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落落吖
-
2 # 十方積善工作室
王義之,書聖,東晉大書法家,字逸少。古籍琅琊人氏,今山東省,臨沂市。古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官至右軍將軍。
-
3 # 知雪聞竹
鵝池是南區景觀的中心,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東南209米、白雲閣西南103米處,與白龍池緊緊相連。
世傳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放過鵝。一日他與一書生聊天論鵝,言鵝是“禽中豪傑,白如雪,潔如玉,一塵不染”。他越說越興奮,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寫出一個鵝字。書生愛之,遂臨摹藏之。為紀念這一佳話,後人立碑建池。還有一說,系王羲之闢池養鵝,並觀其神態,從而練成一筆而就的鵝字,該池稱天鵝池。1986年根據這些傳說修建了現在的鵝池。在形似彎月的水面上建一石橋,將池分為二瓣,水面較大的南部為鵝池,水面較小的北部曰白龍池。
鵝池水面面積約600平方米,池中植睡蓮、王蓮,還置有兩座由太湖石構成的假山,水中紅鯉、錦鯉悠閒漫遊,幾隻白鵝“曲項向天歌”,構成一幅美麗的天然山水畫。
-
4 # 隹谷
準確的說,王羲之的故居應該有三處:一是琅琊臨沂,也就是現在的臨沂市;二是會稽山陰,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三是剡縣金庭,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市金庭鎮。
一,山東臨沂市。東晉時期成為琅琊郡,王羲之應該出生於此,並在此地渡過了童年時期。王羲之幼年跟衛夫人學習寫字,應該在此地。現在的臨沂市,也是我的老家,那裡修建了規模不小的王羲之故居,也有洗硯池等景緻。但我覺得,有些景觀應該是從紹興那邊移植過來的,有些東西是他成年之後的傳說。
二,浙江紹興市。東晉時叫做會稽山陰,這個地名的出現是在著名的《蘭亭序》中,應該是王羲之成年做官和隱退初期生活過的地方,這裡也是他書法鼎盛時期、留下千古不朽的名作的時期。著名的蘭亭集會和《蘭亭集序》都發生在這裡,這個地方註定同王羲之本人一樣千古留名。
三,剡縣金庭,這是王羲之晚年棄官居住並病逝的地方。在這裡王羲之同一幫文友賦詩寫字,留下了很多佳話軼事,他們聚會揮毫的地方叫做“華堂”,很雅的名字。
我現在居住的城市——青島市即墨區有一個地方叫做“皋虞”,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皋虞國遺址,這裡發現了一座漢墓群,據說是琅琊王氏遺冢,裡面埋葬的就是王羲之的祖先。
回覆列表
王羲之出生在琅琊(今山東臨沂),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故居有兩處。一處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為古典園林式建築,佔地約5畝。傳說,王羲之幼年時刻苦練字後即到池中洗刷硯臺,長時間後以至於池水呈墨色,於是人們名曰“洗硯池”。修繕一新的洗硯池、曬書檯、鵝池、禊亭等遺蹟,可一窺當時王宅的模樣。新建的晉墨齋、書法展室和百米長的書法碑廊,可使欣賞到書聖的手跡、碑帖以及當代南北大家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
另一處位於在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東三十五公里處的金庭鎮。原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故宅(王羲之晚年隱居此處)。苧三世孫王衡於此舍宅為觀修煉,稱名金真館,後改稱金真宮;宋永初十七年 (440),褚伯玉奏改為金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