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夜野玫瑰
-
2 # 龍映熹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個小人物,對於阿Q的理解各有各的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是對阿Q不看好,認為阿Q是個精神勝利者。可是身為阿Q生長在當時的年代,如果沒有點生存之道是不行的,如果阿Q沒有這個法寶,也不會有生存的可能,最後阿Q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搞起了革命,被直接的送往刑場。
阿Q在沒有明白自己怎麼回事的情況下就被處決了,身為阿Q最後也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被處決。這個就是違反生存之道的下場,阿Q只是模仿了假洋鬼子做的事,就被處決了,身為阿Q估計永遠也是理解不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我看了一遍阿Q,當時真的也是不懂事的年紀,可是我讀完阿Q,真的不是很欣賞這部書,不過好在不懂,最後也沒有留下多少印象。
有人說阿Q代表的是當時大眾的生活狀態和心理,也有人說阿Q代表的是中中國人精神勝利的特性,也是給自己懦弱和無能找一個理由,還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生活下去。其實阿Q在當時是很多人的生存之道,必須捱打受怕才可以生存的現實,因為當時沒有人為阿Q說話,阿Q最後沒有搞懂革命是怎麼回事,就被處決了。真的讓人看著心酸,這個也是當時制度下的一個小人物的無奈,甚至比晚清的人的命運更加的悲哀。
好在這段歷史結束了,在新中國誕生後,許多阿Q這樣的人物可以有生存的空間,不過阿Q也是帶給人很多反思,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是需要點精神勝利法。尤其中中國人具備這樣的心理,你打不過別人如果捱打了,你能做什麼呢?身為阿Q的群體必須懂得安慰自己才可以生存。這樣的生活不是阿Q想要的,可是如果不忍耐基本活不了,所以必須有身為阿Q的疏解方法。
可是錯不在阿Q,阿Q只是鬥不過有權勢的人,必須挨打受氣才可以生存。這個也是清朝很多中國人的生存之道,如果不接受現實,只能被現實教育。可是我不認為中國才有阿Q精神,當年的美洲黑奴不是一樣的活著,現在的印度也必須接受自己的種姓。其實阿Q不代表任何一個國家的人的特性,阿Q精神深植在很多為了生存而忍受的國家裡。美國當年也是英國殖民地,當時的美中國人如果沒有阿Q精神,估計也是很難生存下去。
-
3 # 老崧
永遠的阿Q。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阿Q就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文明時期有多和少的區別。
每個人的活著,都是有精神支撐的,精神撐不住的時候,必定抑鬱,甚至患上抑鬱症。
阿Q的<精神勝利法>讓阿Q能夠像小草一樣卑微的活著,而且還不患上抑鬱症,實在是有可取之處,價值很大。
中中國人有句話<窮則獨善其身>,沒有精神勝利法,又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自古隱士皆如是,
自古成功勢力的潛伏期皆如是,
每個人成功之前都如此。
只不過,因為境界原因,成功人士的<精神勝利法>與阿Q選擇的<精神勝利法>中的精神是不一樣的。
<精神勝利法>人人都需要,而且人人都自以為是。我們看阿Q可笑,也有人看我們可笑,這就是<人焉知魚之樂>的現象,只要境界不同皆如此。
在突破了許多層次系統的束縛之後的高境界者眼中,所有成長型的每一個過渡的境界時期,何嘗不是如此?
所有悟者、覺者,看自己的過往,何嘗不是如此?
永遠的阿Q。
一孔之見,供君參考。
-
4 # 零工暢想
阿Q一個小人物,魯迅文學作品中一個一生悲劇的小人物。
他沒有身份,沒有親人,在社會上找不可做的事,沒有尊嚴,受盡凌辱。在一切人生的極壓下,剩下的只是求生的本能。
精神上的自慰是他唯一活著的本錢。他依靠著這一資本,把當成賺取生存不二法寶。在這極端認識下,阿Q能夠坦然接受一切他所能看到的,只要能夠活著,才不管別人做了什麼,當然!也不管自己作了什麼。
活著成了阿Q的標準,一切一切的在他看來都是應該的,是作為活著的應該。
極端的時代殘酷下,在其生存環境允許的範圍內,阿Q有了謀求自身利益的那份大膽,無畏。做什麼事情,沒有原因,只要符合自己,都是可以做的。規則在阿Q身上,只是稀鬆平常的化為一句口頭禪“他媽媽的”,輕車熟路,像極了社會人特有嫻熟的掙錢技能。
阿Q就把它作為技術,混跡在他能夠到達的地方,有時候,還因有了這個特質而沾沾自喜。要知道,阿Q獲取自認為高明的法寶,可是交了一筆不小的“學費”:遭人輕賤,學了輕賤;遭人打罵,也學了打罵。
見什麼學什麼,目極一切,照葫蘆畫瓢。連在畫招供書上的圈圈時,阿Q心裡老是不快,盤算著再有一次,定能畫得更好。其它的並不重要,可見我們的阿貴對什麼都好奇,見什麼都新鮮,什麼也想學,“好奇害死貓”這個阿Q沒學著,阿Q只學眼前的,學會了能在別人眼前顯的那種,道理自己都看不見,有理由相信別人也看不見,斷然阿貴是不學的。
阿貴人畜無害的自學自用原則,給死氣沉沉的環境帶來了一絲快樂氛圍,捏軟柿子是生活在同時代,人們喜歡做的娛樂專案,一種獲得快樂的廉價方式,風靡古今。阿Q無疑是那顆軟柿子,人人都是軟柿子,只不過阿Q這顆更好捏,也容易捏得著。
有著學習天賦的阿貴自然得學,因為人人都是柿子,阿貴想去捏,也是這麼做的。所不同的是每個人的捏法不同,阿Q比那些捏法高明多的地方是,他什麼柿子也捏,長了刺的他也要一試,趙太爺家女傭,庵寺中的女尼姑,有扎手,也不長記憶。
“記吃不記打”也順理成章成了大家快樂的源泉,倘若阿貴長了教訓,避而遠之,那他被人當作活寶,任人取笑的作用就沒了。快樂是人性根本,是活下去的條件。周莊的人們,還得靠他提供歡樂的,要不怎麼活啊!
只不過這種快樂像蘸血的大饅頭,讓吃過的人,嗅出了血腥味,恢復了動物的本能。
阿貴就是阿貴,周莊給他的快樂正在枯涸,雖然別人能在他身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阿Q是誰?他要開發快樂,就要進城,離開周莊,去大地方。
在比周莊大得多的縣城,可供阿貴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由此相信,周莊的土鱉們是不曾見過的。
對神祕力量的恐懼,信仰是愚昧的人認知範圍。新鮮的東西也具備,使人忌憚的力量。這堅定著阿貴的好奇感。見了好多未莊沒有的新鮮事物,帶回未莊,把人唬得一楞一愣的。
連未莊的天趙太爺從阿Q嘴中聽到革命二字,也是小心的屈駕來阿Q處打聽訊息。絲毫沒有當初“你也配姓趙”的驕橫霸道。言語中盡是對阿貴奉迎。
黔之老虎第一次見到外來的驢,被嚇得膽顫心寒,就有了可信度了。
阿Q這隻驢披了神祕的外衣,到處招謠撞騙,從此得到短暫的高光,讓他在未莊有了實質捏軟柿子的資本,從人們對他的態度,阿Q滿足感爆棚,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越發瞧不起未莊的人!
黔之驢,這則寓言讓我們知道驢的結果,是必然,虎吃驢,強勝弱亙古不變道理。靠糊弄,欺騙偽裝的優勢是不堪一擊。
阿貴的結局也是必然,當被押赴刑場那一刻,也只是有些被些許人同時圍觀的小心慌。
因為這一切,在他處世原則裡,是應該的。
-
5 # 北疆同心
魯迅先生為什麼要寫《阿Q正傳》呢?他創作這個人物的目的是什麼呢?還要將其與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聯絡到一起。
舊中國不僅國家積貧積弱,而且許多人的精神面貌也是萎靡不振的!如果按照魯迅先生的觀點,豈止是萎靡不振?簡直就是麻木不仁、幸災樂禍的!
圍觀即將被敵人殺害的同胞,迷信人血饅頭能救命,都是這種所謂的“劣根性”的具體表現!正是因為魯迅先生面對的是充斥著悲催的、苦難的社會現實,所以才會創作出阿Q這個典型人物,聲討那個時代的齷齪。
阿Q作為苟活於社會底層的人,不僅沒有努力尋求改變自身處境,反而在遭遇了一系列不幸之後,變成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自我麻醉的人。這種自欺欺人、自我麻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生態度,正是舊中國民眾的集體畫像!
魯迅先生認為,如果這種局面始終無法改變,那麼舊中國就無法得到新生,國民也無法擺脫悲催而又無奈的現實處境!
因此,可以認為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出發點,乃是因為“哀其不幸,憤其不爭”!其根本目的,也不是什麼刻意醜化自己的同胞,而是為了給那個時代的,麻木不仁的人們敲響警鐘,從而使其能夠自躬自省,並得以擺脫舊桎梏,換得新面貌。
幸運的是魯迅先生的夢想,在先進的、覺醒了的中中國人的浴血奮鬥下,終於在1949年之後成為了現實!從那一天起,中國人不僅在身體上站起來了,而且還在精神上也站起來了!舊時代製造的,阿Q精神終於可以被掃除掉了。
-
6 # 中華經典起名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的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我們今天對阿Q現實意義的思考,也是對自身人性弱點的重新審視。
表權貴的趙太爺面前,阿Q唯唯諾諾,大氣不敢出,被打了之後毫無反應,奴性十足。只有等趙太爺走遠了才敢小聲罵一兩句,又顯出其卑怯,如此形象,令人憎惡,同時也引起人民對自身良心的拷問。
阿Q身上千百年延續下來的男尊女卑思想,這樣的思想,與新文化運動中弘揚民主平等的思想顯然是格格不入的。
阿Q等旁觀者,關心的只是被殺者“有沒有唱戲文”,這樣的態度,體現了人們的麻木不仁,如果這種性格的人多起來,如果這旁觀態度在阿Q身上表現得很明顯,而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湧來,民眾在也存在類似的從眾心理,看客心態,如在他人的痛苦中產生快感,在他人的失敗中享用勝利,因為自己麻木而對他人漠不關心等等。這些現象不由地引發我們思考,中國國民性中缺乏了什麼?希望工程、志願者活動這些扶助機構,給予困難人員許多的幫助,但我們更呼喚正直善良、樂善好施的人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更多的體現,這對當下和諧社會的建設也是大有裨益的。
樣的人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使阿Q鄙視女性,心生優越感。成為社會主流人物,國不久將亡矣。女性的地位便隨男權的日益增強而一天天淪落了。
-
7 # 添寶記美玉小超
眾所周知《阿Q正傳》不僅是魯迅最優秀的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上最傑出的小說,所謂“曠代文章數阿Q”。小說集中塑造了一個充滿精神勝利的阿Q形象,這一形象不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時期落後農民的共同特徵,而且概括了當時整個中中國人的某些人性弱點,揭示了國民的劣根性。無論從藝術概括的深度和廣度來說,阿Q這一形象都是高居於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當高明的,其精當的環境描繪,精彩的對話描寫,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現,冷峻峭拔、含蓄精練又飽含諷刺的語言都讓人讚歎。可以說,《阿Q正傳》已經成為後人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學習的一個典範。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陽也難免有黑子一樣,《阿Q正傳》也不是白璧無暇,在它第九章《大團圓》的最後寫阿Q臨刑前看到眾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理描繪,在藝術上就存在明顯的硬傷。
當阿Q看到那些等著為殺人喝彩的人們,作者這樣寫到:“這剎那中,他的思想又彷彿旋風似的在腦裡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隻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裡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援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會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遠是不遠不近的跟他走。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裡咬他的靈魂。”
對於看客,魯迅是銘心刻骨、深惡痛絕的。在日本學醫時看幻燈片,看到外中國人殺中中國人,而其他中中國人在圍觀,臉上現出麻木的神情,那一鏡頭極大的刺激了魯迅,並在他心裡定格,他認為,“凡是愚弱的國民,無論體格如何健全茁壯,都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而自己的第一要做,就在於醫治他們的靈魂,從此棄醫從文,為改造國民性而奮鬥。對於看客內心的陰暗醜陋魯迅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揭露和抨擊,在《藥》中寫華老栓去買人血饅頭時,那些看客的醜態是:三三兩兩聚集,又圍成半圓,脖頸伸得很長,彷彿多鴨,被無形的手提著了似的;在《祝福》中作者寫人們的那種生了蛆的同情是,跟著祥林嫂圍觀祥林嫂來一遍一遍地聽她阿毛的悲慘故事;在小說《示眾》裡,魯迅用整篇小說來揭示看客內心的陰暗;在《阿Q正傳》的前文寫阿Q的醜陋是,從城裡回來向別人大談其殺革命黨的見聞,嘴裡還津津樂道著“殺頭,好看!好看!”在其雜文中也有多處對這種看熱鬧看殺頭的癖好的批判。這裡魯迅再一次用尖銳犀利的語言,穿透了看客的皮肉,活畫出看客的靈魂。這樣描繪的確使文章更具批判力量,使作品的主題更加深刻。但這段描繪雖然在思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藝術上卻是失敗的,它不符合藝術的真實。一、以阿Q的精神境界,他是不會有這樣的思想的。阿Q是個充滿精神勝利的善於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塗的小百姓。以前且不說,就是在決定自己生死的畫供時,尚且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畫得圓,直到走向刑場,他也沒能像竇娥一樣覺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著“再過二十年又是一個”,連對這個害他至死的社會的最起碼的痛恨都沒有。阿Q太可悲、太可憐了。可悲又可憐的阿Q怎麼會突然產生了深刻的思想,對看客產生了入木三分的認識呢?阿Q不也曾是一個看客嗎?不要說阿Q,即使是能對當時社會的黑暗有一定認識的比較清醒的知識分子,又有幾人能認識到看客內心的醜陋與陰暗呢?這段描寫顯然不符合阿Q思想的真實,是作者魯迅寫到這裡再也忍無可忍,於是將筆鋒一轉,借阿Q的聯想對看客極盡揭露與鞭撻,是作者用自己的思想代替了阿Q的思想,這顯然是文學創作的大忌,在藝術上是失敗的。二、即便阿Q有這樣深刻的思想,即便這種聯想的內容對於阿Q來說是合理的,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個走向刑場就要被槍決的人,也決不會再在內心對看客表現出那樣的痛徹骨髓的憎恨。他可能會痛恨冤枉自己的所謂革命黨;可能依然記恨假洋鬼子不準自己革命以至於落到今天的結局;可能怕讓王胡小D輩知道了笑話;也可能自欺欺人地想,未莊誰敢犯殺頭的罪,我阿Q就敢了,於是就心滿意足地走向死地;當然更可能什麼都不想,而只是死前的恐懼。總之,無論如何,在臨死前的最後時刻,他是不會單單聯想到看客怎麼樣的。作者這樣描寫在藝術上也是失真的。
也許這一切作者都知道,但寫到這裡,作者對看客的憎惡已經難以用理性來控制,也別講阿Q有沒有這麼深刻的思想,也別講在此刻有沒有可能去作如此聯想,反正即使犯忌,即使做出藝術的犧牲,也要把自己鋒利的匕首投槍擲向看客了。也許在這裡作者已沒法解決思想和藝術的衝突,只好舍藝術而求思想了。儘管《阿Q正傳》存在這樣的藝術缺憾,但我們還是能夠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的。再說,畢竟瑕不掩瑜,即便如此,《阿Q正傳》仍不失為中國現代文學上最優秀的小說之一。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中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裡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裡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裡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
8 # 千嶺之鬆
魯迅先生寫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是魯迅先生塑造的一個集中體現了國民劣根性——精神勝利法的典型人物。
我認為,在阿Q身上,既有可憐的一面,又有可悲的一面,還有可憎的一面。
說阿Q可憐,是因為他住在未莊的土穀祠,連姓名都沒有,光棍一個,家徒四壁,找不到稍微穩定點的工作而成為無業遊民,只能靠打短工填飽肚子。這樣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極端貧困的人,不僅在村子裡得不到絲毫的幫助和同情,反而受盡了以趙太爺為首的封建強權者的百般欺侮和村民的無情嘲弄。他想做個有一點尊嚴的人的願望,想發財的願望,想娶女人的願望,想革命的願望,都被一次次打擊所粉粹。封建威權勢力的摧殘,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受辱,使阿Q骨子裡完全喪失了人的尊嚴,只能靠精神勝利法來麻醉自己。
阿Q成為既可憐又可悲還可憎的悲劇性人物,並不是阿Q天生的性格使然,並不是他所願,而是被封建專制社會和有錢有勢的人給逼的,封建專制統治讓阿Q這種卑微得連一粒塵埃都不如的人骨子裡刻上了深深的奴隸性。那個時代那個特殊的環境,造成了阿Q這樣既可憐又可悲還可憎的悲劇性人物。
-
9 # 上善若水689
讀了《阿Q正傳》,阿Q便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的來說,阿Q這個形象是令人笑中帶淚、令人既同情又痛恨的形象。同時,它又是辛亥革命前後廣大被壓迫、落後、不覺悟的農民的縮影。
現具體分析如下:
一、阿Q這個形象令人笑中帶淚。對於失敗、屈辱、窘境等人生中難免遇到的事,一般的、正常的人會悲傷之後繼續奮鬥;憤怒之後難以忘懷;不滿之後努力改變困境。但阿Q卻不然。他自有他一套獨特的、但同時又是病態心理表現的對付方法,那便是“精神勝利法”。而阿Q的“精神勝利法”便是阿Q令人笑中帶淚的原因所在。且讓我們看看阿Q的“精神勝利法”為何物:它包括盲目自大、自輕自賤、自欺欺人、欺軟怕硬、麻林健忘等。它是精神鴉片,是中中國人民族劣根性的具體概括,是整個封建文化的產物。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阿Q是如何用實際行動來給予“精神勝利法”以具體、生動的闡釋的。如文中所講,“阿Q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放在他眼裡……他想: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加以進了幾回城,阿Q自然更自負。”這,便是阿Q盲目自大的表現。一個連老婆也沒有的短工居然以為他將來一定會有兒子,而且比他們未莊的趙太爺、錢太爺還闊,這是多麼逗人發笑。而當阿Q被人打怕了,為免受皮肉之苦,竟自認為“蟲豸”,如此自輕自賤,怎能不令人為他感到悲哀!還有就是當阿Q被別人打了之後,往往以“兒子打老子”而自慰,甚至被別人搶走了他賭博贏的錢後自打嘴巴卻認為是打了別人,便怒氣全消,安然入睡;阿Q欺侮比他弱小的小D卻被錢太爺的大兒子用棍子鑿打他的頭時不敢還手,甚至連逃也不敢逃;因向吳媽“求婚”而嚇得吳媽又哭又鬧,但阿Q卻轉向即忘,甚至跑去看熱鬧……所有阿Q的這些“精神勝利法”的作為,都令人在發笑之後感到難過、氣憤,繼而陷入深思。可以說,“精神勝利法”是阿Q的精神弱點,也是他的主要特徵。
二、阿Q這個形象令人既同情又痛恨。令人同情的是阿Q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充滿著屈辱、貧苦,挨飢受罵被打不絕。他在未莊人的眼裡根本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而已。阿Q既喪失了做人的人格、尊嚴,如不能姓趙,否則便捱打。又是一無所有的:他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只能借住在土穀祠中,靠給人打零工為生,老婆、孩子更是痴心夢想,而這些,都是作為一個人最低的、最根本的需要啊!但在那個社會,這隻能是阿Q的美夢而已。這就使阿Q愈發人不像人。而到最後,阿Q竟被枉殺,以被錯殺而結束了他短暫而不幸的一生。所有這些,無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時,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許多的陋習:賭博、喝酒、偷了東西還耍賴,更甚至明裡、暗裡地耍流氓,調戲婦女。
三、阿Q這個形象又是辛亥革命前後被壓迫、落後、不覺悟農民的縮影。之所以說阿Q被壓迫,不僅因為經濟上深受趙太爺等權勢者的剝削,以致一無所有,而且政治上也深受壓迫:不準姓趙、不準戀愛,不準革命。“姓氏”是任何人都有權擁有的,但在阿Q身上,姓氏卻是模糊而不可以如他所願的,否則就要捱打,而且確實因他姓趙被趙太爺打了一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而又令人氣憤的現象。而戀愛,則是人的生理、感情需要,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對阿Q而言,“戀愛”同樣是奢侈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可見,那個社會對阿Q這類人的壓迫是何等的深!而當阿Q從城裡回來後竟唾沫紛飛、手舞足蹈地描述他所見的革命者被殺的情景。阿Q根本就沒想到:這些革命者圖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解除他們這些人的苦難嗎?還不是想推翻舊的罪惡社會,讓阿Q這類人過上正常的、幸福的生活嗎?不但如此,他竟還對革命者的被殺感到快樂,並作為獨特的新聞成為他到處誇口的資本。可見,阿Q的麻木、不覺悟到了何等地步! 總之,阿Q是個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過目難忘的辛亥革命前後不覺悟、被壓迫的農民形象。
-
10 # 我愛我家51245
阿Q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經典人物,也是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人物,他的“精神勝利法”最為人熟知,在此,我想回答幾個相對“冷門”的側面,雖然阿Q這個人物,已被分析的幾乎無冷門可言。
一、這是錯的,可笑
阿Q對自身的價值觀和知識體系,具有一種頑固且盲目的自信。在那個時代,外國的堅船利炮,早打破了中中國人“天朝上國”的迷夢,但思想的改變,並不是一時的,看清末以致民國,即便是先覺者,也有個逐漸深化認識的過程,遑論不聞外事,目不識丁的阿Q?
阿Q對於城裡人油煎大頭魚以及對長凳的叫法與自己不同的行為頗不以為然,並根據其文化傳承和素養,不假思索地定性為“這是錯的,可笑”。這個思維特質固然可以理解成當時全體中中國人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思想劣性,但當前便沒有這種人了嗎?
我們有的時候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對於某個問題的答案,如果有人提出了與自己相左的觀點,第一反應便是你不懂、你錯了之類,而不去想其觀點是否有合理性或此人是在什麼立場之下得出的結論。再具體一點,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包括我們自己,是否以“不是”、“不對”、“你不知道”、“你知道嗎”之類作為與人交流的口頭禪或開場白?
二、中西結合的舉止做派
在趙太爺家,阿Q向吳媽求愛,嘴裡說著“睏覺”的流氓言論,但身體卻“跪了下去”,蓋當時的中中國人,尤其是阿Q這類未接觸新式思想的中中國人,往往不知自由戀愛為何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儀式,是男女結合的必經程式,未莊沒有電影,幾乎是一定的了,但阿Q的流氓思想之下,竟然有西洋紳士的做派,可見西方文化的入侵,其勢頭何等猛烈。
要知道,阿Q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可謂徹頭徹尾,從對“禮教之大防”的自覺維護(雖然自己並不遵守),以及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念的傳承與努力踐行(雖然失敗了),可見其根深蒂固的傳統意識。但用的是“洋錢”,身邊又有個“假洋鬼子”,阿Q的認識,已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改造,這在當時的中國,並不鮮見:民眾一面痛恨仇視外國,一面卻不知不覺地接受其文化、思想,並且,這種情況,已經滲透到了當時中國的最基層。
三、混亂的邏輯體系
阿Q認為,凡女人,一定想勾引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裡講話,一定是有事了;阿Q認為,假洋鬼子的老婆不跳第三回井,就不是好女人;阿Q認為,老尼姑叫蘿蔔而蘿蔔不答應,其便不擁有蘿蔔的所有權。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作為一個僅僅高於小尼姑,地位低於王胡而與小D同的社會底層民眾,阿Q的混亂邏輯有其合理性,因為如果不是這樣,他的慾望、憤懣甚至生計便無從著落,與理想相比,生存是第一要務。但是阿Q的悲劇,同樣也是那個時代億萬中中國人的悲劇,他們在生存極度艱難,甚至無以為繼的情況下選擇了革命,但辛亥革命後,“帶兵的還是先前的老把總”,實際是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聯合背叛了人民。
阿Q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問題,作為個人,他是失敗的,但如果他代表的是一個群體,能夠被賦予生存的權利和必要保證,沒有人高傲地辱罵他們“奴隸性”,是他們的追求和痛苦。所以,當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笑話阿Q的愚蠢和不覺悟之時,可否看到,他回過頭去,悄悄擦掉的辛酸淚水。
-
11 # 言閒語還碎
《阿Q正傳》發表於1921年12月的《晨報副刊》,是魯迅先生中篇小說的代表作。阿Q在這樣的時代是一個犧牲品,他的個人劣根性固然存在,但我認為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他的遭遇來揭露和批判當時社會的黑暗 。
我們看這篇文章,要放入到時代的大背景下來看,文章寫於民國成立十年,故事背景是發生在清末而未到民國。當時的“革命”運動魚龍混雜,風起雲湧。當時的革命存在了諸多的問題,才造就了阿Q。
革命宣傳不到位像阿Q這樣的人自應該是革命的主體力量,但是作為連城都沒進過幾次的阿Q,分不清先進和落後,自然不明白革命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才會在殺革命黨的時候說“好看好看”,因為他認為革命黨就是反清復明的,是造反的人。
革命人員不純粹反過來再看看參加革命的人都是誰?舉人、秀才、假洋鬼子和洪哥不是都混進去了嗎?這些人蔘加革命是為了幫助那些更貧苦的人獲得好生活麼?當然不是,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那麼像阿Q這樣的人是什麼人呢?
他們很麻木,是因為他們上不起學,不瞭解外面風雲變幻的社會;;
他們很軟弱,是因為他們維持生活的狀態都很難,因為他們想姓“趙”都很難;
革命初衷不徹底文中寫了阿Q被捕後還是在下跪,那些革命黨批評這樣做是奴隸。但是除了批評之外,他們做了什麼?沒有,什麼也沒有做。他們認為這樣的人不能參加革命,但是又不願意去教育人民,培養革命積極性。他們打著反帝反封建的旗號,卻仍然高高在上凌駕於人民的頭上,而去發展秀才和假洋鬼子這樣的人。嶄新的革命,裡面卻還充斥著這樣腐朽落後的內涵。
阿Q最後的結局是因為革命黨抓不到真正的案犯而被頂罪的人,他被他想參加的革命黨給犧牲了,是革命黨辜負了像阿Q這樣的革命潛在主體力量。這是阿Q精神勝利法的錯誤麼?顯然不是的。
所以《阿Q正傳》主要是描寫那個時代的革命不能成功的原因,是那樣的大環境造成了阿Q的結局。阿Q的經歷是那個時代很多人的縮影,他的身上的劣根性這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而不能把錯誤歸結到具體的個人身上。
-
12 # 飄不走的浮雲
阿Q的意識境界,其實現實中很多人都有,自我安慰,也是一種無奈。不只是舊中國才有的文化現象。思想是消極的。當今社會給每個人公平機會,就該積極爭取上進。相信每個人在社會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
-
13 # 曉書齋
《阿Q正傳》中的阿Q是魯迅先生對國民性問題持續關注和研究塑造的一個經典文學形象,關切國民性問題的魯迅先生目的是通過描述,批評以期對民智有所啟蒙。不管是《吶喊》還是《野火》,魯迅先生都是在呼喚人的覺醒,希望打破這沉悶窒息禁錮人心的鐵屋子,放一些新鮮空氣來,製造一些響動。因為只有人的覺醒,才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根本出路所在。那麼怎樣去理解魯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呢?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阿Q,第一是阿Q的身份,第二是阿Q的精神核心,第三個方面是阿Q的社會群像。
一 阿Q的身份問題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什麼身份呢?阿Q的身份魯迅先生是這樣描述的,沒有名字,沒有自己的居所,住在土谷寺,也沒有固定的職業,不過具有多種職業技能,主要是割麥,舂米,撐船等,社會關係闕如,大約是趙太爺的本家,除此以外在沒有可以認為是血親的人,朋友好像也沒有,大約都是些熟人,跟吳媽曾受僱於趙太爺家,大概算半個同事,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年級約摸三十歲,從結尾劃圈代替名字的情節來看,沒有受過教育。如果我們把具有這種身份特徵的人放在我們目前的社會中去理解,那阿Q是什麼人?可能只有流浪的乞丐,或者農村的光棍差可近似,但是似乎又有不同,阿Q並不靠乞討為生,農村的光棍也並非沒有其它親戚朋友,或者房屋,田產。阿Q在現代社會大約是個不乞討的乞丐吧,在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更像是一個流落到未莊的遊民,或者在未莊因為遭了各種變故而成為了無產無業無文化無社會關係者。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標標準準的底層人,最底層的那種人,經濟上最無實力,社會關係最無背景,文化程度一片空白,沒有特殊職業技能的人。因去過幾次城,大約有些超過未莊人的見識。
二.阿Q的精神核心
說起阿Q的精神核心,首先要從阿Q的行為特徵入手。阿Q有怎樣的行為特徵呢?阿Q是先前闊過的,因頭上長著癩頭疤,阿Q頗多忌諱,又似乎格外的自尊,以致於因為各種“癩頭疤”的忌諱要跟人拼命,又因為了解頗多城裡的見聞又顯得自負,但竟似乎也看不慣城裡人,比如因為“條凳”和“蔥段”,在一次次的被人欺負中,阿Q似乎都能獲得勝利,不管是對王胡還是秀才的精神勝利法,還是欺負小尼姑這些實際的勝利,似乎又很快的忘記了這些終於失敗的勝利了,未莊似乎沒有他看得起的人,不管是秀才他爹趙太爺,還是假洋鬼子,更不用提王胡還有阿D,當阿Q闊起來,革命以後,更不把趙太爺等人放在眼裡,腦子裡面裝著的是“手拿鋼鞭將你打”等戲文,看不起洋鬼子,甚有一些男女之大防的觀念,又似乎時常留心女人說過的話,喜歡看熱鬧,不管是殺頭的熱鬧還是別的什麼,頗能革命,又近乎不能革命,殺頭也覺並不重要,可怕,倒也頗能接受。魯迅先生描寫的這些阿Q的行為到底有什麼內在聯絡和精神核心呢?
我覺得阿Q的精神世界是由專制制度的政治形態,儒家文化和地方風俗文化構成的。專制制度盛產奴才,毫無權利意識,法律意識的奴才,奴才的反面是作威作福的老爺,唯獨沒有平等的人,因此要麼恭順忍受,要麼壓人一頭,實力相當的人呢,為了壓人一頭,那就相互爭鬥,因此阿Q的革命無非是權力帶了尊嚴的革命。因為唯有權力才能獲得尊嚴,阿Q這種毫無權力的人的尊嚴如何維護和獲得呢?那只有通過身體的力量,個人財富或者個人的特殊本領去獲得權力,獲得權力不光有尊嚴,還讓人尊敬和畏懼。比如知道殺頭的阿Q就讓王胡害怕,比阿D強壯的阿Q讓阿D畏懼,開始革命的阿Q讓趙老爺,秀才,趙白眼尊敬,更不用說有錢的阿Q,讓趙莊人格外尊敬了。而這反面是深刻的奴性,面對把總那種不自覺的下跪,面對秀才那種做好了準備捱打的姿態,面對殺頭時的似乎從容,這恰說明專制毒害之深,因為是奴才,便也心安理得的被打,被殺了,因為這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只能心安理得的受之。
深刻在阿Q身上的還有儒家文化流亞的影響。這大約是阿Q身上男女之大防,以及毫無個人生活的一種體現。儒家文話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男女授受不親,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獨不講個人。阿Q的男女之妨,吳媽的貞潔觀,體現了這種影響,阿Q身上那種極喜歡看熱鬧的性格,也是儒家文化流亞的影響,儒家文化不像基督教文化那樣個體需要面對超驗的上帝禱告,懺悔,而反覆的教導個人在生活中應該有的各種道德原則,道德準則的實際功用是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個人只有在這些關係中才能凸顯其價值,君子修德修身,是為了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個人修身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社會屬性越顯露,個人的特質就會越被淹沒。阿Q身上那種強烈的看熱鬧屬性,正是當他的一切社會關係瓦解之後無處安放的個人靈魂的一種躁動,他在社會關係中不斷的隨波逐流,也利用這種隨波逐流創造的熱鬧比如,賭博,看戲,看熱鬧打發空虛的魂靈,他在社會的認同中獲得肯定,而不是自我肯定,比如對待小尼姑一節,看客越起勁他也越起勁,這正是阿Q精神儒家流亞文化破碎後虛無的寫照,這個破損的精神世界一無所有,只能隨波逐流。
阿Q很有一種以本地流俗文化看待事物的眼光。對革命的理解,不管是利用戲文,還是評書,地方宗教,還是囿於地域的偏見,在阿Q身上體現的很明顯。對革命是披著崇禎皇帝的素,這像是天地會的影響,手持鋼鞭將你打,無疑是來自於戲文,臨死時的故作慷慨這是民俗流行的語言,對於城裡人的蔥花,條凳的問題,還有假洋鬼子,無疑是阿Q先入為主的本土意識,對不合符本土經驗的一律視為異類。
三.阿Q生活的社會群像
與阿Q一起共生的都是什麼人呢?有王胡,阿D,鄒七嫂,秀才,假洋鬼子,趙老爺,吳媽等人。阿Q臨死,有愛看熱鬧的吳媽,有貪利愛顯擺的鄒七嫂,有時而作威作福,仗勢欺人,又時而恭敬地趙老爺和秀才等人,有更順從忍受的阿D,有高高在上的假洋鬼子,有時而狠勇時而畏懼的王胡。這些人,大約都是愛看熱鬧的,都是敬畏比他們更有權勢錢財的人,一樣的無聊瑣碎,眼界狹小,目光短淺,囿於地域的偏見,又糊里糊塗。阿Q是誰,阿Q不過是這些人的總代表罷了。
這樣的一個阿Q,死在辛亥革命前面的阿Q,正是魯迅先生需要改變,需要啟蒙的人,沉悶悶的,沒有新鮮空氣,一潭死水,革命者的血是看客的熱鬧娛樂。阿Q死了,但他的精神還活著,他的精神被那些身體已然自由,精神跪著的人所繼承,為那些向權力財富洋人下跪的人所繼承。
-
14 # 趙有全Z2226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學習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兩個人物,一個是祥林嫂,一個是阿Q。魯迅是文學巨匠,他的文章非常難懂,非常深奧。由於自己年幼,只知道阿Q是個非常樂觀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慢慢的對阿Q有了更多的瞭解。
" 阿Q精神"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學者概括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白我陶醉等種種表現。簡言之,是使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卻。
它的主要特點是精神勝利法。精神勝利法是阿Q精神的基本東西,也是特有的東西。具體的講是阿Q非常窮,窮得只剩一條褲,甚至連姓名都沒有。但是,他的可悲卻主要還不在物質生活條件的被剝奪,而在於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被壓在未莊生活的最底層,什麼人都能欺負他,可他卻並不在乎,常常好像還很得意。這事的關鍵,是他有一種獨特的精神勝利法,分明捱了打,他卻想:“這是兒子打老子"。所以他很樂觀。
-
15 # 星星大揭祕
《阿Q正傳》在表述的層面上看是在為一個地位卑微的小人物立傳,其實是想通過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把他的影響和悲劇折射到每一箇中中國人的身上,暴露當時國民的弱點。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時期,從鄉土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化,阿Q作為鄉土人物的一個代表,這樣一箇舊人物的命運註定是悲劇的。阿Q說自己是趙太爺的本家,他說自己也姓趙,但是,在當時那個時代,像他這樣的人,就是個身份低微的人,他不配姓趙。這次,阿Q遭到了趙太爺的打擊,但是,他卻把這種打擊當作一種榮耀,一種值得向別人炫耀的事蹟,在他眼裡,能被向趙太爺這樣的人毆打,是一種非常有面子的事,是能夠被其他人尊重的事。
阿Q自認為是個有過進城經歷的人,但他仍“很鄙薄城裡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 ‘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在阿Q看來,這些都是錯的、可笑的。
這是一種鄉下人對城市生活的嚮往,是當時人封建的象徵。阿Q想做一個城市人,他想和未莊的人不同,他想和他們分出界限。但阿Q孰不知,他逃不過自己是鄉下人的命運,他依然過著那種吃不飽飯的生活,依然過著沒有保障的生活。
阿Q總是被別人欺負,當他看到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也在欺負別人。她有時也會被自己看不起的人欺負,但是他總能安慰自己,總能讓自己的尷尬處境變得高興。他在自己欺騙自己,並且把這種小聰明當做一種智慧。阿Q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無知,當時社會的黑暗,更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民的壓迫,對那些百姓的威脅。作者通過阿Q,指責了阿Q精神的無知,麻木,更能反映出作者對當時國民情況的一種悲切的批判,想當時黑暗的社會提出了嚴格的抗議。
阿Q是麻木的,他並沒有自己的信仰,卻因為想找一個靠山,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也許他有一絲的理解,只有革命才能拯救自己,才能讓自己強大,才能讓自己被別人瞧得起,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壓迫。看著趙太爺的家被別人洗劫一空,難道革命能與強盜一樣嗎?那時的革命不是真正的革命,而是封建貴族的一種維護自己權利的自救,他們不是為了人民,更不是為了向阿Q這樣的人,這樣的革命註定是失敗的。
阿Q是一個文盲,所以,直到最後他自己被殺頭時,都不知道,當初,別人為什麼要自己在一張寫滿字的紙上面畫圓圈。我想,阿Q在被抓進監獄後,是肯定會感覺到不詳的,可是,他還是那麼樂觀,甚至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是一個遭人陷害、即將要死的人了。直到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卻只是抖。於是那人替他阿Q自認為是個有過進城經歷的人,但他仍“很鄙薄城裡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 ‘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在阿Q看來,這些都是錯的、可笑的。
這是一種鄉下人對城市生活的嚮往,是當時人封建的象徵。阿Q想做一個城市人,他想和未莊的人不同,他想和他們分出界限。但阿Q孰不知,他逃不過自己是鄉下人的命運,他依然過著那種吃不飽飯的生活,依然過著沒有保障的生活。
阿Q總是被別人欺負,當他看到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也在欺負別人。她有時也會被自己看不起的人欺負,但是他總能安慰自己,總能讓自己的尷尬處境變得高興。他在自己欺騙自己,並且把這種小聰明當做一種智慧。阿Q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無知,當時社會的黑暗,更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民的壓迫,對那些百姓的威脅。作者通過阿Q,指責了阿Q精神的無知,麻木,更能反映出作者對當時國民情況的一種悲切的批判,想當時黑暗的社會提出了嚴格的抗議。
阿Q是麻木的,他並沒有自己的信仰,卻因為想找一個靠山,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也許他有一絲的理解,只有革命才能拯救自己,才能讓自己強大,才能讓自己被別人瞧得起,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壓迫。看著趙太爺的家被別人洗劫一空,難道革命能與強盜一樣嗎?那時的革命不是真正的革命,而是封建貴族的一種維護自己權利的自救,他們不是為了人民,更不是為了向阿Q這樣的人,這樣的革命註定是失敗的。
阿Q是一個文盲,所以,直到最後他自己被殺頭時,都不知道,當初,別人為什麼要自己在一張寫滿字的紙上面畫圓圈。我想,阿Q在被抓進監獄後,是肯定會感覺到不詳的,可是,他還是那麼樂觀,甚至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是一個遭人陷害、即將要死的人了。直到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卻只是抖。於是那人替他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 阿Q還感到十分羞愧,認為自己畫得不圓。
阿Q是幸福的,因為他總能在失落後安慰自己,讓自己開心,讓自己不去想那些讓自己傷心的事。他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沒有受到城市的束縛,沒有讓工作打亂自己的生活,沒有像現在人那樣的抑鬱。阿Q也是不幸的,他始終沒有擺脫自己受壓迫的境況,他始終是一個愚昧的小人物,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悲慘的度過了一生。
阿Q在自己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我想他也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生不逢時,要怪就怪當時社會的黑暗,要怪就怪當時人民的麻木。但阿Q怪不得別人,只能說他自己沒有改變自己。
社會的黑暗,當時的人無論怎樣反抗都不過是垂死的掙扎,他們抵擋不住時代的變化,只有改變每個人的思想,我們的民族才會強大,才會在垂死掙扎的時候也會看到那一絲的希望。
-
16 # 清竹公子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當中。
1902年魯迅到日本留學,幾年之後他在一部日俄的戰爭幻燈畫片看到日軍抓住了一箇中中國人,說那個中中國人是俄軍的偵探,並且將他砍頭示眾。但圍觀的群眾對於自己的同胞被殺卻沒有什麼反應,神情顯得十分麻木。
魯迅深受刺激,他想要做的是改變這些人的精神,讓他們覺醒覺悟。
小說主要講述的一個被剝奪得一無所有的貧苦農民阿Q,他深受封建思想的侵蝕,他妄自尊大卻又自輕自賤,例如他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籍貫是哪裡,但和別人起口角時,他會登著眼睛道:
“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對於末莊裡的人,他也不放在眼裡,當然,城裡的人他也不當回事的。書中這樣寫道:
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裡,甚而至於對於兩位‘文童’也有以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將來恐怕要變秀才者也;趙太爺錢太爺 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錢之外,就因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獨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
加以進了幾回城,阿Q自然更自負,然而他又很鄙薄城裡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他想:
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然而未莊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的鄉下人呵,他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
同時,他又不止一次自輕自賤,例如他和人打架,被人揪住辮子往牆上撞,完了人家走了,他卻心想:
“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
後來別人要打他時,便先說:
“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
於是阿Q兩隻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辮根,歪著頭,說道:
“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麼?”
但是被打完之後他也心滿意足,認為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這個第一就像狀元第一,都是個“第一”,竟然還覺得光彩起來。
當然,阿Q還畏強凌弱,對於比自己強勢的,他不敢反抗,逆來順受。但是一轉身,他卻去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例如欺負王胡、小尼姑、小D等,這些人在他眼裡,都是比自己弱小,層次比自己低的,於是在他們面前,自己變得勇敢強大起來。
與此同時,阿Q也是無知和冷漠的。他聽過“革命黨”,也見過他們被殺,可是他卻認為他們便是造反,而造反就是與他為難,所以對此一直是“深惡而痛絕之”。可是後來看到連舉人老爺都害怕,而且未莊裡的人也很慌張,如此一來他到有了快意。
而且從城裡回來那段時間,還對別人說道:
“你們可看見過殺頭麼?”
“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
一知半解卻胡亂理解,甚至覺得殺人好看,足見其愚昧無知與冷漠,卻為此沾沾自喜。
而貫穿他生活狀態最明顯的還是他可悲的“精神勝利”法,他不知覺悟,冷漠愚昧,畏強凌弱,不敢面對現實,處處以“精神”在取勝,最終送了自己的性命。
所謂“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這部小說,這段歷史,我們更應該知道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更應該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同時也提醒我們,對於生活中的困難,要敢於面對,敢於去提升和改變自己,而不是像阿Q一樣愚昧並用“精神勝利法”來麻痺自己。
或許我們看到了太多人包括自己,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懶。總是活在想象當中,當下又總想著“明天再努力”吧,結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直到自己老了,仍舊是渾渾噩噩過了一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面對工作、生活的壓力,有的時候來一點“精神勝利法”也未嘗不可,但這種方法最多也就是自我調侃放鬆一下的方式,不能成為指導自己工作、生活的一種思想,否則這一生真的也就這樣或者會更加糟糕。
回覆列表
《阿Q正傳》裡的阿Q,雖然他有其可憐處,但通過魯迅的描寫,我們也看到了阿Q的劣根性。魯迅自己曾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沾了些遊手之徒的狡猾”。 他欺負人的時候比流氓無賴更卑劣下流。他欺軟怕硬,打不過假洋鬼子,就去欺負尼姑。他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搶別人的錢財,霸佔別人的老婆或女兒,他幻想著自己革命後可以奴役曾與他一樣生活在底層的小D、王胡們。阿Q的這些小生產者的弱點和深刻的傳統觀念,揭示了封建思想意識和封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