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小小糖糖棒

    目前潛艇最深也就600多米,但是海洋裡的魚類很多能夠到達千米。可是潛艇的外殼比魚類堅硬很多,為什麼下潛深度還不如魚?因為這跟魚的身體結構有關,他們的肌肉是可以收縮的,深度越深,他們的肌肉的收縮就越緊,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 2 # 彭於曼

    美國的F-22戰鬥機飛行一小時要燒掉約5萬美元,稍微“便宜”一點的是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約4萬美元,而中國的殲-10戰鬥機只需要約10萬人民幣。

  • 3 # 標準的70後

    中國的軍事家有一半是文人指揮官,一半是軍人指揮官。文人知識淵博,善於思考,能夠在戰爭中決勝千里。現代中國,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羅榮桓、陳毅、蕭勁光、黃克誠、許光達等都是文人,也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認定的軍事家。

  • 4 # 面盆先生

    軍事史延展到今天,名將層出不窮,戰術花樣翻新。這其中就有一些常為我們所誤解的冷知識,此處介紹一二,以為茶餘之樂。

    1.馬其頓方陣的揚名並不是因為其單一的方陣槍兵。

    馬其頓方陣興起於希臘,由希臘重步兵方陣發展而來。古希臘城邦林立,攻伐不斷,公園前七世紀,重步兵方陣取代了一窩蜂互砍,將士兵排列成八到十人一列的方陣,大大提高了紀律性和戰鬥力。希臘方陣在馬其頓腓力二世的手中得到了進化,馬其頓方陣槍兵手持七米長槍,在輔助兵和騎兵的配合下成為當時平原地區的一霸。

    亞歷山大大帝將馬其頓方陣槍兵與輔助兵和精銳騎兵相結合,創造出了砧錘戰術。以方陣作為鐵砧,擠壓和吸收敵人的進攻,以輔助兵騷擾和防守兩翼,而騎兵則是他絞殺被方陣黏住的敵人的一記重錘。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馬其頓方陣和亞歷山大大帝被載入史冊的高加米拉戰役中,真正一錘定音的是亞歷山大大帝親率陷陣的夥伴騎兵。這些騎兵是他的父親腓力二世留給他的鎮國重器。夥伴騎兵脫胎於國王護衛隊,由自幼伴隨君王長大的貴族組成,身份顯赫、裝備精良並且悍不畏死。在面臨五倍於己方的敵人、左翼瀕臨崩潰、本部大營被攻陷的不利局面下,亞歷山大一直帶著夥伴騎兵按兵不動。在波斯騎兵大舉進攻右翼,將中軍暴露出來的時候,亞歷山大的兩千夥伴騎兵直衝波斯中軍,連斬兩位波斯總督,亞歷山大將一支矛投向戰車上的大流士,穿透了車伕的胸膛,煙塵瀰漫的戰場上波斯近衛軍誤以為大流士戰死,當即潰不成軍,二十萬波斯大軍作鳥獸散。

    可惜在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失去了天才指揮家和戰術家的馬其頓帝國繼業者們不再有能力靈活使用馬其頓方陣,他們削減了騎兵,一味加強方陣的密度和槍的長度,最終在彼得那戰役中被羅馬人用大盾迫近和突入了陣線,西班牙短劍終結了馬其頓方陣的輝煌。

    2.敲響明帝國喪鐘的不是女真人的刀和箭,而是明朝引以為傲的高福利制度。

    明朝的覆滅在今天來看顯得非常突然,一個強大的帝國被邊民猝然推翻取代,今天看來似乎很不可思議。農民起義戲劇性地佔領了帝都,而封疆大吏的叛變給了這個王朝最後一擊。

    明末的動亂始於天災,氣候變化導致北方糧食大面積減產,農民要想活命只能自立為王。明朝自靖亂以來,北京的國家機器主要依賴於南方漕運輸血運轉。而自太祖開始,便設立了以“養濟院”、“漏澤園”、“惠民藥局”——也就是養老院、孤兒院、免費藥房——為主,涵蓋廉租房、殘障救助、養老保障等各個方面齊備的社會福利體制,各地設有賑濟米倉、儲備糧庫,太祖對此還親自過問。為了鋪開這種福利,勢必要對富裕地區加重稅收。在南北方的經濟發展上,中期開始以商業為主的南方無疑有極大優勢,南方士紳集團對中央在南方抽血的政策是牴觸的。以至於後來南方豪紳強盛者自販鹽米,地方利稅由豪紳指定標準並收取。更不要提北方女真年年犯邊,光是供養關寧鐵騎就要年耗五百萬兩白銀,這都是實打實地抽乾著明朝國庫的骨髓,而南方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財政的補助上並未給予北方足夠支援。於是在農民起義和遊牧民族的雙重打擊下,失去了大明庇護的江南士紳們突然發現,他們歌舞昇平的日子結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年後還會流行攀比房子車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