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島哈哈哈哈哈

    最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朋友們也畢業了,所以面臨的選擇更甚於在高考後填報志願時候的選擇,這裡覺得要感謝我父母,雖然家庭並不和諧美滿,至少給了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也可以說是我自己透過一系列反叛換來的),讓我有對自己未來的發言權,然後能夠說服他們讓我選擇自己的大概的方向...以至於父母現在跟著我的思維開始監督我有沒有在努力...

    我覺得這個問題再往深分析呢,就是跟父母交流的問題,大多數人的父母還是會思考的啵,跟父母交流的內容夠獨立性,你跟他們交流的方式夠尊重但不諂媚(比如要錢的時候的態度),足夠讓他們和你能夠公平的對話了,他們就會經意或者不經意的去想你曾經說過的某些話,當然你不能指望這種溝通一次成功,畢竟父母的觀點也是對的,他們的確是為你好的,不斷的對他們的觀點進行修正和改變是必要的,為自己的未來,或者自由,或者其他的...所以回顧一下你和父母的交流內容,除了要錢和聽他們闡述他們對你未來規劃的談論之外,還有什麼談話的內容是在你獨立行動或者獨立思考後對你遇到的問題的闡述(如果非要說的直白一點:先斬後奏,當然要斬對事情啊),如果沒有,這個問題上就還是先改變自己吧,具體方法沒什麼好說的,多溝通就好,當然還得提醒要注意方式和內容;如果有做到這個,估計你父母雖然不說,但一定會關注到你跟他們談話的內容,這時候可以適當的和父母提出來自己的理想中的未來,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機遇都跟他們擺明了,考慮到的方面越多越好,讓他們看到你是有準備的,這樣氣勢上壓過他們啦,就會簡單許多,一遍不行就兩遍好了,但你發現你父母雷打不動的時候就得想辦法從外界引點力量來破除他們的觀念(你要確信你自己堅持的東西不會害人害己)拿個事實佐證:以前我爸媽勵志要我吃鐵飯碗裡的飯,家裡多少有點人情關係,也算會比較順暢...但我的確不想做公務員...後來呢,爸爸倒是先是被說服的越來越少跟我直接談這個問題了,媽媽那裡不太好過關,於是乎,跟他們打電話啊什麼的,會講到在新聞裡看到的公務員也不好做了,很多人辭職做其他的...等等之類的話題,我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還是挺大的,沒有算過講過多少遍,但,直到有一天,媽媽突然跟我講,如果考上公務員了,也可以選擇去或者不去...其實我不確定是哪次談話讓她改變了那種觀點,但我確信她的確改變了,所以應該每次談話都會有力量...堅持也是一種方法吧...

    和這些平行要做的就是向父母展示出你有能力獨立的做事情,這個不能說是前提或者說排先後次序,應該是始終貫穿的一個東西,讓他們覺得你會處理問題了,也從側面為你贏取話語權...

    特別不建議用極端的方式,比如冷戰、離家出走(我有過,但心痛不是一滴兩滴)之類的...不要傷害到他們,但是爭吵會發生,不要爆粗就好(我就爆粗過...效果非常不理想...),其實覺得爭吵會使你跟父母的談話變得有意義,因為他們至少注意到了你在講什麼...

    為自己的理想可以再多點辦法不是麼,父母需要的其實不是你聽話,他們需要的是尊重和關心,他們希望你好,所以,你的未來做什麼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有沒有可能過的好才是他們關心的東西,當你展現出你的藍圖比他們的規劃更好、更有執行力的時候,我不相信會有父母死活不願意讓你去做自己期望的事情,如果真有...你還是問問你到底是不是充話費送的好了...

    也許是你不夠成熟穩重給他們的印象是你還是一個小孩子,也許是你的未來規劃不足以打動他們為你操勞的心...

    總之,理解他們,包容他們,期望平等,爭取話語權,大量的溝通,改變他們,馴化他們(這個詞是不是不太好)這事基本就成了!

  • 2 # 體中靈

    永遠先吃剩菜的時候,逛街自己不捨得吃的或穿的,卻捨得買給你吃或你穿的時候,在選擇上,永遠把最差的那樣留給自己,最好的留給你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和項羽,到底有沒有結拜成異姓兄弟,有哪些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