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侃侃侃

    康有為是廣東人。他的家鄉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其它地方為多。自己平時對西方文化接觸的多,就對國家危局有更為深刻的瞭解。因此,他對傳統的科舉考試就會越感到這是無法讓國家民族擺脫危局的。因此,在心裡對這一套傳統的用人方式有一個批判性思考。這個可能影響了他對科舉考試的態度。這個我們從後來的維新變法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證據。維新變法中有一條就是廢除科舉制度。這足可見到康有為對科舉考試的認識水平了。等他有機會就毅然決然的要廢了科舉考試。

    同時康有為之所以考場失意,可能與他先天的條件也有一點關係吧。要知道他的學生梁啟超在公車上書那會,就是和自己的老師一同赴京趕考的。老師與學生一起考試,大家說是老師笨還是學生聰明?我說學生足夠聰明,老師確實也有點笨啊。康有為在維新變法期間寫過《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宣傳維新變法的書籍。就拿《孔子改制考》來說吧,書裡面居然說孔子是託古改制的先師。看起來好像很聰明的樣子。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小聰明,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他怎麼可以違背歷史基本事實說孔子主張改制呢?我們都知道孔子主張“從周”,就是恢復周禮啊。這是孔子畢生的奮鬥目標。孔子哪裡有改制的時候?都是一直在主張回到過去嗎。

    所以康有為先生實在是有些迂腐和天真啊。大家說這麼一個人考試幾次都不中不是很正常嗎。

  • 2 # 青梅煮酒侃大山

    我覺得原因有三:

    第一,清代科舉考試包括童子試(縣試、府試、院試三場)、鄉試、會試、殿試四步。除了會試和殿試以外,一般是要求考生回到原籍考試的,這是為了避免考生鑽空子。而康有為祖籍廣東,廣東雖然不比福建的科舉考試難度堪稱地獄模式,但作為人口大省,讀書風氣濃厚,試子人數龐大,每年生員名額有限,所以除非考生天資卓越,是很難短短几年就出頭的。康有為據稱也是神童,但科舉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神童了。

    第二,康有為一開始師從宋明理學的幾位大家,但宋明理學在清後期是比較冷門的儒學流派,在科舉考試中不太吃香。其後又接受黃宗羲、顧炎武等人的思想薰陶,還有西學的影響,可以預料到康有為的文風可能是比較激進而且推崇變革的,所以不太受主考官青睞。

    第三,家庭因素。古人非常重視孝道,如果有直系親屬去世的話是需要守孝的,守孝時間1—3年不等,守孝期間不能參加科考。康有為的父親在他11歲那年去世,他要守孝三年;祖父在他19歲那年去世,守孝又是三年。期間祖母和母親的去世年份不詳,但估計在他為祖父守完孝後備考舉人的數十年間還迎來了另外一個親人的去世。

    另外,科舉考試也是要花費時間的。考童試大概要花1—2年,鄉試也就是考舉人三年一場。如果考了兩場童子試,中間父親去世守孝三年;考出秀才後祖父去世守孝三年,備考舉人試期間有另外一個親人去世需要守孝的話,算起來康有為大概考了四次舉人試。雖然對於一些神童來說,這成績有點看不過去,但對比大部分皓首窮經的舉子來說已經算幸運了。畢竟,康有為在鄉試後緊接著就中了會試。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經商風氣還算濃厚。如果家中子弟讀不出書來的話,多半會選擇從商,但康有為並沒有這個選項,他出身官宦家庭,家族子弟都以科舉為立足之道。而父祖在他屢試不第期間相繼去世給他帶來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振興家族的壓力、階層的下滑都給康有為施加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 3 # 四川達州人

    當然很難。

    清代,平均兩年產生25000名秀才,每三年產生4000名舉人。

    全國讀過書、入學者大約500多萬,能夠中秀才的不過十分之一,全國秀才總量大約五六十萬,舉人不足十萬。

    與進士錄取率大約1%相比,舉人透過率不到千分之四,所以,歷來都有金舉人、銀進士之說。

    常年參加進士會試者也就兩三萬人。大多數舉人考一兩次不中就不會參加,要忙著結交官員,給高階官員做幕僚,打理家族產業。但秀才為了得到舉人不納稅的特權,幾乎都會拼命參加鄉試考舉人。所以鄉試的競爭極其激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擇地下室汙水提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