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乎責耶

    首先“天子守國門”,主要說的是明成祖朱棣,打敗了自己的侄子朱允文後在南京稱帝。當時大明朝的威脅主要來自長城以外北方的蒙古殘餘和東北的女真勢力。蒙古族的韃靼和瓦剌時刻騷擾北方邊境,山海關以外都是女真族的勢力範圍。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改為京師,距離邊境很近。關於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客觀上遷都北京更有利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所以就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君王死社稷”,主要說的是明朝末年,農民義軍領袖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皇帝至死不退,在煤山上吊自殺。另外還有南明皇帝1662年被吳三桂在昆明絞殺,反應了明朝皇帝寧死不降,寧折不彎的民族氣節,也就有了“君主死社稷”的說法。歷史上各朝各代為了證明自身的合法性正統性,都極力否認誹謗前朝的功績:漢朝黑秦朝、唐朝黑隋朝,但滿清貴族黑明朝是黑得最慘的,但這不應該全部抹殺明朝的歷史貢獻。

    所以,“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是後人對明朝歷代皇帝的一種肯定和褒獎。

  • 2 # 以史為賤

    我能怎麼看,我要是朱洪武我就站起來給朱棣一巴掌,打在我的另一個巴掌上。這規矩定的好啊!直接給他鼓掌。

    明朝的皇帝雖有一些是荒淫無道的,但自朱棣留下這古訓之後,沒有一個是軟骨頭。大明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天子殉國,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隆武戰死沙場,紹武被俘絕食自殺。明末內憂外患中,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闖王,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

    不光是明朝,其實在中國曆朝歷代中能求和的朝代真的很少,南宋都已經“靖康之恥”了還在進行反抗,我們如今在站在21世紀的過來人的角度看,真正讓我們感到屈辱感的是清朝簽訂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包括明之前的朝代,在士大夫的觀念裡,節氣可是比命還要重要的事,甚至亡國了也不會偏安一隅,如果在稍微吃虧的合約面前能夠談攏則罷,談不攏直接開打,否則對不起後代子孫。 而明朝也一樣。

    曾經崇禎在面對內憂外患無錢無兵的時候,也想過先攘外再安內,秘密開始和當時關外的滿洲人議和,當訊息在朝內外洩露出去的時候,他又站出來表示絕無此事。因為他也明白就算是一時之計,也不能丟掉了骨氣。這和清朝在籤合約時表現出來的“大度”想比,絕不能相提並論。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在崇禎自縊煤山之後,後人對於他的評價。

    崇禎固然不是一代明君,但是他勵精圖治,想要振興社稷的這種心情在每一朝明皇帝的身上都有體現。哪怕是30年不上朝的萬曆,國家都能夠保持著運轉,如果是散了德行的皇帝,早就享福了自己,斷了子孫的後代,哪管你國不國的。

  • 3 # 浮沉於史

    這句話並非明之祖訓,而是出自於清。

    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加強對北方蒙古的防範,並不意味著明代皇帝就必須死守在這。

    崇禎死守了國門,實在是無奈之舉。

    崇禎在李自成即將兵臨城下時,也確實考慮過南遷,只是南遷工程浩大,處處都要錢,這時候的國庫已經極度空虛,皇帝都要找大臣借錢,就不提籌備遷都銀餉了。

    其次,大臣們死諫,其中就有個叫光時亨的最為活躍。

    明後期的大臣們喜歡逞口舌之快,對於國家大事提不出多少建設性意見,偏偏又架不住他們人多,崇禎見此,也不好力排眾議。

    結果李自成攻入京師,光時亨帶頭迎接義軍入城,不得不說,這是個極大的諷刺。

    今人吹捧魏忠賢,實在也是魏忠賢對這夥人形成了壓制。

    這是崇禎之死,而明亡呢?

    明之亡,在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必然,崇禎時的明朝社會矛盾尖銳、朝廷腐化、天災不絕……

    李自成只不過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明亡的責任,歸不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上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中醫怎麼看,中醫和西醫相比,優勢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