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動力金屬

    第一次看這劇,也許你會覺得劇情有些拖沓,對話頻繁。但再看也許能看出該劇或者原著所表達的生存,信仰,榮譽是二戰時這群所謂炮灰的中國軍人所追求的。個人覺得,《亮劍》能翻拍,但該劇不會再有翻拍。因為,我相信不會再有演員能塑造出另一個龍妖,孟瘸子,死東北佬,死湖南佬,郝老頭子,甚至虞大鐵血,唐基,何燒光之流

  • 2 # 南影北娛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每個人物都很棒,每個演員都很出彩,感人的地方很多,它讓你瞭解了當時很真實的戰爭環境,這部劇展現的戰爭,超越了民族民怨,不止是國與國之間的對話,更是戰爭與歷史,歷史與人性,人性與命運的對話。

    我記得我大學畢業那一年,看完《我的團長我的團》之後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我刷劇一般都是不眠不休,坐在那連續刷完為止),主角們的滄桑身影、嚴格寫實的殘酷沙場,總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它讓我看到真實的戰爭。1942年,在中緬邊境,聚集著一群包括孟凡了在內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他們只求有口吃的,如同活死屍,故事就此展開。

    前面我說了,難忘的情節很多,可以說每一集每個鏡頭都很出彩很難忘。看完全劇,你會發現,他們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斷看到希望,卻沒贏得一次值得振奮的勝利。與其他鼓吹戰爭的劇不同,《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真正描畫出戰爭的殘酷。一個連的中國陸軍,由於裝備不全,被日軍坦克無情碾壓,慘無人道地被屠殺殆盡。透過血戰打下的據點,並不能帶來振奮的歡呼,只有一具具數不清的屍體、墓碑,以及哀傷的死寂。劇中主要描寫的松山戰役,最終雖然取得勝利,但中日傷亡比,達到慘烈的7:1。而這,也幾乎等同於,整個抗日戰爭的大資料。

    整部劇很真實,戰爭也許比電視劇描述的更殘酷,記住歷史,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 3 # 紅燒肉米飯

    獸醫臨死前與煩啦的對話,他就是傷心死的,看過全劇的都明白獸醫為什麼這麼說,為了找兒子,到最後也沒能活到58,最終做了孤魂野鬼,沒能回到家鄉,這一段太深刻了

  • 4 # 樓蘭娛姐

    這部電視劇最感人的地方,是這些面臨戰爭和死亡的潰兵和百姓,他們深入骨髓的絕望,讓人感同身受。這些人有:來自趕屍世家的龍文章、北平人孟煩了、東北佬迷龍、湖南兵不辣、軍醫郝獸醫、上海軍官阿譯、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陳小醉等等。

    在暗無天日的戰爭環境中,在缺錢缺藥的傷病煎熬下,他們每天想著念著的就是“活著”。他們互相嫌棄、厭憎,卻又不得不相依為命。

    為了生存,他們最終摒棄了偏見、狹隘、恩怨和不滿,擰成了一股繩,一起捍衛民族尊嚴,一起保家衛國,一起為火柴般燃起的微小希望,努力拼殺、拼命血戰。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出一首首悲壯的戰歌。

    這戰歌是真實的,因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也有過害怕,也有過退縮,也有過恐懼,也有過絕望。這是人性最真實的感受和心理。

    這部劇把每一個人的心態情緒、目的慾望都詮釋的很透明。彷彿把他們剝開了給人看。然而,這也是我們其中的每一個人在面臨這種境地時可能有的心情和表現。

    沒有人,生來是偉大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有崇高的信仰,沒有人心甘情願的去當炮灰,也沒有人生來就只為他人點燃“活下去”的希望。

    他們在困難、災難和危險中改變著,成長著,也犧牲著,帶著血淋淋的感動,和浸透人心的寒冷……

    回顧劇中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孔,他們一個一個死了,最終他也死了!他們是曾經的潰兵、百姓、傷員,他們也是拼盡最後一口氣搏命的勇士。

    然而,他們最終都因戰爭丟了命,把魂也丟在了禪達。最後的最後,已經遺忘了太多的我們滿含熱淚,只希望他們都能夠找得到回家的路……

  • 5 # 鐵樹結果

    最感人的地方:我認為是豆餅的死,當豆餅抗著燒紅的機槍喊迷龍哥的時候,我流淚了,他是炮灰團裡死的最慘,也是最感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痛風“主力軍”更傾向於年輕人是真的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