覺也比較欠揍。但是隻要他不違法、不違法,國會就不能把他怎麼樣,也無法阻止他。美國國會可以依據法律彈劾總統的違法或違憲行為,但是不能依據法律彈劾總統的囂張行為。在任何國家,囂張跋扈頂多是道德問題,不是法律問題。
美國的國會和南韓國會不一樣,美國的國會是實行兩院制,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根據美國的憲法,參議院的議長由副總統擔任,也就是意味著參議院基本上掌握在總統手中,不太會跟總統唱反調。眾議院的院長極有可能跟總統唱反調,美國現眾議院院長就是特朗普的死對頭,並且發起彈劾特朗普。即使是眾議院也不是民主黨一家獨大,不少議員是共和黨,或者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國會中的議員大多是精英階層,不少議員是特朗普的支持者,那些對特朗普不滿的黑人在國會中的聲音很小。如果國會內部不統一,想整治特朗普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