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扳個大拇指
-
2 # 老趙影視
看到《東京愛情故事》標題,腦子裡響起主題曲《突如其來的愛情》的旋律,眼前浮現出赤名莉香明朗的笑臉。經典的日劇,當時看的如痴如醉,喜歡敢愛敢恨的莉香,討厭丸治和里美,想留一個三上那種飄逸的髮型,如果重拍,在我們這一代眼裡肯定很難接受,鈴木保奈美的赤名莉香深入人心,很難超越。
可是換個角度講,這隻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就拿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舉例,電視劇拍了很多版本,每次重拍,都會有人跳出來拿83年黃日華翁美玲版的《射鵰》做比較,說翁美玲把黃蓉演活了,經典不能被超越。不可否認83版《射鵰》很經典,可是我和同事小朋友聊天時發現,他們都不愛看83版《射鵰》,你眼裡的黃日華,苗僑偉等帥哥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老頭。而且83版《射鵰》畫質,場景和武打設計也都是他們接受不了的。同樣道理,經典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如果重拍,當年追劇的70,80後朋友可能很難接受,鈴木保奈美扮演的赤名莉香形象已經不能在這一代心裡抹去,可是現在的年輕朋友也不一定能接受90年代初的電視劇。
所以說,雖然會被拿出來和老版本比較,會被詬病,我是希望《東京愛情故事》這麼經典的愛情故事可以重拍,讓更多年輕朋友喜歡。製作方可以根據現在時代特點做一些合理改編,精心選角,良心製作,把她拍成新一代的經典劇集。
這是非常經典的電影,但是我卻不敢再看類似的愛情,早些年我覺得這個片子是個很悲傷的愛情故事,如此而已,年歲漸長,我終於懂得了為什麼都這部戲是最偉大的日劇,因為它說的不是愛情,而是人生。
我曾經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完治不愛莉香,我為這個感到很悲傷,但是等我回頭看的時候,我赫然發現完治是愛莉香的,就像漫畫本里面完治有句心裡獨白“如果你在東京街頭,遇到一個眼睛微笑得像月牙一樣的女孩,那是我愛過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赤名莉香”。
然而,此時我的感覺卻更加的悲傷。
我悲傷的是,我開始理解完治,開始理解里美,甚至開始理解三上,卻惟獨不能理解莉香。
為什麼可以那麼毫無保留的勇敢的愛一個人?
為什麼明知無望卻一次次的給完治機會,希望他能保護自己?
為什麼能夠忍受自己永遠都是在等待的絕望的姿勢?
為什麼能夠心裡那麼孤獨難受卻跳到他面前,微笑著叫“丸子”“丸子”?
為什麼??
這些我都不能明白,尤其是成年之後,站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中,我更加不能明白。
相反的,完治才是真真切切的我們中間的每一位啊。
他怎麼會不愛莉香呢?永遠微笑叫著“丸子”的莉香,永遠能幹出色的莉香,如此深情的待他的莉香,即便再不會愛人的人,都無法不動容呢?只是,他靦腆的淳樸的而膽怯的內心裡,他又是如此的怕莉香。
永尾完治,一個鄉下出來的靦腆少年,對東京這個偌大的城市,既是充滿了小心翼翼的期盼,又是充滿了漂泊的不安定感的。莉香在某種意義上就隱喻著東京這個城市,充滿了活力與改變與勇氣,是完治想接近,內心卻又怯懦到止步不前的城市。而里美,便是他熟悉的小鎮一樣的味道,他熟悉她的慌張,也熟悉她的溫婉,也知道自己可能被她需要,他在里美的世界裡是主動的,是有安全感的,里美的世界是沒有莉香那麼大的不可知的變化,里美的世界是他可以把握,可以自由駕馭的。
永尾完治,他有什麼錯?
他只是不夠勇敢而已。
他只是沒有選擇愛情,而選擇了安全感。
安全感才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啊。就像完治選擇了里美,里美也放棄了三上一樣,他們都為了安全感,放棄了愛情,也像現實生活中的你和我一般,我們許多許多的人都在這現實的安全感與理想的愛情二選一的選擇題中,我們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前者。
我們喜歡莉香,我們欣賞莉香。
可是我們很多人還是選擇做了完治,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