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持續成長論
-
2 # 史海尋蹤
我們慣稱父輩和子輩之間,在思想觀念上的隔閡為“代溝”,逼婚現象是傳統和現代思潮的大碰撞。這個世界在不斷的發展著,不同年代的人們在思維方式上已經有了很大區別,表現為不理解,看不慣,繼而是強行糾正。甚至有了以十年為一代的統稱,如“七零後”“八零後”。
年輕一代越來越不願過早結婚,而老一輩則急於完成下一代的終身大事,不可避免的有了強烈的衝突。原因歸結以下幾點:
一、兩代人成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各自所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
三十而立,成家立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等這些似乎是約定成俗的觀念,已經深深烙刻在老輩人的觀念中。他們認為這幾乎就是天經地義的事,過去年代特別是農村,女的過了二十就是老姑娘,男的二十幾也應該是當爹的年紀。看著自己的子女年歲漸長,對此人生大事仍然不急不緩,細挑慢選,不由得心急如焚怒火中燒,勸說不成,逼婚成了唯一解決的手段,甚至以死相協,以斷絕關係恐嚇。
二、老人對子女的深深的關愛。為什麼這麼說呢?難道威逼利誘也是愛嗎?父母是擔心等子女老了,老無所依啊!倘若生病,身邊連個端茶送水照顧的人都沒有。趁早結婚,只要是個女的,就能互相有個依靠。因此,逼婚也是出於老人們對子女的一片慈愛之心。
三、雙方對婚姻的態度不同。再往前幾十年,都是組織介紹,媒人撮合,談不上有多少婚前感情,只要能搭夥過日子就行。到了他們的子女這裡,那要“講究”的多了,要互相看的順眼,要有共同語言,各方面條件要求很高,而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又總是姍姍來遲。加之“孤獨只是寂寞,將就卻是折磨”,這種觀念早已深植年青人的頭腦中,更是寧缺毋濫,一定要等到理想的人選。
四、老輩人缺乏對子女的溝通和理解,子女們也無法容忍老人們的強硬方式。現代的年青人相比父母那一代,更加追求自由,也可以說是看的很開,他們更自我,更願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有些人就認為,單身是一種很適合的生活方式,自由度高,空間大,不想婚姻來約束自己,誤入圍城。這些統統被父母認為是“腦子有病”,難以理解。
五、經濟狀況原因,其實年青人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是沒有心儀理想的結婚物件。再就是生活壓力太大。收入供給自己花銷勉強能夠,有了家庭小孩,用什麼來養?這些也是他們所顧慮的,很現實的問題,活下去的成本太高啊!特別是高懸不下的房價,更是令很多年青人“望婚卻步”,女方不在意,女方的父母家庭這關能過嗎?
父輩逼婚是出於著急上火,希望子女能有個好的歸宿。而子女們遲遲不婚,也各自有難唸的經。如果不能相互溝通,消除隔閡,這場逼婚大戰,勢必將成為新常態。
回覆列表
本人小碩,畢業剛一年,同樣被逼婚。後來我就思考,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總會催婚?
個人淺薄觀點:
孩子一旦結婚,在父母的意識中,好像一件事終於有結果了,心理不用再掛著念著,有點像是做任務,但父母的話是:那我們不還是為了讓你幸福嗎。。。
哎,如果真的結了,一定會幸福嗎,我想那是個未知數。
這兩天看了一本書叫巨嬰國,是個北大心理學教授的出的書。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用表面完整來逃避破碎心靈——逼婚的深層邏輯。
這句話,個人覺得雖然有點過了,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一個人是不完整的。記得在高中還是初中的政治書中,有過這樣一個概念:社會是由若干個小單元組成的,單元即家庭。一個人是夠不成單元的,沒成家的單身汪等,在世俗的眼光中是被排斥或者忽視的,必須結婚生子構建一個完整的家庭,才會成為一個被尊重的完整的獨立單元。
我想著就是所謂的,用表面完整,來逃避內在破碎。不過在這一點上,我感覺所有人都應該是通的。
但是我依然希望,你我是用愛來組建家庭,而並非單純的因為孤獨、異樣的眼光等而去尋求連結,去追求形式上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