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虎42

    清代後宮制度,除皇后外,其餘嬪妃生子,均不由己撫養,而是另交其他高等位妃子代為養育,所以年幼的胤祥自幼是被德妃烏雅氏養育成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其生母章佳氏薨逝後,十四歲的胤祥更是將烏雅氏視同為親生母親,關係密切。由此,他和比自己大八歲的四哥胤禛(烏雅氏所生長子)也兄弟情誼深厚,相對其他異母兄弟更具手足感情。(包括烏雅氏第三子、皇十四子胤禵在內)。

    胤祥在雍正八年去世後,為人刻薄寡恩、御下嚴苛的雍正帝對於這個幾乎是唯一擁有真正手足感情的兄弟表現出了異乎尋常地悲痛追思之情,為了胤祥舉行盛大肅穆的葬禮、自己親自出席奠酒,還在葬禮上嚎啕大哭、絲毫不顧及皇帝的身份。之後還深切追憶年幼時兄弟倆相處時的往事:

    這可以看出年輕的胤祥極得皇父喜愛。同時也表明胤祥必然有自己能力出色的一面,所以才能得到康熙帝的青睞,並因此可以隨扈皇父、展現自己的才華。

    這時期的歷次隨扈出行中,胤祥展現了自己的文學、書法、弓馬、騎射等各方面的優異表現,康熙帝對此讚不絕口,鍾愛異常。即使是外國使臣、乃至朝廷文官,都知道皇十三子極受皇帝器重,前途無量,將來必擔大任。

    但就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不知何故,康熙帝第一次廢黜皇太子胤礽儲君之位的時候,二十三歲的胤祥也牽扯其中,失去了皇父的信任,與皇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一起被圈禁起來。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祥才得以被釋放(皇太子胤礽被廢后,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釋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復立為皇太子。皇長子胤禔則一直被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經此打擊,青年胤祥此後再也沒有恢復之前的待遇,在康熙帝眼中降為普通皇子,關係淡漠。雖然之後歷次出巡,胤祥按儀制參與輪流隨扈,但是不過虛應故事而已,之前所受到的皇父鍾愛和重視,都已經是過眼煙雲了。

    至於在皇太子第一次被廢黜之事中,胤祥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做出過什麼隱祕之事,導致康熙帝怒氣迸發之下,將他和皇太子、皇長子一同圈禁,幾乎喪失了所有政治地位,這些真相在雍正帝登基之後,就被全部從史料中刪除了,《清史稿》、《聖祖實錄》、《世宗實錄》中,統統沒有這一方面的記載。即使有零星文字,也不過是輕描淡寫的“遭受牽連”,或者是“為皇長子構陷”等語焉不詳的描述。事實是怎麼樣,現在已經無法徹底弄清楚了。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開釋後,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胤祥還得以按儀制有機會隨扈皇父出巡,但是從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胤祥突然患病,而且還不輕--“腿起惡瘡、遍起白泡,破後成瘡,時流稀膿水”(其實就是骨結核)。由此導致身體虛弱,不便行動。

    雖然康熙帝也曾經在回覆其他皇子的奏摺中詢問過胤祥的狀況,有過一些關心慰問的話,但總體來說是冷淡和輕視的,並不十分重視。這也說明了胤祥此時的境遇,完全不在康熙帝的關注範圍內,甚至是有防備心理在內。父子關係到了這樣的地步,實在是令人嘆息。

    而且在康熙帝在位時期,胤祥一直沒有被封爵,哪怕是皇子所能得到的最低爵位---貝子,胤祥也沒有獲得,在康熙帝成年諸子中,只有胤祥沒有爵位。這從另一方面,更加證實了胤祥的失寵。

    不過胤祥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之間,依舊是做了很多差事,其中有康熙帝委派的,更多的其實是他的四哥—雍親王胤禛安排的。這也可以印證:為什麼史料上記載寥寥的皇十三子胤祥,在康熙帝駕崩第二天,就被新君雍正帝冊立為親王。很大概率是之前十年內,胤祥為了幫助胤禛奪嫡,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和建立過莫大的功勞,但是因為一些隱私之事,又不便於公開突出地表彰,所以雍正帝乾脆把當年的記載全部刪除,由此在日後的史書上造成了胤祥十年之間經歷的空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六十九歲的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彌留之時,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胤祥及國舅、步軍統領隆科多奉詔覲見。

    在隆科多當眾宣佈康熙帝遺詔:“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的情況下,經過十多年縝密佈局、殫精竭慮的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終於在舅舅過隆科多(其實是表叔)以及十三弟胤祥的大力協助下,獲得了“九龍奪嫡”的最後勝利,控制了京師及暢春園內外,得以波瀾不驚地承襲了大統,成為清朝第五代皇帝(入關後第三代)——清世宗雍正帝。

    這些例子,一方面體現了雍正帝對胤祥厚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胤祥的賢德和內斂,因此雍帝愈發倚重和敬佩胤祥,稱他為為“柱石賢弟”。

    雍正帝對於這個手足情深的十三弟是即欽佩又放心,還有深深的關愛。這在為人刻薄、御下嚴苛的雍正帝平日處事中,幾乎是唯一具有常人情感的地方。雍正帝感念於胤祥的忠誠、幹練、內斂,曾深有感觸的說過:

    “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兄弟之間的相互赤誠、顧託得人,在雍正一朝,再沒有其他可比性。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病入膏肓的胤祥已經不能外檢視河工,不得不對下屬說“本圖遍治諸河,使盈縮操縱於吾掌之上,豈期一病沉廢,已矣何言。”讓人代替前往巡視。此後,每年必定參與先農壇春耕祭祀的胤祥也缺席了這項大典。

    因弟弟病勢沉重而焦慮不安的雍正在憂傷焦急之下,連連下旨,一面讓其他臣子代替胤祥處理政務事務,一面延請各地名醫,對胤祥“醫禱備至”,寄希望於醫士大家,能夠挽回胤祥的健康。

    不過胤祥的身體在長期高負荷工作壓力下,早已不堪重負,已經油盡燈枯,即使再好的藥物和名醫,也無法挽回。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四十四歲的胤祥病故於京師,為四哥雍正帝鞠躬盡瘁。

    胤祥去世後,萬分悲痛的雍正帝有如斷卻臂膀,數日食不甘寢不安,不顧君臣分別,堅持穿素服為十三弟致哀,並著令胤祥之名由之前的“允祥”改回“胤祥”,賜諡號“賢”,再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於諡號前,以示恩寵。

    “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 凡朕加與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額外再立其子弘皎為世襲郡王:“著令怡賢親王子弘皎加恩封授郡王,以嘉王之功勳。”

    但是弘昌不滿意自己的待遇,對於父親一直有意壓制自己很是怨恨(弘昌性格跋扈、為人輕浮,胤祥怕他惹事,所以長期把他關在府內不許外出,直到胤祥去世後,才得以出外),於是聯絡同樣心懷不滿的四弟寧郡王弘皎(弘皎是胤祥嫡長子,因為胤祥不想自己的成年兒子繼承親王爵位,將來給皇權造成威脅,所以特地選擇了年幼的嫡子弘曉繼承爵位,因此弘皎失去了親王之位),勾結廢太子胤礽之子理親王弘皙等,陰謀作亂,想要謀逆。

    不過他們還沒來得及舉事,就被早有準備乾隆帝一舉粉碎。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乾隆帝將弘皙、弘昌、弘皎等人全部軟禁關押,之後將弘皙革除王爵,圈禁景山;弘昌革除貝子,收回御賜府邸;弘皎則因為是雍正帝親封的世襲郡王,不好太過處置,所以乾隆帝將其釋放,沒有加罪,但是其世襲郡王改為降等承襲,而且停郡王俸祿終身。

    弘曉此後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收藏古文典籍上,他在怡親王府內修建了幾座藏書樓,取名名“樂善堂”、“明善堂”、“安樂堂”,把蒐集來的典籍善本藏於期間,時時觀摩,並據此著《明善堂集》作為一生志趣愛好的總結。

    弘曉以此態度,躲過了有可能來自乾隆帝的打擊和懲罰,遠離朝堂,以藏書家和詩人自娛,總算得以將世襲罔替的怡親王爵位安全保住,不至於像兩個哥哥弘昌、弘皎一樣,被褫奪爵位、或者被降等承襲,給怡賢親王胤祥護住了家族榮耀。

    第三代:怡恭親王永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襲爵,嘉慶四年(1799年)薨。)

    怡親王綿標(永琅次子,嘉慶四年(1799年)時先於永琅去世,子奕勳承襲爵位後追封)

    第四代:怡恪親王奕勳(綿標長子,嘉慶四年(1799年)祖父永琅去世後襲爵,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薨。)

    第五代:怡親王載坊(奕勳長子,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四歲時襲爵,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薨,年僅五歲,無嗣,無諡號。)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五歲的怡親王載坊去世後,怡親王爵位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空位期,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怡恪親王奕勳的次子、怡親王載坊的異母弟,時年十歲的載垣才被道光帝下詔承襲怡親王爵位,得以延續這“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載垣也是第六代、第七世怡親王。

    自道光五年(1825年)承襲怡親王后,載垣深受道光帝、咸豐帝兩代帝王重用,先後出任過正藍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都統、鑲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漢軍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御前大臣、閱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

    在皇室宗族內,載垣擔任正藍旗總族長、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館Quattroporte,管理鑲藍旗覺羅學,太廟袷祭和近支婚嫁也由其主持。其他如鑾輿衛、虎槍營、御槍營、善撲營和崇文門正監督等,也由其管理,可謂是道光和咸豐帝最為親近依仗之宗室、重臣,其所受到的君主恩遇,幾乎可以同他的四世祖胤祥所受到雍正帝的聖恩眷顧相比。

    載垣在道光三十年(1850)於道光帝臨終前,受道光帝顧命,成為比自己還小十六歲的堂叔咸豐帝奕詝的輔政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七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與入侵的英法聯軍談判。但是談判最終破裂,英法聯軍攻入京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載垣隨扈一前往。

    不過,在咸豐帝駕崩後,顧命大臣們很快與咸豐帝皇后鈕鈷祿氏(慈安太后)、同治帝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為控制皇權產生了尖銳矛盾,不可調和。顧命大臣們和兩宮太后爭吵最激烈時候,在場的小皇帝載淳都被嚇哭、甚至尿了褲子。兩宮太后因此深恨載垣、端華、肅順等人,必欲除之後快。

    於是兩宮太后祕密聯絡了咸豐帝六弟、恭親王奕訢,暗中佈置,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九月於咸豐帝靈柩自避暑山莊返京時,設計將肅順和其他顧命大臣分開,趁機發動政變,把載垣、端華、肅順等顧命八大臣或捕獲、或貶黜,奪回了朝政處置大權。因當年是農曆辛酉年,所以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叔嫂所發動的這場政變也叫“辛酉政變”;又因皇帝載淳初定年號為“祺祥”,史書上也稱“祺祥政變”。

    兩宮太后清除顧命八大臣後,聯合恭親王掌握朝政,改皇帝年號為“同治”,意在“協同治國”之意。

    之後,兩宮太后以小皇帝的名義下旨,把恨之入骨的肅順公開斬首,而載垣和端華,則“開恩賜死”,於宗人府空房內賜白綾自盡。載垣被賜死時,年四十六歲。他的倒臺,對怡親王府來說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幾乎導致世襲王爵被廢除。

    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載垣被賜死半年後,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為了當年功勳卓著的怡賢親王胤祥所遺下的爵位不至於廢封,特旨恢復原怡親王一系的封爵,但是沒有返還親王爵位,而是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另外,因載垣之罪行嚴重,所以他所屬的怡親王大宗(怡親王弘曉後裔)被取消了承襲資格,另以怡親王小宗——胤祥第三子弘暾玄孫載泰為怡親王宗子,受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主持怡賢親王胤祥及諸代怡親王的祭祀典儀(載垣不包括在內)。而大宗怡僖親王弘曉的直系後裔,在這之後再也沒有承襲宗子資格,只保留了兩個奉恩將軍爵位(清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級),就此沉淪。

    載敦承襲怡親王爵位後,朝廷追封他的曾祖永福(弘皎次子)、祖父綿譽(永福第四子)、父親奕格(綿譽第三子)為怡親王。

    光緒十六年(1890年),載敦去世,諡號“端”,即怡端親王。光緒十七年(1891年)三月,載敦長子溥靜襲爵,成為第八代怡親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京師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溥靜參與了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等王公貴族支援義和團的行動,主張和聯軍開戰。侵略軍擊敗清軍,侵入京師後,報復性洗劫了怡親王府,並抓住了來不及逃走的溥靜。之後溥靜詭異地死在府中,有傳聞說是被侵略軍鞭答致死的。

    十年後,宣統三年(1911年),在武昌城的隆隆炮聲中,清王朝終於走到了盡頭。一九一二年二月,宣統帝退位,清朝滅亡。時年十二歲的毓麒也失去了世襲親王身份,成為了普通平民。

  • 2 # 多爾袞愛新覺羅

    胤祥在康熙朝是一個光頭阿哥,並沒有得到康熙的重用,也沒有得到任何爵位封號,卻在雍正奪嫡後逆襲。雍正元年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是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與明朝在皇室血親中封爵方式不一樣,清朝吸取了明朝“親王處處有、郡王滿天下”,傾舉國之力難養宗室的前車之鑑,採用了降等承襲。

    降等承襲

    根據清朝的祖制,所有的爵位都採用降等承襲的制度。如第一代為親王,那麼第二代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郡王,且每一代只有一個人繼承,一直降到入八分鎮國公之後,才能世襲罔替。但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世襲罔替,也就是俗稱的”鐵帽子王“。

    何為”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顧名思義,就是永遠的王爺,繼承的時候不會降等級。大家都知道,王爺都是三妻四妾,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但鐵帽子王只有一個名額,一旦有人繼承了這個鐵帽子,那其他兄弟必須去參加考試,根據考試成績來封爵位,當然這個考試不會太簡單,畢竟清廷設計這個規定的目的就是減少開支。

    流水的王爺,鐵打的帽子

    雍正對胤祥這個親兄弟那是真好,不僅封為他鐵帽子王,他死後還將其“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胤祥的爵位由第七子弘曉繼承,同時第一子弘昌、第三子弘暾、第六子弘昑都封為貝勒、第四子弘晈為郡王。

    也就是說,怡親王這個鐵帽子只有一頂,被後代弘曉戴走了,其他後代雖然也被雍正封了爵位,最高的也就是弘晈郡王,但沒有世襲,所以後代中除了弘曉以外,其他的都不是王爺了。

    鐵帽子王其實並不等同於永遠的王,鐵的只是帽子,並非帽子下面的人。同時戴了這頂鐵帽子的,也並不意味著有了免死金牌,可以胡做非為,鐵帽子王是一個高待遇但還必須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然帽子保留,戴帽子的人得換一個。弘曉繼承了胤祥的怡親王鐵帽子後,其後代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道光五年,胤祥後代載垣承襲怡親王爵位,但咸豐十一年,由於參與"祺祥政變”被賜死,怡親王的爵位也被暫停。但爵位畢竟是雍正親封的,慈禧也不能說取消就取消,於是同治三年,又恢復了怡親王爵位,但這一次繼承爵位的卻不是弘曉一支,而是胤祥第四子寧良郡王弘皎的後代。

    所以晚清時,怡親王爵位又變成了弘皎一支,這可真謂鐵打的帽子,流水的王爺。

    光緒二十七年,怡親王爵位由溥耀之子毓麟承襲,這也就是大清最後一代怡親王,當時的毓麟還是幼童,所以正式冊封是在宣統元年。

    清帝遜位以後,怡親王府的俸祿也就斷了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毓麟一家就靠府裡的積存度日,也吃穿無憂,生活水平也在普通百姓之上。

    到了日偽時期,毓麟即沒有去投靠溥儀,也不為日偽政府做事,靠著典當家中祖傳度日,1948年病故,當時年僅48歲。

  • 3 # 致閱歷史

    和碩怡賢親王胤祥(滿語:ᡳᠨ

    ᠰᡳᠶᠠᠩ,穆麟德:In Siyang,太清:In Siyang;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號青山,室名安樂堂、與善堂、文輝園,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於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清聖祖康熙帝十三子,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同胞妹為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和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宗室王爵的俗稱。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

    清王朝建立後,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這個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當時確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

    依次為: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所稱「鐵帽子王」。

    胤祥幼年喪母,因此據說胤祥少時由雍正生母德妃烏雅氏所撫養。胤祥自幼跟隨胤禛(日後雍正帝),曾出任軍職,掌管駐京禁軍,為他其後的政績打下好基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基,避帝諱改名允祥,被封為怡親王,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十一月,雍正諭,曰:「怡親王於皇考康熙時,敬謹廉潔,家計空乏,舉國皆知」。

    雍正三年(1725年),三年服滿,以允祥總理事務謹慎忠誠,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允祥於他的所有兒子中加封一位為郡王,任允祥指定(寧良郡王弘晈,允祥第四子,雍正褒允祥功勞,加封進爵一子為郡王,允祥固辭不敢承。及允祥薨,雍正依然封弘晈寧郡王,並且世襲)。同年八月,加俸銀萬。京畿被水,命往勘。四年七月,雍正親賜怡親王允祥·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

    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命允祥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同年十月,雍正命增加儀仗一倍。十一月,允祥有疾。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允祥疾篤,雍正帝親臨視,及至,允祥已薨,雍正悲慟,為此輟朝三日。併到翌日,雍正親臨奠,諭曰:「允祥薨逝,中心悲慟,飲食無味,寢臥不安。允祥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朕待允祥亦(破例)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為允祥素服一月」。

    雍正帝褒獎他允祥曾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很大,因此得雍正帝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允祥薨後,雍正親賜諡號為賢,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他的諡號上,以榮耀允祥。並配享太廟,並下旨將原需避雍正名諱而改名「允祥」(滿語:ᠶᡡᠨ

    ᠰᡳᠶᠠᠩ,穆麟德:Yūn Siyang,太清:Yvn Siyang)中的「允」字變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白家疃等十三村民請為怡賢親王建祠,朝廷答允,撥官地三十餘頃為祭田,免租賦。

    乾隆年間,祀盛京賢王祠下命王爵世襲。

  • 4 # 太史公有話說

    在胤祥的後代根據嫡傳原則都是世襲罔替的王爺。

    道光年間,他的五代孫載垣承襲怡親王爵位,咸豐帝臨終前,讓載垣與端華、肅順等同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共同輔弼幼主同治。可是在慈禧太后發動的辛酉政變中,載垣被賜死。

    以下是詳細說明:

    大家都知道清朝歷史上有十二個著名的鐵帽子王,相比於其他王爺的爵位逐代降等而言,他們的爵位可以永傳子孫,而且不降等。在這十二個鐵帽子王當中,有一個非常特殊,他生活在清王朝的鼎盛時期,沒有先輩們的顯赫戰功,甚至被康熙圈禁了十年,卻因為和雍正是患難兄弟,在雍正一朝深受重用而且地位顯赫,最終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他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他自幼繼承了滿洲人的傳統技藝,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有記載提到,胤祥“精於騎射,發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獵,一隻猛虎突出林間,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見者無不佩服他的神勇。本來,胤祥也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可是因為他嫉惡如仇,不懂得權變,而且對兄弟重情重義,在暗地湧動的皇位爭奪戰中得罪了很多人。

    在諸多兄弟當中,胤祥和他的四哥胤禛(以後的雍正)關係最為親密,曾多次和胤禛一起奉差辦事,而且處處支援和維護胤禛。但是在康熙兩次廢掉太子胤扔的過程中,胤祥受到了波及,被康熙下令圈進。胤祥在康熙一朝可謂經歷了大起大落,有過輝煌,更有過落寞。康熙前期胤祥得到了開闊眼界的機會,在康熙後期胤祥更是在長期的壓抑當中磨礪了自己的性情,胤祥在康熙朝受到挫折抑制後,對政治權力的殘酷有所認識。因此,胤祥在康熙朝雖然處境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卻為日後在雍正朝的有所作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於是,雍正下令封胤祥為怡親王,又讓他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因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在雍正一朝,胤祥和雍正成為密邇無間的君臣。雍正為君,給胤祥的寵榮無以復加;胤祥為臣,對雍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二人既是君臣,又是兄弟,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在將清王朝統治推向昌盛的同時,也塑造出一種明君賢相的理想關係。雍正曾評價胤祥說,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

  • 5 # 大老二爺

    康熙一生有35個兒子,晚年時九子奪嫡,老四雍正順利出線,而其他的奪嫡失敗的集團卻經歷了圈禁、削爵、被殺等命運,雍正也因此蒙上了“暴君”的稱號,但暴君也有惺惺相惜的兄弟,他就是老十三胤祥。

  • 6 # 東方大史

    愛新覺羅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清末的時候他的後代如何?還是王爺嗎?

    胤祥之後,他的兒子和孫子,以及後代都承襲了親王之位。

    清朝末期尤其是鴉片戰爭後,親王制度開始鬆動,諸位親王的價值就有點縮水了。

    從第六代和碩怡親王載垣(1816到1861年)開始,親王的勢力開始衰落,基本上成了一種政治工具。

    載垣前期受到重用,擔任朝廷的要員,在咸豐皇帝駕崩後,被列為十大顧命大臣之一。

    然而,這種身份給他引來了殺身之禍。慈禧太后聯合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把握了清朝的統治權利,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不僅除掉了載垣,還將他的爵位革除。

    接下來,和碩怡親王依然沒有擺脫政治工具的束縛。

    載敦身居高位,曾任散秩大臣(二品高官),但是他的政治貢獻度比較低,26年間過著一種平庸的生活。

    載敦去世後,他的兒子溥靜繼承王位。不過,溥靜跟他父親不同,他敢闖敢幹,曾經支援義和團運動,企圖利用義和團的力量對付帝國主義,但是這種做法觸犯了當時清朝統治的根本利益, 溥靜終被革除爵位。

    後來,溥耀的侄子毓麒繼承王位,這位親王過著一種縱情享樂的生活,祖產越來越少以至於最後砍伐祖墳上的樹木賣錢。

    在清朝滅亡之後,那些親王貴族的身份也隨著歷史的推進而煙消雲散了,他們的後代因為習慣了享樂,驟然間失去了尊貴的身份,並不願意與平民一樣工作,因此大多都過著窮困潦倒,或許這也是天道迴圈。

  • 7 # 國學微知

    大家好,我是微知,我答一下。

    歷史上的怡親王胤祥,和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那位豪邁俠氣的“十三爺”有所不同,他一生謹慎,沒那麼豪放;但兩者也有相同之處,就是他對他的皇帝四哥始終忠心耿耿。雍正登基後,胤祥為了四哥的改革大業,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雍正八年(1730),胤祥去世,雍正皇帝十分悲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到了“飲食無味,寢臥不安”的地步。雍正下令,他可以復其名上一字為“胤”,諡號“賢”,並把雍正在胤祥生前賜予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個字加在諡號前。雍正還給了胤祥一個特殊的恩典,除了讓胤祥第六子弘曉承襲“怡親王”爵位外,還封他的第四子弘皎為寧郡王。

    第一代怡親王胤祥

    乾隆年間,下旨讓胤祥“祀盛京賢王祠,命王爵世襲”,正式成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胤祥之後,怡親王的爵位共有8人襲爵。

    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死後,兒子永琅襲爵;永琅死後,孫子奕勳襲爵;奕勳死後,兒子載坊襲爵;載坊襲爵一年就死了,沒有兒子,怡親王的帽子落到他的弟弟載垣頭上。從載垣開始,就進入了清末動盪時期,最後四位怡親王也遭受了不同的命運。下面一一說來:

    一、被革爵賜死的第六代怡親王載垣

    載垣(1816—1861年)是奕勳次子,載坊的異母弟弟。嘉慶二十五年(1820),襲爵不久的怡親王載坊去世,當時載垣才4歲。恰好這一年嘉慶皇帝駕崩,清王朝忙著給皇帝辦喪事,也就顧不上冊封新的怡親王了,直到道光五年(1825),載垣才承襲哥哥載坊留下的爵位,成為清朝第六位怡親王。

    道光年間,載垣受到皇帝的信任,重回政治舞臺,擔任過多個旗的都統,並任御前大臣行走(日常侍奉在皇帝身邊的大臣),成為宗室重臣之一。道光駕崩前,指定了10位顧命大臣,他是其中之一。

    咸豐登基後,載垣繼續受重用,擔任過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總族長、宗人府右宗正、宗令等職。《清史稿》記載,載垣“與鄭王端華及端華弟肅順,皆為上所倚,相結,權勢日張”。

    電視劇《紅牆綠瓦之殘陽》中的載垣劇照

    但是,載垣的政治水平可不敢恭維。咸豐十年(1860),咸豐讓他和兵部尚書穆蔭擔任欽差大臣,到通州與英法聯軍談判。當時,他們的前任大學士桂良已經與英法談好,他們到通州簽約就是了。談判中,英國使臣額爾金請求進京向皇帝遞交國書。這個在現在看來沒什麼問題的要求,觸怒了載垣。他不僅不允許,還逮捕了額爾金的代表巴夏禮等39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載垣這下捅了婁子。英法聯軍以此為藉口進攻北京,載垣只好和肅順等人護著咸豐皇帝逃往熱河。

    第二年,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臨終指定顧命八大臣,讓他們輔佐年幼的同治皇帝,載垣是八大臣之首。當然,人們都知道,真正拿主意的,是排名並不靠前的肅順。

    載垣的顧命大臣做了還不到3個月,慈禧就和恭親王奕訢聯手發動政變,奪取大清實權,咸豐留下的顧命八大臣受到嚴厲懲處,載垣被賜自盡,三尺白絹要了這位親王的性命。

    載垣死後,他的怡親王爵位被革除,怡親王的王爵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並且載垣的子孫和親兄弟子連承襲這個爵位的權利都被剝奪。同治元年(1862),朝廷下旨,讓莊親王允祿的四世孫載泰來承襲這個輔國公的爵位,第二代怡親王弘曉這一支的王爵,從此斷絕。

    二、默默無聞的第七代怡親王載敦

    到同治三年(1864),清廷為了慶祝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南京,“推恩”恢復了怡情王的爵位。但載垣這支是沒戲了,於是就從胤祥的第四子、寧郡王弘皎的後人中,選了載敦來承襲怡親王爵位。

    第七代怡親王載敦

    載敦原本是奉恩鎮國公,一下子得了個“大餡餅”,成了第七代怡親王。載敦也很受重用,在咸豐年間就擔任過散秩大臣(從二品)。襲爵之後,載敦先後擔任過多個旗的都統,以及閱兵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職,也是宗室重臣之一。

    載敦或者是資質較差,或者是吸收了前任載垣的教訓,雖然位高權重,但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建樹。所以他當了26年怡親王,始終默默無為,在歷史上沒留下什麼記錄。

    三、政治上“站錯隊”的第八代怡親王溥靜

    光緒十六年(1890),載敦去世,他的兒子溥靜襲爵。溥靜在政治上沒什麼天分,卻又不像他父親那樣安於平庸,於是就悲催了。

    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運動興起。慈禧太后先是下詔維護義和團,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等人也主張利用義和團,向洋人開戰。這時候,溥靜和他們攪在了一起,成為支援義和團的王公大臣之一。

    溥靜的弟弟溥耀還比較清醒,他勸哥哥說,藉助義和團滅洋人如同飲鴆止渴,必定釀成大亂,應及早抽身,免得將來釀成大禍。但溥靜根本不聽,溥耀不久就死去了。

    溥靜開啟王府大門,對義和團團民包吃包住。團民主要是北方人,喜愛麵食,於是溥靜讓王府每天給大家做麵條。據說溥靜還從麵條裡得到啟發,給義和團編了幾句口號:

    第八代怡親王溥靜

    然而,沒過幾天,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見風向不對,帶著光緒皇帝匆忙出逃,下令鎮壓義和團。原本“愛大清之心”滿滿的溥靜,成為慈禧對外求和的替罪羊之一。辛丑議和後,八國聯軍提出嚴懲“禍首”,原本支援義和團的莊親王載勳被賜死,端郡王載漪被流放。溥靜當時已死,被以“縱庇拳匪啟釁”的罪名,革除王爵。

    關於溥靜之死,《清史稿》中說他死於1900年8月,享年42歲,沒講他是怎麼死的。關於溥靜之死的說法不一:有的說他是在逃出北京的路上病死的;有的說他是被德國兵抓住,受凌辱而死的;也有的說他是被朝廷圈禁,在圈禁中死去的。總之,這位怡親王“愛大清、恨洋人”的態度是鮮明的,只是碰上慈禧這樣不靠譜的主子,在政治上站錯了隊,葬送了自己。

    四、碌碌無為的末代怡親王毓麒

    溥靜被革除爵位,他的兒子毓善與怡親王的爵位無緣了,怡親王爵位又空了兩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慈禧太后可能是聽說溥靜的弟弟溥耀曾勸阻哥哥參與義和團運動,可溥耀已死,便把怡親王的爵位封給了溥耀2歲的兒子毓麒。毓麒大概是清朝歷史上最小的親王了。

    毓麒獲封時,父親和親生母親均已去世,家裡雖然有幾位女性長輩,但起不到什麼作用。監護他的責任,主要是他的堂哥毓善(溥靜之子)和堂嫂佟佳氏。毓善比毓麒大8歲,佟佳氏比毓麒大12歲,說到底他們當時也是孩子。

    毓麒居住的怡親王府,原是寧郡王府,牌子都沒換。現在是“文保”單位。

    毓麒在這樣環境中成長,雖然貴為王府主人,也會有童年陰影。他6歲開始接受教育,學習騎射和漢文、滿文等課程,卻不喜歡這些。他的堂嫂佟佳氏說:“(毓麒)上學堂,念家塾,每天總是眼淚汪汪,像喝湯藥似的。我每天催著哄著,可他壓根沒興趣。”他曾被領著入宮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請安。慈禧看了他,不禁嘆息一聲,說了句“這孩子,孤兒寡母怪可憐的”。

    對於朝廷的活動,毓麒更沒興趣。溥儀登基時,他參加典禮,看著比自己還小的小皇帝,嘀咕了一句“皇上3歲,我8歲……”宣統元年,毓麒年滿10虛歲,朝廷為他舉行正式的冊封大禮。可當皇家依仗快到王府的時候,這位小王爺卻沒了蹤影。大家找來找去,才發現他在後面看電影呢。原來,郵傳部尚書盛宣懷送給王府一臺放映機,毓麒對它比對自己的冊封大禮更感興趣。

    清朝滅亡時,毓麒才13歲,也沒感到什麼亡國之痛。仗著祖輩留下來的家業,他照樣可以養尊處優。毓麒14歲大婚,開始生兒育女。從此,這位還不到20歲的小王爺,下令王府上下一律稱自己為“老王爺”。

    年輕的“老王爺”對美食玩樂之外的事兒,一概沒興趣,他會玩兒,會趕時髦。例如,他是北京最早玩汽車的人,家裡有好幾輛汽車。某年中秋節,毓麒在自家花園裡看到一個小男孩挺可愛,竟然一時興起問道:“這孩子是誰啊?”陪著孩子的下人都懵了,想了一會兒才回答:“老王爺,這是您的大阿哥恆樞啊,今年都五歲了。”當時的尷尬場面,列位不妨腦補一下。

    毓麒沒什麼謀生的本事,祖產越吃越少,以致於連王府都抵押給了西什庫教堂。後來,王府被教會霸佔,毓麒一家只能在外面租房安身。在困難的時候,他甚至讓人去砍伐胤祥陵墓上的樹木賣錢。

    今日的末代怡親王府外景

    著名作家老舍(出身滿洲正紅旗)的兒子舒乙談起過這位末代親王時說:

    “他的一生很短暫,活到48歲,是個碌碌無為的人。時代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使他幾乎一生不得安寧,一直頭朝下,由天上掉到地下,墜入深淵,所有的重大國事都在抽他的筋,剝他的皮,像皮鞭一下一下重重地打在他身上,所以他短暫而黯淡的一生就是一部現代史另一個側面的縮影,應該說也有某種典型意義。”

    毓麒活了48歲,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現在,他的第三、第四代後人都早已融入平民之中,從事各種工作。例如,他的長孫愛新覺羅·啟運(生於1945年),插過隊、參過軍、當過幹部,後來是一位黨校的理論教員。

    第二代怡親王弘曉寫過一首題為《君馬黃》的詩,其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

    “君不見,洛陽世上數家樓,五陵裘馬少年遊,千金一擲不四顧,豪情百尺誰堪儔?一朝冷落繁華已,貧富原來無定耳。”

    繁華易逝,貧富無定,這難道是弘曉對子孫命運的預言?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二二七、卷三九四

    愛新覺羅·弘曉著:《明善堂詩集》

    愛新覺羅·啟運著:《清朝皇族後裔的故事:末代怡親王和他的長子長孫》

  • 8 # 這個歷史很正

    即使是在百年後的辛酉政變中,當代的怡親王載垣因為政治問題,佔到了慈禧的對立面上,事後咸豐皇帝安排的顧命八大臣都被打擊一空,載垣最後也沒有幸免,但是怡親王卻轉到了胤祥另外一支子嗣裡繼續繼承。

    怡親王這個封號,一直到末代怡親王毓麒在1948年去世,這個封號才算真正結束了。

  • 9 # 農民工歪說歷史

    所謂“鐵帽子王”特指清王朝十二家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分別是禮、鄭、睿、豫、肅、莊、怡、恭、醇、慶十家親王和克勤、順承兩家郡王。所謂“鐵帽子”王的爵位本身並沒有更高等級之意,親王依然還是親王、郡王依然還是郡王。以克勤郡王為例,雖然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但克勤郡王的待遇始終只是郡王待遇,並不高於沒有“鐵帽子”的親王!物質待遇方面甚至還要低於普通親王,只與普通郡王相當,畢竟他只是郡王而已,不是嗎?

  • 10 # 荔枝89957791

    所謂世襲罔替就是不降級,一代傳一代,都是同樣的爵位。這裡有個前提是後代和同期的皇帝或者當權者要搞好關係,如果犯了嚴重的錯誤,也會被割除爵位。可以參考下我寫的一篇關於爵位的文章,可以對爵位有個大概的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刀魚不能人工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