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卉詩詞

    蘇軾的詩.詞.文.書均代表了時代的最高水平。然而,世無完人啊!蘇軾正是如此,他在性格上,處事上不僅遜於他的老師歐陽修,甚至不及他的結髮妻子王弗。

    蘇軾的性格直率,心裡有什麼話直接就岀口,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理論到底,這就是給他帶來一生坎坷的根本原因。若說他恃才傲世吧,蘇軾真不是那樣的人。若說他太自信吧,倒是有一點,因為他相信別人會象自己對待人一樣對待自己。一個才華橫溢,馳騁文壇.書壇的大家,竟不如妻子一個弱女子的小智,這就是蘇軾的悲哀啊!在與王安石.司馬光的針鋒相對時,難道他不知不敵嗎?不!他肯定心裡清楚。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苟且。難怪連一個歌女都說他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在處事上視天下都為好人,從不防人。這就是屢屢遭陷的原因。他自己說自己上可以陪玉皇,下可以陪乞丐,足見其豁達。但這正是他處事的短板。試問,對待高大上和對待流浪兒能一樣嗎?對待萍水之交和對待至親至信能一樣嗎?蘇軾把人劃一個等號,一視同仁,這又是蘇軾的悲哀啊!

    蘇軾作為一個才子,一個愛國愛民的好官,一個正直的君子,一個豁達的好人,是值得後人稱道的。然而,因為他性格上,處事上的弱點,導致他為世所棄,為權所欺,沒能使自己的才華更好地貢獻於社會,造福於人民,實為憾事。

    蘇軾作為筆者心中偶象,我曾無數次為他惋惜,同時也為自己惋惜。大概這就是同病相憐吧!

  • 2 # 浮生若夢Suhouchen

    蘇軾一生在文壇上聲名顯赫,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畫家和文學家。而在仕途上卻命運乖舛,被朝庭幾次貶謫,未能飛黃騰達施展抱負,只在基層地方輾轉做做小官。對他本人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今天我們來剖析他一個才華橫溢之人,在仕途上為什麼會幾次遭貶,不能被朝庭重用,究其原因還是蘇軾犯有一般文人慣常犯的錯誤,恃才傲物,喜歡爭強鬥勝,不,分場合,不問物件,只要自己感覺不對,就要上前爭論一番。想想蘇軾在朝中與王安石司馬光等都發生過爭吵,他的官運還能好到那裡去?

    現在我們也有很多人,自認為才高八斗,卻未能被領導重用而憤憤不平。其實我們還是需要從自身來找原因。一般文人都喜歡把‘’俯仰無愧天地‘’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佑銘。若想在官場上混,單憑這點是遠遠不夠的,對於上級領導交待的任務除了不折不扣的完成好之外,更要學會怎麼去與領導相處,不要動不動就與領導唱反調,顯示自己多麼了不起,多麼不簡單。其實你的才華和能力,領導早就看在眼。領導唯一要考慮的是,假如我把你提拔了,以後用起來是不是能得心應手?若以後老是喜歡唱反調,豈不是給工作帶來更多的麻煩。這樣把你同別人放到一起,左一比來右一比去,就把你晉升的機會比掉了。

    各位胸懷大志的飽學之士,何不在這方面多琢磨琢磨。說不定某一天你也會一展鴻鵠之志,青雲直上,飛黃騰達。

  • 3 # 物語情歸

    蘇軾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蘇軾生性豪放,為人率真。他為官期間,大起大落,這和他率真正直的性格密不可分,文人秉性造就的。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調任湖州知州,他給皇上寫了《湖州謝表》,但蘇軾是文人,口無遮攔,筆端帶感情色彩,"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孑,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與,包藏禍心,諷刺政府……對皇帝不忠……",他們從蘇軾的詩作中找出諷刺之意的句子,朝廷一時倒蘇軾之聲,導致蘇軾才上任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受牽連數十人,這就是"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蘇軾被貶黃洲。

    2.蘇軾缺少大的風範,注重小細節,導致矛盾重生

    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1085年,哲宗即位,司馬光蘇軾等被重新啟用,蘇軾復職,以禮部郎中被召回朝,他再次向皇帝提議,他對舊黨執政後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又引起了保守黨的反對,又遭誣陷,此時,他又不容於新黨,又得罪了舊黨,因而再度外調。1094年,蘇軾又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1091年,他被召回朝,但又政見不和,再次被貶。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放逐海南。徽宗即位後,蘇軾被調廉安置,1100年大赦,復職。北歸途中,卒於常州。

    總之,蘇軾一生坎坷,顛沛流離,這與他性格正直率真,心直口快分不開的,雖然他才華橫溢,詩詞等文學造詣很深,但他缺少政客的那種隨波逐流,唯利是圖的特點,他只適合做文人墨客,不懂得為官之道,最終形成他的這種坎坷的人生。

  • 4 # 競馨齋

    蘇東坡先生在,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美食方面無所不精,都具備極高的藝術水準!歷來有眾多學者認為東坡先生是千古一遇的“曠世奇才”……

    的卻,我個人也是宋東坡先生的崇拜者,先生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明月幾時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先生的《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臨萬頃之茫然……上大學時就倒背如流,當然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東坡先生的《寒食帖》也寫臨習過無數遍,當然還喜歡吃 “東坡肉”每次到杭州必須品嚐!

    千古奇才的東坡先生為什麼一生會“顛沛流離 ”官場鬱郁不得志,主要原因

    1)才華蓋世,“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當一個人太有才華了,自然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一個人他太有才華,就算你不張揚,不張狂,也會樹敵很多!遭人妒忌,小人無處不在,自然會影響到東坡先生前程……

    2)“實話實說”不會迎合潮流,不會同流合汙,有才學的人都喜歡錶達,喜歡實話實說,喜歡展示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東坡先生雖精通儒、道、佛、但畢竟是人,不是神,在封建社會,官場說實話會遭人算計的,王安石提倡新法,先生認為有弊端,過於偏激,當然會遭人排擠,得罪人無數,後來司馬光主政,提倡舊法,東坡先生又站出來提出不同見解,用他自己的話講“腹中除了才華外,一肚子反調”實話說多了,自然會遭人算計…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靈!其實東坡先生的大多優秀作品多是在“”烏臺詩案“”40歲後寫出來的,包括《赤壁賦》天下大三行書《寒食帖》等等,人生的經歷很重要,沒有悲歡離合的經歷,就很難有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過眾多人生打擊的蘇東坡改變了很多,更加的樂觀,豁達!留下無數的千古名篇,但自身改變了,做好自己,但改變不了的是小人的妒忌,在仕途上還是起伏不定……最後被貶海南,雖又為以重用,但最終客死他鄉……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蘇東坡先生的才華,豁達、雖然沒有讓他在仕途上春風得意,甚至是顛沛流離,但留下無數千古佳作,如東坡先生在天有靈絕不會因為仕途得不得志而鬱鬱寡歡……在他的世界裡有諸多知音朋友,有諸多自己創作詩詞歌賦,不缺少千古名篇的佳作已足矣!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5 # 叫我好運

    蘇軾,一位照耀了千古的詞人,但這位詞人也同樣有些小毛病。蘇軾極愛貧嘴,很多禍事都是這張大嘴招來的。王安石當宰相時,蘇軾跟王安石幹仗,司馬光當了宰相,蘇軾又跟司馬光開練。一次跟司馬光吵架,蘇軾居然說:“您這種說辭就像王八踢人。”看來我們這位詞人的嘴還真不怎麼把風。

      也許這些故事被人們略加了些誇張的成分,但卻讓那些名傳千古的詩人不再是平面的,在解讀他們時,我不僅看到了他們的絕世才華,也看到了他們的小毛病,人性中的弱點。偉人也是人,他們同樣不是完美無瑕的,為何後人總要有意無意地去隱藏他們的缺點.

    蘇軾是個豁達大度之人,對人親切熱情、口直心快、才思敏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園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也就應了林語堂先生滴那句話“眼前一笑皆知己,座上全無障目人。”也算是待人接物滴一種最理想的境界了。但人無完人,蘇軾也是有缺點的。我個人認為他奔放有餘,凝練不足,重傾瀉而少含蓄,他的這種性格也註定了他一生命運多桀,幾起幾落 。

  • 6 # 潤溪山房主人

    不論物件、不分場合、敢說敢罵,“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其害處,因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 語出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

  • 7 # 味哎兒

    看小說看多了,文人與執政被等同與官了。

    文人是美詞雅句的編輯與整理者,其能力雖有總結歸納項,但歸瞎編亂造做偽造假,弄玄整幻的門類。

    而執政的總結歸納主攻開源節流,即要減少稅費率,又要多收到稅費總額的完成,因此必須擴大生產企業數量,使稅費率攤薄,又因企業眾多增多,促稅費總額增多。

    官僅上傳下達的中間人,無手機時代必須由此中間過渡。

    李白杜甫蘇軾都歸文人,其它職不勝任的。

    科舉不考儒曰說的,而是國事國勢的政見項為題的,而軍.工.農.商.天文.禮儀.氣象.水利.田畝等各立科試的,不是美詞.華詩.小說.戲本.樂譜編出為科舉內容的。

  • 8 # 長大的方槍槍

    現在人思維真是有問題,怎麼能這樣說呢?人生不順一定就是這個人有問題?蘇軾從政的主要時代是新舊兩黨激烈鬥爭的時代,哪一個政治人物不是起起伏伏?放到整個封建時代來說,官員又有幾人一生順利?即使圓滑如明珠,晚年不還是被康熙治了罪?

    就蘇軾來說,他官位不低,做高官時間並不短,稱不上“一生顛沛流離”。何況他不管任何時候都能盡忠職守,保持自己的節操、本色,更是難能可貴,令人崇仰。在你們眼裡只看到他性格的直率和個人命運多舛的聯絡,卻不知道他所有的成就正是因為這樣的個性。所謂“魑魅喜人過,文章憎命達”。唉,今天真是小時代,人們都只看重個人的眼前利益,卻忽視生命的本真價值。

    你們所謂的缺點正是蘇軾身上比金子更可貴的品質。

  • 9 # 書法推廣

    蘇軾的為人處世風格,本人很推崇,他雖然未作宰相,但也不能說做宰相就一定好啊,就像張學良一樣,也許很多人會說,張學良一生不得志,可惜可惜,未必,官場爭鬥,讓多少英雌豪傑壯志未酬身先死,如果沒有毛澤東的超凡能力,是難以成就霸業的。

    在下以為,一個人一生會在哪些方面出成績,不是外人可以設計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為官時,要麼為民做主,要麼同流合汙欺壓百姓,做百姓時,落得一身輕,依然可以快樂的活著,這不是幸福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快樂才來的,如果為了痛苦而來,你儘可以在娘肚子裡就自殺身亡。

    蘇軾的行為已經告訴我們,不為官,無所謂,研究文藝,研究美食,依然樂趣無窮,快樂人生,不是別人給你安排的,而是自己營造的,個人以為,蘇軾其實是人生老師,他的身教勝過言教,晚輩在此叩謝恩師,追求快樂人生,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 10 # 捷哥44947733

    才華橫溢、曠世奇才!也就造就了一生的坎坷,不被統治者真正的尊重和任用,顛簸流離。然而確是那樣的豁達和包容,無論是唐宋八大家,還是書法界的蘇黃米蔡,以及豪放派的宋詞大家,所有的一切都是令人高山仰止!真正的大文豪!

  • 11 # 香姐逛歷史

    蘇軾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特別在辭賦上造詣極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謂文學宗師的地位。同為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對蘇軾評價極高,感嘆:“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元豐中,王文公在金陵。東坡自黃北遷,日與公遊,盡論古昔文字,閒即俱味禪說。公嘆息謂人曰:“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西清詩話》

    一 才華過早鋒芒畢露,卻不知人心險惡

    蘇軾的才華鋒芒畢露,從蘇軾杜撰先賢的對話略見一斑。

    史書記載,蘇軾20歲進京趕考,試卷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在試卷上引用了“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麼一段堯帝和皋陶的對話,闡述了為君者寬仁篤厚的一面。

    主考官歐陽修和閱卷官梅堯臣在看到這段話時,覺得甚妙,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此段話的出處。等到發榜之日,蘇軾榜上有名。由於中第著均要拜謁主考官,蘇軾來的時候,歐陽修和梅堯臣急不可耐的問蘇軾那句話的出處。

    蘇軾說:“是我杜撰的。堯帝有聖德,能說出這樣的話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可否認,能把80萬字的《漢書》倒背如流的蘇軾自是才華橫溢,但官場人心險惡,妒才忌能的小人並不少見。這在蘇軾後來的一貶再貶的遭遇中,朝中的小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豈是聞韻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山村五絕》之三

    通過這首詩,將王安石新政的青苗法等毀農政策的粗暴襯的表露無遺。

    但正是這些諷刺朝政的詩作,差點把蘇軾送上斷頭臺。當權者將蘇軾眾多詩作上書皇帝,給蘇軾安下“包藏禍心,誹謗謾罵”的罪名。最終讓蘇軾入獄四個多月,出獄後流放黃州。

    王安石變法是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援的,與其說是王安石的變法還不如說是宋神宗的變法,否定新政就是否定宋神宗,

    後來蘇軾感覺到了朝中的排擠,便自覺請求外放為官。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到任後按慣例向皇帝上書謝恩表。結果蘇軾的《湖州謝上表》給他招來了大禍。成了“烏臺詩案”的導火索。

    憑蘇東坡的才華是完全可以做個好官的。事實上他在各地做地方官的時候,做的相當不錯。他在徐州率領軍民抵抗洪水,在杭州,他決心重新治理疏浚西湖,沒錢就打報告問朝廷要,同時組織軍民一起幹活,終於把西湖治理成為著名的網紅景點。

    但蘇東坡確實很不適應在朝廷為官,他在朝廷做官的時間不長,不是被外放,就是被貶謫,做官生涯基本上比較失敗。

    歷來混官場有兩條祕訣,一是要懂得拍馬屁,二是要懂得選邊站隊,你得找到你的依靠,否則你在官場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蘇東坡在這方面能力很差,官商和情商都不高。在新黨得勢的時候,蘇東坡批評新黨改革制度設計有缺陷,在舊黨上臺的時候,蘇東坡又批評舊黨一棍子打死新法,所以新黨和舊黨對他都不滿意。因此蘇東坡的命運也只能是一貶再貶,越貶越遠。

    蘇東坡太狂了。他的狂除表現在他的才氣上,還表現在他的詩歌中,他是高喊著我很狂的那種人。

    你看他是詩:

    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醜婦惡嘲謗”,還罵那些指責他的人,是醜婦,說自己完全不怕無悔。他說“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老子老了還是那樣狂。所以,“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就完全是蘇東坡一生命運的寫照了。

    蘇東坡還喜歡開別人的玩笑。開自己的玩笑叫自嘲,開別人的玩笑,關鍵要看這個人的幽默感是否線上,否則就會被別人認為嘲笑。蘇東坡不管這個,他喜歡給別人起外號。比如他給王安石的外號是野狐禪,給司馬光的外號是司馬牛。

    他自以為很幽默,但他的幽默往往很傷人。著名詩人郭功甫路過杭州時,拿了一首詩拜訪蘇東坡,自己很得意地朗誦一遍後,問蘇東坡,我這首詩您能打幾分啊?蘇東坡說,我打十分,郭功甫很得意。

    讀得聲情並茂打七分,至於詩的水平,打三分,正好是十分。郭功甫天賦異稟,據說是他媽媽夢到李白而懷孕生了他,號稱“太白後身”,顯然“祖上也曾闊過”,蘇東坡這樣開玩笑,人家自然不快了。這就是又得罪了一個人。

    宋朝有名的歷史學家劉貢父晚年患病,頭髮眉毛脫落,連鼻樑都斷了,十分難看。這個樣子就像是無眉大俠。但這個外號是不能在別人面前說的,而蘇東坡和劉貢父等幾個朋友在酒酣之際,現場改編了《大風歌》,“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樑”,劉貢父本來眉毛沒了,鼻子塌了,蘇東坡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個是拿人家的身體缺陷開玩笑了。

    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在人情世故方面,蘇東坡就是個缺心眼。他對別人誠心以待,別人對他暗地使壞;他贈別人“金錯刀”,別人背後砍一刀,他對別人放青眼,別人對他翻白眼。但蘇東坡絲毫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好,繼續對別人好而至死不悔。

    當年烏臺詩案中迫害他的人,如著名科學家沈括等,蘇東坡照樣拿他做朋友。當年把他搞得很慘的好朋友宰相章惇遭貶,其子寫信試探他一旦掌權後將如何處置他的父親,蘇東坡大度地說,“某與丞相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減也。但以往者,更說何益?”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我蘇東坡根本就不在乎。

    從後世的史料可以看出,蘇軾自然明白政治場上的文字遊戲的可怕,只是性格使然,無法自制而已。

    儒家理想化的根深蒂固,再加上蘇軾本性率真,將儒家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獨獨善其身,又兼兼濟天下”,其實蘇軾的缺點都是他的優點,只是時勢弄人,由不得他罷了。

    蘇東坡是這些性格特點,也就是在宋朝,要是在明清時代,早就人頭落地了。

  • 12 # 楮墨書屋

    堅持己見,不合時宜。用這四個字可以總結蘇軾仕途坎坷的原因。

    蘇軾作為北宋之首的文學大家,初次參加科舉便名動京師,正準備在朝廷大幹一番時,卻幾度沉浮,顛沛流離數十載,60多歲才有機會北歸,最終因長期跋涉身心俱疲與世長辭。

    當我們在談論一個人的性格和處事風格時,實際上我們談論的是他的家庭教育和時代背景以及他面對重大事件時的抉擇和心理變化。

    家庭教育

    蘇軾出生於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文人之家。祖上三代沉埋不顯。

    蘇軾的祖父蘇序樂善好施,修養極高,曾鞏稱其“讀書務知大義,為詩務達其志而已,詩多至千餘首。”

    到蘇軾父輩一代,有兩位伯伯皆以文學舉進士登朝為官。父親蘇洵為人聰慧,才智過人,喜愛四處遊歷,結識名人高士,幾次科舉未中,便對功名再也無意是眾人眼中不學無術之徒。然,蘇洵27歲後,閉門苦讀,憑藉自己在政治,外交,經濟等方面的見解和雄才偉略創作出《幾策》《史論》等多部文學著作,以文章名震天下,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在其父親的政治啟蒙下,承載著父親出仕的願望,在文學素養上,他吸取了父親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的寫作手法,以及其灑脫恣意的文風影響。

    孩童時期父母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

    蘇軾母親對他價值觀的影響也很深刻。在給蘇軾講到正直清高,仁義清平的範謗因黨政之爭被宦官所殺,臨刑前母親訣別,希望母親不要悲傷。範母安慰兒子說,“既有美名又求長壽,可兼得嗎?”蘇軾問母親,“如果我成了範謗,母親會讚許我嗎?”母親回答他說,“你能做範謗,我難道就不能做範母嗎?”

    由此看來,蘇軾一生不畏奸佞,清廉正直的性格與從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開的。他反貪治腐,愛民如子與範謗如出一轍。

    時代背景

    此時,北宋正經歷了宋太祖,宋太宗兩任帝王更替,軍權,財權,政權統一集中在皇帝手中,軍隊戰鬥力弱,對外消極抵抗不斷妥協,內部矛盾重重,官僚主義橫行,自上而下貪汙腐敗互相包庇,農民賦稅加重苦不堪言。

    為求緩和危機,宋仁宗任命范仲淹未參政知事實行新政改革,但由於內部阻礙,變法以失敗告終,新舊兩黨明爭暗鬥。

    在這樣一個複雜動盪的時代背景下,年輕正直的蘇軾迎來了他的仕途生涯。

    重大經歷

    初登仕途

    蘇軾21歲時隨父蘇洵弟蘇轍一同入京考試,其慷慨激昂的文風和才智過人的言辭贏得主考官歐陽修大加讚賞。因母親病故,父子三人返鄉奔喪3年後再次赴京。

    此後,蘇軾被任命為大理寺評事及籤書鳳翔府判官,這是他從政的開始。再次期間,他主張以官榷與民,關心百姓生活困難,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

    烏臺詩案

    任職期滿回京後,受宋英宗賞識,任命為史館。兩年後,妻子王弗和父親先後去世,蘇軾痛不欲生,護送靈柩回鄉安葬。同年,宋英宗駕崩,宋神宗即位。京城內新舊黨派之爭日益激勵,蘇軾因詩文被誣陷貶值黃州,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是因為蘇軾在呈給皇帝的謝表中使用了新進和生事等詞語,那些靠歌頌變法而迅速得勢的人以此為由群起而攻之,他們收集蘇軾詩文,斷章取義誣陷蘇軾指責新政。蘇軾鋃鐺入獄後,在王安石等人的救助下免去性命之憂,貶謫至黃州。

    流離一生

    黃州五年,蘇軾與當地人民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友誼,也是在那裡創作了《黃州寒食帖》《定風波》《赤壁賦》等膾炙人口的詞章。

    宋神宗看中蘇軾才華,重新重用時,幾經輾轉從汝州,常州再到登州任職。就在蘇軾境遇暫時好轉之際,宋神宗病逝,太后垂簾聽政,經司馬光推薦,蘇軾被提升為皇帝近臣,後升為翰林學士,這是蘇軾為官的最高位置。

    因為剛直不阿,他敬重司馬光,王安石,但跟其二人的政見上難以曲意逢迎,所以在王安石主導的新法和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之間,他都堅持己見,甚至當堂辯論,這為他招致了兩xx的不滿。

    在朝廷中,蘇軾深感孤立無援,與此同時他厭倦了明爭暗鬥的朝政生活,所以他主動請求出任地方官。在這之後的十幾年裡,他體恤百姓,捕蝗蟲抗洪水治瘟疫,愛民之心,憂民之切,得到百姓愛戴。

    宋哲宗因不滿太后執政太久,親政之後傾向新黨,在打擊舊黨之時,連同已遠離紛爭十餘年的蘇軾也不放過,一貶再貶。在海南過了7年的流放生活,蘇軾在北歸時,體力不支病逝路途中。一代文豪就此隕落。

    心態變換

    關於蘇軾一生心態轉變,我想用以下幾首詞來表達

    一首《江城子》氣勢豪邁,雄心壯志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水調歌頭》孤獨中與世界對話,思念親人思念家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臨江仙》為名利煩惱,意欲隱退。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定風波》肆意灑脫豁達自然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一蓑煙雨任平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意境開闊隱約深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西江月》道盡,人活在世上就如夢一場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從蘇軾的性格和處事風格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千古第一文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他只是選擇了不妥協,選擇了孤獨,所以與當時的官場不合時宜而已。

    最後,感謝蘇軾的處世哲學,讓我們明白,一個人不該受社會受權貴的影響失了氣節。任何處境下,此心安,是吾鄉。

  • 13 # 半世飛仙

    可能就是太聰明瞭,眼光太通透了,蘇軾就像水一般品格,可是水至清則無魚啊!

    用蘇軾自己的詩來回答就是洗兒一詩!

    世人皆盼兒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自己也問身旁的侍女,我這肚子裡是什麼啊!

    侍女回答是學問,是文章。

    只有侍妾朝雲回答“老學究一肚皮不合時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科學現象顛覆了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