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映動畫

    測量行星和恆星的體積和質量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適宜的測量工具,無法直接將星球“稱”出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即便有工具來稱它的重量,那些工具也會被太陽表面恐怖的高溫給摧毀掉。事實上想要測量一個行星或恆星的質量和體積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在這裡我們就介紹幾種方法。

    衛星測量法

    這種測量方法就被運用在測量月球的體積和質量上,人們透過發射的衛星對月球進行掃描,這樣能夠測出月球的體積。然後透過人工登月採集月球上的土壤並計算它的密度(例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就執行過這個任務)。最後透過密度公式=M/V即可算出月球的質量。

    萬有引力測量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測量現有的衛星能夠觀測到的行星例如火星,木星等等。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的變形M=4R2/GT3。其中R為行星的半徑,G為常量:6.6710-11Nm2/kg2,T為探測器繞行星運動的週期。因此我們只需要知道行星的半徑就能測量出它的質量了,至於行星的半徑測量只需要簡單運用三角函式的知識就能達到,比如視角測量法。

    光度測量法

    這種方法較為適合測量遠離太陽系的未知恆星。首先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可知:恆星的質量和它的光度存在一定的關係,質量越大的恆星光度也就越大(就是我們所說的耀眼程度)。其關係公式為

    其中L和M是太陽的光度和質量,L和M即為所測恆星的光度和質量,a是一個變動的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由於太陽的光度和質量已知,需測量的恆星的光度只需要以太陽的光度為基準就能夠計算出來,因此未知數M就能求出來了。

  • 2 # hnyfkj

    科學家算出天體的質量,都是透過理論公式來計算的,畢竟誰也沒辦法去稱一下地球或者別的天體的重量。

    太空天體

    牛頓的偉大主要在於他提出來萬有引力,科學家計算天體的質量是透過牛頓的萬有引力,以及18世紀的卡文迪什著名的實驗“稱地球”計算出來的一個引力常數G。這樣需要測量某個天體,科學家可以透過把這些資料代入公式,就計算出來需要測量天體的質量。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其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天體引力越大,質量也就越大。除以質量中心之間距離的平方,再乘以引力常數G,就得到一個合理的近似值。

    天體質量計算公式

    我們透過這個計算方式了計算太陽的質量。我們透過天文測定與太陽的距離,可以計算地球繞太陽的速度,從而計算太陽的質量。

    同理,我們透過這個辦法和方式來計算所要了解的天體的質量。

  • 3 # 木星小太陽

    天體的質量,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測量。列出四種方法,給大家做參考。

    第一種方法,觀測天體附近其它天體的運動軌跡,獲得其它天體的運動加速度。通常用圓周軌道的向心加速度,其實只要是加速度就可以,比如兩個互相靠近的天體。然後結合萬有引力公式計算天體的質量。

    第二種方法,如果已知天體的組成成分,可以直接從體積,溫度等推導天體的質量。對於太陽等天體,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氦和氫。這類成分明確的天體,它們的質量和體積之間有對應關係。質量和溫度也有對應關係,質量越大,恆星越明亮,溫度越高。

    第三種方法,用光速來確定質量,這個對“黑洞”有效。在黑洞的史瓦西半徑處,光正好不能逃逸,知道了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就知道了黑洞的質量。

    第四種方法,用“引力透鏡”效應。在經過大質量天體時,光線會發生偏折,偏折的光線會在天體周圍對稱成像。如果觀測從天體背後發出的光,就可以透過“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天體的質量。

  • 4 # 荷村公

    具體的數字是沒有的;

    要知大概的數字,從天體的架構看:越是中心的,質量越高。

    這是天體運動的離心力,與反作用力的結合形成的天體架構;

    它們時相互相乘的,決一必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月14日情人節《第五人格》藍色玫瑰正式上架遊戲商店,對於這個官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