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良9
-
2 # 王艾石一藝術開拓者
怎麼能畫好鷹,首先要掌握鷹的文化內涵和寓意,再結合技法運用,達到心神靈韻的完美彰顯。
畫鷹,一般都為表現鷹的孤傲,以及高處不勝寒的蒼感,描繪出氣勢凌人的雄赳意境,給人一種微妙的磁場刺激效應。
鷹是一種精神和氣勢的混合體,畫作時並不需要那麼具象準確,有時候,脫離原本形態的畫作,更能夠激起欣賞者的共鳴,給人深刻的印象!
古代畫家多透過鷹來表現自己內心的那種痛苦和淒涼的。然而,畫鷹大師李苦禪先生的鷹,總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宏大氣勢,或傲立懸崖,或即將展翅翱翔,每一個作品都是那麼的生動,那麼的驚心動魄。
李苦禪筆下的鷹外形兇猛,方眼眶,嘴巴似斧頭,構圖上也常用三角型,這種造型給人一種即將飛走的感受,動態非常突出。在他的雄鷹作品中,有蹲在岩石上的,神情警惕地看著四周彷彿在尋找著自己的獵物,等待著最好的時機爭取一擊必中。有立於山巔邊緣的,彷彿一展翅就可以飛走,給人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姿態各異,非常的精妙。
畫鷹的技法方面:
用線勾出全形後,將需要染色的地方先用清水潤溼,再用淡墨暈混染,生宣紙暈染,水不可多,多則滲化出界,染時可邊用白宣紙吸掉多餘水分,應先淡,然後趁溼加深,則渾然無痕跡。等墨色暈染已足再罩赭墨色。凡赭、墨相調,必須色、墨新鮮,否則易現渣滓,有損畫面。上色不可太急,寧淡勿濃,逐漸加深,才有深厚滋潤感。
用線虛實勾出全形後,用中墨和淡墨點出花紋,背翅部分用淡墨以破筆絲出細毛,再用濃墨略加暈染,幹後用濃墨復點花紋,注意面積要比原來的小些。待幹,用花青加薄粉罩染深處,用淡花青加粉,罩染淡處,半乾時再用花青暈染暗部,增加質感。
用濃墨畫好羽毛 ,等約六成幹後,用大筆蘸清水用力再厾在原墨痕上,使水將墨破開,產生自然韻致。使用此法注意掌握好乾溼程度,不然,墨色臃腫,無生辣之感。
用中墨大小間隔地點出肩、背羽毛,將干時用濃墨再行復點,使深淡點子渾然一體,故稱渾點。而頸部和腿部和羽毛可畫得較為細密,使其產生粗細對比效果。
先用淡墨點出羽毛,幹後復加深墨,再用濃墨略以皴擦,幹後用細筆在空隙處約略絲毛,待墨韻全足後,再行設色二至三次即成。
用淡墨勾形後,以淡墨暈染最暗部,然後用赭石略加汁綠暈染暗部,幹後用較厚白粉上在明處,薄粉用在暗處,如覺不夠,待幹後再上一次。
畫白鷹在技法處理上,宜用反襯法效果較好。濃密的松,將白鷹襯托得更為醒目,同時也取得疏密對比的效果。
簡筆畫鷹,須用大筆點厾,下筆要狠,“吃”形要準,大塊面須一掀到底,不能稍有滯疑,枯溼對比要在用筆中一次完成,使粗頭亂服,不加修飾,流露自然韻味,最後將留白太多的地方,用淡墨潤去。
用淡墨略加膠水,將筆浸透,稍蘸深墨,用中鋒點厾,使筆筆留有淡痕,兼絲碎毛,把禿鷲羽毛的蓬鬆感表現出現。
用赭石調墨成赭墨色,將筆浸透,點厾羽毛,趁溼用濃墨點上斑紋,由其自然滲化,若需要,淡處再用淡赭水約略破開,使色、墨融渾一體,別有韻致。
凡用焦墨,必須焦中見潤,不滯不板,方臻效果。極濃之墨稠黏,致使連筆阻滯,妨礙出鋒,因此必須加強用筆力度,或用稍硬健毫,易見鋒利。濃焦墨畫完後,須待乾透,再用中墨潤其空隙一、二遍,就能取得焦中見潤的效果。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舍不捨得下功夫,一遍畫不好,畫二遍,二遍畫不好畫三遍,每重新畫新的一遍的時候,認真總結前幅畫的的優劣,如此反覆,棄而不捨就能畫好鷹。假如你選擇了要做好這件事情,就採用愚人的辦法,別人三遍能做好,我們用別人十倍的功夫去做,做三十遍可能也會做好,你說呢!一一笨鳥先飛還是有道理的,也可能是最好的辦法。所以,反覆畫,反覆學習高人的作品,反覆總結就一定能畫好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