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頭號問答
-
2 # 英語五步法
閱讀理解是語文課上相當無聊的一種練習。因為它要求符合一個標準的答案。
作家在寫東西的時候,很多都是信馬由韁,筆走游龍;並不知道、或者並不顧及這篇東西寫完了,為誰而寫?讀者是誰?這都不是他的考量。他們在自己的生活閱歷和所讀的書籍中找到人物,找到事件,找到靈感,把不相干的人聚集到一起,根據性格去塑造,安排矛盾衝突,製造故事懸念,吸引讀者。
即使一篇名著,比如《圍城》,《悲慘世界》,《基督山伯爵》等等,不同的讀者的感受會有共鳴,但也有差異,後者可能會更為頻繁的出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自己的閱歷,自己的背景。各不相同,千差萬別,異彩紛呈。
閱讀理解有點像作文寫作。老師總是告訴你,先要在頭腦裡組織一個大綱,第一段如何起始、講什麼,第二段講什麼;開頭結尾吧啦吧啦,似乎在寫八股文。
其實作者在創造的時候,並沒有明確的一個故事發展的脈絡,有的名家第一稿完成,然後全部推翻重新寫,所以要求符合八股要求、符合這個閱讀理解,都是荒唐的,沒有意義。不如多讀幾本書。不如有這工夫,去練練大字。
老師在堂上講,那是教學大綱和課件的要求。那學生就只好姑妄聽之。我上中學時,就在下邊看些名著,也算不曾辜負了語文老師的一番辛苦。
-
3 # 優教授
每個寫作者在寫作時都有自己的心情,想法和要表達的意思,這是個非常個人的事情。文章發表後,進入公共領域,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個人的解讀和理解,也很正常。但大部分文章,還是有一個相對的,公眾認可的,基本是共識的標準答案的,哪怕作者並不認同。這就應成為評分標準。當然,評分標準的制定應科學,合理,甚至多種,而不唯一。評分標準應根據通行規範,不應過多考慮作者真正的想法。發表後,文章更屬於公眾。
-
4 # 高中物理一百分
那你出個出高考語文題的方案吧,光考作文?在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在找不到合適的量化措施之前,這就是最好的評價語文素養的最好方案!
這就是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政策始終存在的原因!
回覆列表
閱讀理解該不該有標準答案?為什麼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
“閱讀理解”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從高考語文,到公務員考試,甚至英語考試都有大量閱讀理解題目,且分值很高,這本身就很能說明“閱讀理解”存在的意義。作為有著20多年學習和考試經驗的學生,總算有機會好好看看這個問題,也跟大家分享下。
我的看法:“閱讀理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知識儲備水平、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儘管問題中說的現象確實存在,部分考題連原作者都不能給出與標準答案完全吻合的回答,但這畢竟只是極少部分,不能因此否定“閱讀理解”在對人的綜合能力考察方面的功效。
關於是否應該有標準答案的看法: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他畢竟還是哈姆雷特,不可能解讀為哈利波特,所以我認為設定標準答案無可厚非,但支援標準答案可以更寬泛一些。
下面分3個部分說說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2、閱讀理解為啥這麼重要。
3、閱讀理解是如何體現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
一、引起全民大討論的2個經典問題案例1:2017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閱讀理解,鞏高峰的《一種美味》,文章中有一句“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問題:詭異的光有什麼含義?。
這道題目當年引起熱議。文章的寫作背景置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6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文章最後寫道,從鍋裡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考試結束後,鞏高峰在微博回覆一名網友的提問時稱“本來是搞笑的,誰知道有這麼一出”,隨即被理解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並被指其批判試卷出題人。
一位網友的媽媽讀完這篇文章後很有感慨。她說,只有經歷過那種物質匱乏、精神匱乏的年代的人,才能讀懂這篇文章。外婆讀完這篇文章後眼淚婆娑,她明白那鍋“魚湯”的味道,雖然鍋裡面並沒有魚,但是那個晚上時如何的其樂融融,不用考慮明天有沒有米、不用想明天是否要收割,那個晚上是期盼天天如此的晚上。
案例2.魯迅先生1924年創作的《秋夜》開頭第一段:“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問題:為啥不直接說牆外有兩棵棗樹。
我的理解是,好文章有一種意境,可以讓人產生畫面感,代入感,而不僅僅是描述後讓你知道。棗樹這個就是這樣。
原文: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改成: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
原文我認為有一種視線從一棵樹轉移到另一棵樹的畫面感,這樣就容易讓人不自覺的產生代入感,讀者彷彿自己在看。
修改後,沒有了那種視線百無聊賴從一棵樹轉移到另一棵樹的的孤寂感,也無法讓人產生代入感。
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朱自清經典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12,深青布棉袍,蹣跚13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如果平鋪直敘:他去給我買了一些橘子回來。沒有了畫面感,讀者就無法體會到父親不放心兒子,用盡力氣去照顧兒子的那種真摯而樸實的感情。
在文章的理解方面,儘管不同的人可以有一定偏差,但大部分人的理解一定更合適。
二、閱讀理解為啥這麼重要。開頭已經說了,閱讀理解可以考察一個人多方面的能力。語文教育改革已經很明確了,要提高閱讀在考試中所佔的比例。
為啥在很多人眼中的“語文不就是看看報、說說話、寫寫字麼”,卻被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提高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的看法是:
1、閱讀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不管我們學習什麼知識,其實都是在閱讀前人或者其他人的記錄,閱讀能力強的人,學習知識也會更快。
2、閱讀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人的一生很短暫,在沒有經歷一些事情以前,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體驗,進而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人生,讓人可以體會美好、面對挫折、接受平淡。比如很多農村青年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有勇氣面對窮困的生活,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三、閱讀理解是如何體現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一個人閱讀理解能力,其實也等同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內在是他的思維水平。一般來說,公務員考試中筆試得分高的人,面試一般也不會太差,尤其是申論,申論水平,即寫文章的水平,代表了一個人說話的水平。
1. 首先要看得懂,知道文章在表達什麼;實際生活中除了讀書看報,還有另一種場景,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知道所說問題的關鍵。
2.其次要會表達,要把對文章的理解寫出來,還要有邏輯、語言精煉;實際生活中除了寫文章,也還有另一種場景,就是會講話,可以把對一件事的看法說明白,讓人聽得懂。
如果你是一個看問題能看到關鍵,寫東西能寫的清清楚楚,講話能講的明明白白的人,那你一定是人才。
總結:閱讀理解的確非常重要,在考試中設定閱讀理解型別的題目,是教育的一種導向,督促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學會帶著問題讀書,讀優秀作者的思想,進而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思維水平和思想境界。附:2017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閱讀理解《一種美味》原文以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