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家長92389
-
2 # 桃都印記
“春秋筆法”,亦稱“微言大義”,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和技巧。大多認為由孔子首創,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透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成語詞典上對“春秋筆法”的解釋是:“春秋筆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該詞出處為《春秋》。《春秋》是春秋時期魯國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作。《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孔子用不太明顯的字眼委婉的表達自己的傾向,沒有像一般的史書那樣直接的點明褒貶。
“春秋筆法”理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左丘明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西漢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第一個結合《春秋》例項解說了這種筆法;而晉代的杜預最終完成了“春秋筆法”的普及工作,他的著作《春秋左傳集解》根據《左傳》的論述,結合《春秋》
“微而顯”——杜預在《春秋左氏傳》中解釋:“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例如《為了忘卻的紀念》“她的體質是弱的,也並不美麗”。魯迅先生意在表明“意志是強的,思想美麗”。
在中學教材《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完璧歸趙”一節中,全部以“相如”稱呼,而單在“引趙使者藺相如”中用了“藺”這個姓,就體現了秦王前倨後恭,急切想要得到玉璧的心態。
“志而晦”——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文字簡約,但表達的意思卻很含蓄隱晦。例如《周語下》中對於殺的描述:“魯侯歸,乃逐叔孫僑如……簡王十二年,晉殺三都。十三年,晉侯弒……齊人殺國武子” 。 “殺”的物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可以是有罪之人,也可以是無罪之人;“弒”下殺上之義,其本義為臣下殺死君主,子女殺死父母,物件只能是人不能是物;“誅”在古籍中通常是殺有罪之人,可以是下殺上,也可以是上殺下;“戮”的物件可以是有罪之人,也可以是無罪之人,同時還可以解釋為羞辱。雖然只是一個字,但差別是巨大的,內涵相當深刻。
“婉而成章”——委婉,避諱。一指語言表達方式婉轉委屈。比如《鄒忌諷齊威王納諫》中鄒忌以自己的外貌作比喻,勸諫齊王要透過表象、虛心納諫,注意了方式方法的婉轉迂迴,最終達到了勸諫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現為避諱。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中國古代的特有現象。另外還表現在措辭委婉上。
“盡而不汙”——客觀詳盡的記錄,不偏離,歪曲,隱瞞。例如《紀念劉和珍君》“從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撲”。從背部入表明偷襲,屠殺,其一是手槍表明有軍官參與,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懲惡而勸善”。——不僅記敘,還進行主觀評價,使善者名垂青史,惡者遺臭萬年。例如:《五人墓碑記》對被殺五人應在歷史留下印記,不厭其煩的記錄了五人的名字”顏佩韋、楊念如、沈揚、馬傑、周文元。而魏忠賢卻以“魏閹”、“大閹”來稱呼。
回覆列表
關於春秋筆法
(一)春秋筆法是孔子首創,意為寫文章點評歷史人物和事件時要迂迴婉轉,含蓄簡練,意涵褒貶亦有微言大義一說,即用微言說出大義。
(二)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運用春秋筆法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按照這種方法,總結點評一些經驗教訓,無論是談到國家大事的社稷興衰和朝代更迭中的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還是寫一些自我修養的如何提高,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文章,就能把‘嬉笑怒罵皆文章’這句話靈活運用到文字觀點中,達到言簡意賅,委婉曲折,也就是微言大義。
(三)司馬遷著述的彪炳千古,人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是春秋筆法的典範之作。還有左丘明的《左傳》,近代文豪魯迅也有春秋筆法文章。
以上內容摘編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