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鵝媽媽講閱讀

    當過老師,我來回答。

    知識傳遞實際會涉及四個方面:傳遞什麼樣的知識?用什麼工具傳遞?傳遞給誰?誰來傳遞?

    第一,知識分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能明確表達的知識”,即:人們可以通過口頭傳授、教科書、參考資料等方式獲取,以可以通過語言、書籍、文字、資料庫等編碼方式傳播,也容易被人們學習。隱性知識是高度個人化的知識,很難規範化也不易傳遞給他人,主要隱含在個人經驗中,同時也涉及個人信念、世界觀、價值體系等因素。隱性知識是主觀的經驗或體會,不容易運用結構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現的知識。

    所以如果是顯性知識就會比較好傳遞,如果是諸如中醫等知識,那麼就很難傳遞,只能靠意會,這個時候就靠孩子的悟性了。

    第二,傳遞工具的變化。不用說技術的發展,各種視訊、投影儀等工具的使用,肯定比敲黑板效果好。“紅掌撥清波”敲黑板解釋半天,也沒有一個動態的視訊效果好。同時傳遞的精準性提高了,口口相傳的口誤,現在圖文實時呈現,誤差肯定小很多,這也會使知識傳遞變簡單。

    第三,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性格習慣、學習方式、興趣愛好、背景知識都不同,接受知識的型別和難易程度也就不同,同一個知識點,45個同學,有人很快理解掌握了,有的囫圇吞棗,有的壓根沒聽懂。

    第四,教師的傳遞水平。教師的職業水平與他本身的知識有一定關係,但也不一定是正相關,比如數學大師陳景潤,他就教不好數學。所以表達能力有限、知識水平欠佳、哪怕說話聲音不好聽、普通話不標準、長相不好看、某些小動作孩子不喜歡,都會影響知識的傳遞。

    孩子沒學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能全怪孩子,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就說老師表達能力不行。

    個人淺見,不喜勿拍。

  • 2 # 物理rao老師

    一位老師帶50名學生,如果49人懂,一人不懂,那說明是這位學生不合拍,如果49人不懂,一位學生懂,那說明這位老師不行

  • 3 # 有趣的靈魂21克

    這個不能單從老師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知識傳遞這是一個教學過程,必定是有教有學的,老師的表達是一方面,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一方面,而且班級都是大班授課,老師只能照顧到大部分學生,有一小部分學生是接受能力比較強的,還有一小部分是學習能力比較弱的,那麼對於學習能力比較弱的,你可能得安排一些補課或者跟家長溝通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認識

  • 4 # 人在語途

    你的問題表述不是很清楚,知識傳遞這麼難是想說學生獲得知識難嗎。有一點可以說,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肯定影響教學效果。

  • 5 # 鐵骨佛性

    老師傳道受業解惑都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知識傳遞與教師表達能力正相關!

    聽說數學家陳景潤因為表達能力問題,上課就不行。而許多隻有高中水平卻能夠做高中教師併成為名師,是因為他完全表達意思,做學生引路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什麼時候有自己的第一個10萬元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