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繼位的是曹植曹昂甚至曹衝(假設這兩沒死),能做的比曹丕更好嗎?

31
回覆列表
  • 1 # 把自己養好

    曹操一生叱吒風雲,文韜武略,最後終於統一了中國北方,成就了亂世一代梟雄。

    安二十一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其地位在諸侯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下拜,用天子的行頭祭祀天地。除了名份以外,曹操已經是天子。

    曹操的兒子中,曹昂是長子,按“立長不立賢”的封建傳統,應該立曹昂為太子。除了曹昂,還有其他三子也是曹操立太子的人選:第二子曹丕、三子曹植、和小妾生的曹衝。

    長子曹昂

    史書對曹昂的記載很少,只有他死前的一件事,可證明其品性。

    建安二年,曹昂隨父曹操出征投降後又反叛的張繡。徵張繡本來是祕密進行,可不慎走漏風聲,被張繡先知道了曹操的計劃,張繡就先發制人,偷襲了曹操。

    毫無準備的曹操戰敗逃跑,而曹操的戰馬絕影已被殺死,可追兵緊急,眼看曹操無處可逃,這時曹昂就讓他父親騎自己的馬先逃,步行和大將典韋、曹安民在後死戰,保護曹操逃脫。曹昂和典韋、曹安民戰死。

    在生死關鍵時刻,如果曹昂有哪怕一點圖謀之心,活下來的就是他而不是曹操。曹操死了,作為長子,繼承王位理所當然。

    這樣的曹昂繼位,應該會建立一個政治清明的中國,雖然他的治國才能不能確定,但應該不會為剷除異己大開殺戒,讓兄弟反目。

    二子曹丕

    曹丕少年聰明,八歲能作文,有俊逸之才,感情敏銳而細膩。加上曹操的嚴厲管教,從小就通曉諸子百家,善於騎馬射箭,愛好武術擊劍,十歲就隨曹操南征北戰。

    在南征張繡的戰爭中,十歲的曹丕也一同參戰,但在混亂中,曹丕卻乘馬逃脫。

    雖然曹丕才十歲,其機敏已超出常人。

    在和曹植爭太子之位時,曹植一味在曹操面前展示才華,可曹丕卻總在曹操面前顯得老實而憨厚。一次送曹操出征時,曹植賦詩為曹操送行,而曹丕卻痛苦流涕,表達對曹操出征的擔憂。

    曹丕繼位後,由於其敏感謹慎的性格,難以包容異己,對有威脅的力量和兄弟大勢迫害,沒有殺害的人也進行監視限制,可以說朝廷氣氛緊張之極。

    但以曹丕的聰慧,非常懂得曹操自詡周文王之意:就是自己攘王,而繼位者滅王。曹丕很快就逼獻帝讓位,自己做了皇帝。

    曹丕在位七年,一方面繼承其父統一天下、消除割據的巨集願,另一方面想效古賢,施行仁政,整治官風。頒佈《禁誹謗詔》和《百官不得干預郡縣詔》,以遏制朝官相互誣告和朝臣相互指責的世風。並且發展農業,讓國家富庶,為統一中國打基礎。

    其實曹丕的政治意圖積極向好,但可惜命喪中年。曹丕還是不及其父曹操,缺乏遠見卓識,讓司馬懿輔佐魏明帝,使司馬家族有了篡權的機會。

    曹丕遏制了同姓王儲上位,卻沒想到外姓檀權。權利之慾真是無休無止。

    三子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慧過人,十歲能作詩文且作了辭賦十多萬字。真是神童的智商。但就因才智過人,而反為才害。

    因曹植才華出眾,性格真率,大有其父之風,因而深受曹操喜歡,想立其為太子。曹植因此恣意放縱,任性豪飲,常常大醉得不省人事。

    他自己常說“生孚亂,長孚軍,又數承教於武帝,伏見行師用兵之要”,他對自己的軍事才能也很有信心。

    在曹植留守鄴城時,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的大道上縱馬馳騁,玩得不亦樂乎,把朝廷法令置之度外。曹操被他氣得七竅生煙,從此把他排除在立儲之外。

    曹植的才華,只是吟詩作賦,展示自我。他有高才卓絕的才子的放浪形骸,卻無安邦定國的沉穩之氣。

    曹丕稱帝時,曹植還穿上漢服為漢朝悲哭。要是曹植真能繼位,有沒有魏朝還真不好說。並且以他毫不拘束的性格,國家的命運實在令人擔憂。

    所以曹植作為文人,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如果作為帝王,有可能成為災難。

    少年天才曹衝

    曹衝是曹操的小妾環夫人生的兒子。從小就聰慧異常,五六歲的心智已如成人一樣成熟,並且善於觀察,敏於思考,對事物有自己明晰的判斷。

    曹衝稱象也許大家都明白。這裡不用細說。幾歲的孩子卻能判斷冤屈對錯,這完全超出人們對孩童的認知。曹操管理馬鞍的役吏為倉庫裡曹操的馬鞍被老鼠咬壞而怕得要死,曹衝得知,讓他三天後再去自首。

    曹衝便把自己的衣服弄破如鼠咬,然後在曹操面前裝作不悅。曹操看到問他怎麼了,他說因老鼠咬了自己的衣服不吉利而難過。曹操卻安慰他那是民間胡說,其實是沒有關係的。這時役吏來自首,曹操完全沒有責怪役吏。

    這完全是一代明君的科教版人才。

    從小就明辯冤屈枉直,懂得容錯揚善,長大了少不了又是一個人才。

    曹操見其聰慧,有意立曹衝為太子,可曹衝十三歲就因病死亡,真是天妒英才,至使曹魏也少了一位明君。

    每一個朝代的興旺都離不開遠見、明政和包容。有容乃大,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要因素。

    結語

    綜上所述,從曹操有意選為繼承人的四個兒子來看,曹昂有仁厚之德,但不一定有安邦之才;

    曹植有帝王之才,但包容之心不足,說明還是缺乏駕馭高才的信心,只能用殺戮來消除異己,而沒有用大略收服異己的能力;

    曹植的才華在文學藝術的創造上卓爾不凡,但搞政治,真不是任性就可以的。沒有謀略,就別談政治;

    曹衝如果不夭折,以他的明察與敏銳,應該能讓曹魏興盛。曹魏不至於幾十年就讓司馬家族用曹丕逼獻帝禪位的老辦法改朝換代。

  • 2 # 問答達人

    曹操性格上的繁複多變,在兒子身上也得到了體現。在中國五千年曆史範圍內評選最優秀的父親,曹操大概也能榮幸入圍。他的兒子們不僅能力過人,體現能力的範圍也各不相同,如果我們暫時忽略來自母親一方的遺傳因素,則從這些兒子的各擅勝場上,我們也可看出曹操本人基因構造的複雜。

    曹丕的文章雖無法與父親較量雄奇慷慨,但也能自成一家。曹丕的觀察能力頗為了得,諸如“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愚,入朝見嫉”,及“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節,鮮能以名節自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等提煉,皆切中肯綮,發人所未發。有此數語,曹丕也足可在中國文學史內隨意出入,佔據一個不亞於他在中國帝王史上的顯赫位置。

    這其實是一個錯覺,文武全才,這是曹操培養兒子的基本方向,曹植雖不及曹丕那麼擅長擊劍、摔跤、射獵,但沙場上的志向也是不輸壯士的。如果當年帶兵去合肥與孫權打仗乃是迫於父親命令的話,後來屢次三番地向曹丕、曹丕死後又向魏明帝曹睿寫出《求自試表》,則明顯表達出曹植體內亦有一股效命沙場的膽氣。

    曹彰肯定蠻不情願,私底下常對人抱怨道:“大丈夫當橫行四海,效法衛青、霍去病,帶十萬兵馳驅沙場,焉能在家裡作一介博士。”曹彰果然撈到了機會,作為驍騎將軍帶兵鎮壓代郡烏丸的叛亂,曹彰大獲全勝。曹彰臨行前,曹操曾這樣告誡他:“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一旦違我軍令,你可別指望我網開一面。”

    曹操的兒子雖個個了得,壽命卻都不長:除曹衝外,長子曹昂很早就死於戰場,曹丕不過活了四十歲,曹植四十一歲,曹彰死得更早些。曹彰之死,也與曹丕弄權有關,區別是曹彰沒有啟動刀兵,而是“憤怒暴薨”。

    曹操的死,常被人奚落嘲笑,因為他死前語無倫次,毫無英雄氣慨,竟然吩咐起自己的婢女日後該幹什麼,竟然考慮起“組履分香”之類細枝末節的事來。然而在我看來,曹操《遺令》是既不同流俗又獨標高格的,其中閃爍著清醒、明智和至為難得的樸實。他肯定自己的只是“軍中持法”的嚴明,明確指出自己平時的“小忿怒,大過失”,不應被仿效。他對自己的喪葬規格作出嚴格的限定:“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他要求“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

    那是距今1780年前,一個蓋世英豪在自己六十四歲彌留之時吐出的肺腑之言。

    雖然曹操《遺令》中明確指出了自己的埋柩之所:“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奇怪的是,關於曹操在漳河上設七十二疑冢的說法又不脛而走,越傳越邪。無風不起浪,我相信這一傳說的始作俑者多半為盜墓賊,他們想必把西門豹祠附近的大小山頭掘了個底朝天,一無所獲,沮喪之餘只能編出這一傳說來自慰。

    真有意思!曹操的墓究竟在哪兒呢?曹操《遺令》中流露的究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真切情感,還是更深沉的權謀詐術呢?有人曾惡狠狠地寫道:“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發盡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屍。”立刻就有人代替曹操回答道:“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莫知。七十二外埋一冢,更於何處覓君屍?”無聊至極!

    隨他們去洩忿吧,我們不是盜墓賊。有這點時間,還不如回到梅子青青的時刻,重新聆聽一遍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吧。“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這一番不避自誇的感慨,也值得我們刮目相看。

  • 3 # 論壇說事

    現代人看來,曹丕甚至有些萌點,喜歡炫耀,愛吃葡萄,沒事還寫寫詩發牢騷。政治能力說不上好也不算差,雖然沒能抓住吳蜀爭鬥的機會一舉南下,好歹也平定了青州徐州,算是統一了北方。總體來說,曹丕的能力在在世的候選人當中是最佳的一個。

  • 4 # 小羊影剪

    曹昂,歷史上此人的口碑和扶蘇朱標很像,都是被立為接班人培養,形象都是非常偉光正的,都是死於非命,能力方面沒有太多史料供參考。

    曹丕,個人認為是曹操兒子裡最有帝王氣象的人,有野心,有手段,有權謀,能隱忍,非常有政治家天賦,時機成熟就是霹靂手段。雖然也是文采斐然,但是容易被大眾習慣性忽略。自己曾經的愛妾發了幾句牢騷,曹丕的便毫不手軟直接殘忍的處死,這也是以羅貫中為代表的老百姓視角對其評價不高的原因。

    曹植,絕對的文藝青年,擁有可以和父兄匹敵的文學素養,在民間擁有極好的口碑,這源於底層民眾對於無為帝王的渴望,然而政治水平很差,這一點在奪位鬥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文藝青年當皇帝,後世的李詩人和書畫家趙先生就是例子。

    曹彰,衛青霍去病的迷弟,頂多可以說是個將才,當皇帝也是不夠格的。

  • 5 # 生活趣聞趣事66

    曹昂不是嫡子,但是長子,曹操當時的正室丁氏將他視為己出,曹昂戰死宛城後丁氏還為此與曹操決裂,而且曹操也相當重視他,如果他不死應該是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

    同時他也是個記恩的人,賈詡助他登上王位,他當了皇帝先封賈詡為太尉,位居三公。現代人看來,曹丕甚至有些萌點,喜歡炫耀,愛吃葡萄,沒事還寫寫詩發牢騷。政治能力說不上好也不算差,雖然沒能抓住吳蜀爭鬥的機會一舉南下,好歹也平定了青州徐州,算是統一了北方。總體來說,曹丕的能力在在世的候選人當中是最佳的一個。

    可見,曹彰有武將之勇,無政治之志,曹操也從來沒有讓他做接班人的打算,對於他的回答只是一笑而已。

    依我看,曹植即便當了皇帝也是李煜趙佶陳叔寶之流,畢竟知識分子型皇帝最沒出息。

  • 6 # 槐蔭樹下的老曹

    曹操是識人斷人的,所以,他選擇的曹丕 ,就是最好的。

    曹丕所犯錯誤,帶著時代的侷限性,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沒有家天下,沒有世襲制,就不會有曹丕的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幾年都不去小區居住,是否需要提前購買買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