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聊一點點歷史

    提督的全稱是提督軍務總兵官,在清代時屬於一省綠營的最高主官,但是提督不是正一品官員,而是從一品,在現在的話我覺得類似省武警總隊司令員的位置吧。

    清代正一品的武職只有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大臣以及個別駐防將軍。提督作為一省綠營首領為從一品,但是卻要受到正二品總督(未加兵部尚書銜和右都御史)和從二品巡撫(未加兵部侍郎銜和右副都御史)的節制。

    要說提督在現在是什麼官的話,我覺得更像是武警總隊的司令員。為什麼這麼說呢,綠營兵當地總督和巡撫都可以節制綠營兵,並可調遣。但是各省要地駐紮的八旗兵,總督和巡撫卻無法調遣,當然提督也無法調遣,這些駐防八旗正規軍是由駐防將軍來統領的,而且駐防將軍地位要高於總督巡撫。

    現在中國國防力量主要是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組成。地方省軍區除了少數以外,省軍區都不下轄野戰部隊,而且地方政府也不能調遣解放軍。但是各省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使用武警執行任務、反恐、維穩等任務。而且武警總隊在各地有支隊、中隊等機構,與清代提督之下的總兵、副將等類似。

    所以說個人覺得提督與現代的省武警總隊司令類似。

  • 2 # 歳月無聲

    提督是明清時期武職官名。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統轄一省水、陸官兵。

    明代始有其名,不常設定,設定是多以勳戚,大臣及宦官充任。明神宗萬曆年間李如松為提督陝西軍務總 兵官,統轄遼東、宣府、大同諸道援軍,事權漸重,才有提督為總兵之上的武官名稱。

    到清朝以後,各省地方設定提督十九人,提督(從一品)是清朝各省綠營(由漢人組成的國家常備軍)最高長官,職權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不過,清朝奉行“以文制武”的策略,提督雖然是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但還要受到總督、巡撫的節制,所以雖然在品級上是從一品,但實際地位要低於總督、巡撫。

    說到提督,大家肯定會想到“九門提督”。

    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衛戍區司令。九門提督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北京衛戍區負責北京地區的軍事警衛、守備勤務、反恐維穩任務,開展民兵、兵役和動員工作,維護首都軍容風紀,協助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等。北京衛戍區的責任重大,起著保衛首都的作用,外界稱之為“御林軍”。

    九門提督所管轄的九門具體如下:

    1、朝陽門:走糧車(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

    2、崇文門: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

    3、正陽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

    4、宣武門: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稽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0。

    5、阜城門: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

    6、西直門: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0

    7、德勝門: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是從北門出城。)

    8、安定門(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

    9、東直門(清朝時南方的木材常常儲存在東直門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從東直門運進北京城,因此東直門又俗稱“木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有什麼電影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