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石蘊珠寶
-
2 # 玩事雑談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一般都會經歷五個時期:初創期、發展期、鼎盛期、衰落期、滅亡期。其實原因是很簡單的,中國古代的朝代自從秦朝之後就變成了封建王朝,封建時代的主要核心生產資料是土地,當新王朝建立之初,土地資源被重新分配,從皇族貴族官吏鄉紳富商地主到農民,都能較為合理地分配到一些土地,這個時候土地財政也最為健康,因為千百年來王朝的主要收入只有兩塊,田賦和鹽稅。一個王朝剛開始的時候往往地多人少,這時候沒有人地矛盾,人民生活富足,因此天下太平。等過了100年,兩三代人以後,這個初始分配的資源,自然而然就向經營好的人手裡流轉,一部分農民失去土地以後就會變成佃戶,但是隨著人口的生養,人地矛盾突出,大量貧苦自耕農就形成流民。總結:雖然每次動亂的發生和朝代的更替都可以從政治鬥爭、民族矛盾、階級矛盾、腐敗殘暴等因素上找到直接的誘因,但是土地流失和不平衡導致農民吃不飽,無疑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推波助洞的促成了戰爭、動亂和改朝換代。土地集中的速度就決定了王朝統治的時間。歷史總是不斷的重複,解決的土地問題,王朝才能長治久安的存在。
-
3 # 冰雨寒情63349375
根據題目的意思是,各王朝統一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和平期。那麼我們首先要看幾點。
第一根據歷史記載,各王朝改朝換代前,就已經度過題目說的一個和平期,其實這個和平期也只是相對的,不等於一點戰爭都沒有。
那麼改朝換代就一定有以下幾個因素,就是各路諸侯的崛起,內憂外患。那大家要注意的是各路諸侯,就說明在滅亡之前各方勢力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崛起,有內部的政權,地方的起義,外部的打擊。這幾個勢力缺少一個都不行。
隨後經過多年互相的戰亂,原有王朝滅亡,也必然會有一個政權取勝完成統一大業。改朝後各路諸侯跑的跑,死的死,降的降,說白了就是戰爭資產都打沒了,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打仗了,也打不起了。
那麼百姓在連年的戰火中得到正常的生活也會珍惜,但隨著和平期的生活,經濟陸續恢復,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各路有理想有報復心的人又開始積累戰爭資源等待時機。
就這樣,歷朝歷代生死迴圈,所以題目的和平期只是相對的和平。
-
4 # 玄坤文史
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主要以秦朝以後,統治時間較長的幾個封建王朝來討論,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這五個朝代都持續了超過兩百年,也維持過較長時間的和平,事實上,秦朝和隋朝也是有機會維持較長時間的統治的,但是這兩個王朝卻很快瓦解了,因此我們回看這些朝代建立之初採取的一些措辭,就能找到答案。
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情況也不太好,因為在他看來秦始皇的郡縣制雖然有可取之處,但還是失敗了。為了擊敗項羽,劉邦分封了異姓王,為了遏制異姓王,分封了同姓王,這種郡國並行的制度起到了較好的過渡作用,但是實施中央集權才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基本方針,所以異姓王被搞死了,但還有同姓王,經過了秦末動盪,楚漢之爭,西漢的社會環境開始出現了各種危機,因此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政策主要是修養生息。
唐朝,宋朝時期,在建立了國家之後,除了對付外敵會動用舉國之力外,建國之初採取的政策幾乎都是輕徭役,薄賦稅,讓百姓修養生息,這是讓國家長期穩定的一個基礎,但是光這樣就足夠了嗎?顯然是不夠的,大多數的百姓是渴望和平的,但是任何一個朝代都不缺少野心家,因此在建立一個朝代之初,剷除可能會威脅到統治的反對勢力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在內部,讓百姓修養生息,輕徭薄賦,確保百姓對朝廷的滿意度,同時還要打擊,剷除威脅到王朝穩定的敵對勢力,另外統治者手上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都是確保能夠不打仗,天下太平的根本原因。
-
5 # 陳皮阿四
其實也可以反過來理解打戰的原因是什麼?道理一樣反而更能看清楚。
(一)一個朝代歷經幾百年後開始打戰的原因是經濟問題、基本都是經濟崩潰了導致農民起義軍四處割據!所以不打戰原因也是經濟原因
(二)那麼為什麼會導致經濟原因呢、打個比喻,明朝萬曆年間倭寇四起騷擾沿海導致絲綢瓷器無法賣往海外,那麼農民就會少部分或者中部分改桑種田、利益就減少了國家稅收也就少了、失業就多起來了。而且還要招兵抵抗倭寇、相當於開支大了,收入少了,會產生惡性迴圈!那麼不打戰原因也可以理解成無外敵騷擾之一。
(三)外敵是一個原因、農民起義又是一個原因、那麼為什麼農民起義呢因為難以生存、階級固化導致、比如明朝農民有2畝田、因為某原因賣了,賣了其實誰都會賣、關鍵是誰買呢?被強者買去了導致後面、強者就收田租玩玩小鳥過日子,賣了田的人就做短工、時間久了短工就越來越多。明朝稅就越來越少了,就會導致農民起義,所以歷代王朝不打戰原因是!經濟情況良好
-
6 # 白天甲骨文晚上鬥地主
你從小70年代和皮小子在一起玩,就知道打仗是怎麼打起來的了。你長得好看,再能打,再會來事,小孩就圍著你轉,在古代,你就是打天下的人。伊拉克的薩達姆就是這樣長大的,他從小就是孩子頭,能打,長得也好看,也會來事,所以他從小就有人認他,就跟隨他,他從小就有人馬。劉邦也是這樣,秦始皇才執政26年就滅亡了,如果從秦朝成立的那天起,劉邦先組織人打天下根本來不及,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成氣候,所以是他從小就開始籠絡人心了,就有人跟隨他,也就是秦始皇還沒得天下以前,他就開始準備打天下了,只是秦始皇先行了一步而已,所以秦始皇打天下其實是給劉邦打的。劉邦的叔叔當時很有名,名聲不次於秦始皇。其實秦始皇和李自成差不多,都是給別人打的天下,被老天爺耍了。所以中國歷史上,什麼時候改朝換代不取決於人民是否吃不飽穿不暖,取決於是否誕生有天相的人,他就是打天下的人。不是天相的人打天下沒用,老百姓不跟他走,不認他。中中國人只認相,只認以貌取人,別的不認。
-
7 # 一泓秋水986
歷史王朝大一統之後一般都有幾百年和平期,這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我認為不打仗天下太平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爭摧毀了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戰爭,就是打經濟,拼綜合國力。生存是擺在第一位。戰爭中存活下來的人就是國家的希望、崛起的基礎。戰爭一般留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人心思穩,人心思安,恢復發展經濟成為重中之重。大一統王朝只有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賦稅,讓利於人民,依靠人民恢復發展經濟,做大經濟總量,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實現國富民強。西漢、唐朝、宋朝丶明朝、清朝初年都是如此。
第二,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吏治清明。汲取前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強化中央集權,整頓吏治,讓人民看到希望。以史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政治上實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中央集權國。漢初實行郡縣制與分封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唐太宗李世民汲取隋朝滅亡教訓,重視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選賢任能,知人善任,從諫如流,重用魏徵等諍臣;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等一系列治世政策;平定外患,重視民族政策,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打下堅實基礎。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使國家逐步走向統一。同時通過採取“收取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巧施“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內外相維”“罷黜支郡”“強幹弱支”“三年一易”“設定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改革,革除五代弊政,使國家呈現和平、安定的局面。明清兩朝更是如此。君臣同心,共創盛世,均源於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
第三,群雁高飛頭雁領,帶頭人至關重要。縱觀歷史,凡是大一統王朝,前幾任君主均還是賢明君主,讓國家穩定團結強大,後面就逐漸不行了,這就是領頭雁的作用。政治路線確定以來,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如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文帝、景帝、漢武帝劉徹、漢光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朱元章、明成祖朱棣、清朝的康熙、乾隆、雍正等。
-
8 # 清辰的男孩
天下太平幾百年不見大規模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已經建立起一支足夠應對任何挑戰的軍隊,這也是大一統王朝的根本原因所在,所謂的政治經濟文化在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不過是附屬品罷了。
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就意味著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的誕生,這是一群軍事強人,所以王朝的前中期,軍事實力歷來是重中之重。因為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能夠對外壓服一切敵對勢力,對內肅清所有的反叛者,從而就保證了前中期這個大一統王朝穩定。
這種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安穩的度過了前中期後,統治集團就會沉溺在往日的榮光中,開始自鳴得意的享受著權利帶來美好。統治階者上層的腐朽帶給軍隊的是致命的打擊,這個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便是軍事實力上投入不足,導致軍隊腐敗戰力急劇下滑,另一種就是軍隊開始脫離中央政府的掌控,遊離在中央外部的軍事強人登上歷史舞臺,使中央王朝在後期也能得到短暫的和平。
一個強大中央王朝下有一支強悍軍隊,這種軍事實力上強大,對周邊國家來說中原大地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染指的,他們只能夠默默隱忍等待這個王朝的衰敗,在沒有內憂外患下,加上對軍事上的持續性投入下,保持王朝兩三百年的穩定也就是板上定釘了。
-
9 # 江南品古
我個人認為這與由亂入治容易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一個王朝剛建立初期,一般都會進行休養生息,勸課農桑,安撫流民。朝廷一般不會徵收很多亂七八糟的賦稅,官員也是重新開始,一應制度,全都是百廢待興。
再說關於古代打仗的事,古代打仗可以分為入侵和內亂。
入侵是由外族進攻,一般來說,新的王朝大一統後,民心凝聚,面對入侵會團結一心,很少有剛剛統一就被滅國了。
而內亂,則主要由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新建立的王朝早期是很少有因為內部爭權奪利而引起戰亂的。
當然,還有一種內亂,是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是出現在王朝腐敗,土地兼併,大量農民活不下去的情況下,一般都要在王朝中期才會出現。
任何一個新的王朝,只要做到善待農民,不允許大肆剝削和兼併土地,不要苛捐雜稅,都能擁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太平。
好了,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原因。
-
10 # 凌煙閣論史
能保持和平,其根本原因在經濟方面。
中國古代歷史的治亂模型大概是這樣的:
王朝一般從戰亂中興起。因為戰亂,所以全社會人口大幅度減少,一般要減少5-7成左右,非常慘烈。比如西漢建立時,人口只有1300萬;到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當地學者考慮到未納入統計的隱戶及遷居漢地的外族,因此認為西漢末人口應有6300萬。但是,到了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人口僅為2100萬。另外的4200萬人哪去了?在改朝換代戰亂中非正常死亡了。慘烈無比。
隋唐換代也是這樣,請見下表:
安史之亂導致的後果也和改朝換代相同:
改朝換代的代價巨大。但倖存者就開始了相對好的生活。
以大唐為例:人均資源充足時,天下太平;人均資源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導致戰爭唐初實行均田制,成丁人均授田80畝。這就非常好了,一家人只要肯幹,就都能過上幸福生活。
但是,隨著人口增加,新開墾的田地卻跟不上人口的增長。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均土地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人均生活水平開始下降。社會上出現流民,逐漸有各種動亂。
根據資料計算,大唐初年,全社會人均耕地約45畝。而到了公元752年的人口峰值時,總人口為5997.55萬,總耕地面積為8.5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4.2畝,比唐初時下降了近7成。接著就爆發了安史之亂,人口也減少了7成。
以大清為例:結論與大唐的例子相同,人均資源變化導致社會狀態從和平變為戰亂。清朝的情況與大唐的情況基本相同。先請看下錶:
但是,從1734年以後,人均資源就處於迅速下降過程中。到了1851年,大清人均耕地降到了最低點。人均耕地僅為1.6畝,僅相當於1734年峰值的21%,人均資源下降了79%!
而1851年發生了什麼?當年爆發了兩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一個是太平天國,一個是江淮地區捻軍起義。
結束語其實這就是古代農業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中國古代王朝,無法突破農業社會的極限,因此馬爾薩斯陷阱一直在起作用
唐朝和清朝的人均資源變化史,雖然稍有不同,但總體邏輯基本一致。當人均資源下降到峰值時的2-3成時,社會就開始劇烈動盪。
農業社會受生產力水平限制,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始終有限,因此,馬爾薩斯陷阱在農業社會無法被突破。只有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後才能打破馬爾薩斯陷阱。
因此,古代王朝能保持和平的根本原因是人均資源量合適。人均資源在一定程度之上時,人的生活水平處在上升過程中,這樣社會經濟發展、生活安定。當人口增加,人均資源過了一個臨界點之後,人均生活水平開始下降,社會就進入動盪期、動亂期。
回覆列表
哪有幾百年和平期,大部分幾十年就不錯了
至於為何會有持續和平,這個可以說到說到比如說清朝,和平期延續了一百多年
1683年臺灣鄭氏投降康熙,從這年起,大清開始沒有大的戰亂,天下走向太平穩定。這時間一直截止到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
如此計算的話,大清享受了168年的穩定,自嬴政大一統,歷代皇朝中,這個和平環境應該是最長。當然,期間持續七十年的準噶爾戰亂以及白蓮教起義什麼的沒計算
說大清官清吏明公正廉潔,那是說笑,大清官員算是歷代王朝中最貪得無厭的,清廉如紀曉嵐,都交過議罪銀,何況其他人?
大清能保障一個半世紀的和平,靠的是八旗、文字獄、攤丁人畝以及官差一體納糧
八旗作為軍事單位以滿城形式駐紮在全國各處,這個和明朝的衛所很像,但是兩者地位卻不可同日耳語,相比於衛所,八旗為統治集團,是上層,有了八旗震懾,地方亂不了
文字獄禁錮思想,老百姓安於現狀,綿羊一樣存在,極大降低造反機率
八旗鎮壓,思想禁錮,有地種,不就更牧羊一樣嘛,如此,老百姓又如何能造反?聽說過羊群造反的麼?
東漢大明,也有一百多年的安穩時間,以大清為例子,原因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