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歲半兒子問為什麼人死了會變成泥土?怎麼答!

回覆列表
  • 1 # Coral3233

    在我家哥哥三歲時,電話裡得知有一位很愛他的婆婆去世了,我就開始想要給孩子普及一下死亡的知識了。生老病死,生物的生存規律。於是在書店給哥哥買了一本介紹死亡的兒童繪本,《當鴨子遇見死神》。和哥哥一起讀這個繪本時,哥哥很好奇,簡潔的畫面,沒有花裡胡哨的圖案,沒有誇張其詞的言論,有的是面對死神的寧靜。唸到死神把鴨子放在河流上,還把那朵花給了鴨子,哥哥用略帶傷感的聲音說:“媽媽,鴨子死了嗎?它永遠都不會活過來了嗎?不過,有死神的花陪著它,它應該不會孤單了吧?” 平時看書時,哥哥會高興地手舞足蹈,和繪本里的人物一起開心地哈哈大笑。這一次安靜地看完了整本書,還有了自己的小看法。讓我很是驚訝,以至於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我還能記憶猶新。我們合上書本,一起討論了鴨子和死神,說到了什麼是死亡。其實孩子們比大人想象中的要勇敢堅強,讓他們明白了一些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束,他們就有自己的理解。再後來,我把吳婆婆的離世告訴了哥哥,哥哥雖然很難過,但是他說“媽媽,吳外婆應該也有死神的花陪著,她一定不會孤單和害怕的。” 我抱緊了小小的他。 請不要懼怕和孩子談論死亡,如果父母能平靜地面對死亡這個冰冷的話題,或許孩子們也能理解並接受死亡的存在了。

  • 2 # 家有俏媽

    幾個月前,是我很煎熬的一段時間。一位親人突發重病住進ICU,當時我正在去往一個很重要的會議,當聽到這個訊息時,毫不猶豫調轉車頭去飛機場飛回去探望親人。

    我給兔頭打電話,告訴她親人重病了,她問我,“媽媽,如果治不好會怎樣?”,“會去世。”電話那頭的她一下子就哭了起來。沒想到,等我回到家時,兔頭跟我說,跟我打完電話的那天晚上她做了噩夢。我知道,是死亡讓兔頭感到恐懼了。

    死亡教育一直缺位

    我有個朋友來自南方的一座城市,她說,從小家人、鄰居對死亡的談論都是忌諱的。在她的印象裡,死亡是不吉利的,陰暗的,甚至可怕的。如果哪家有人去世辦喪事,一般人都會繞遠道避開以免沾了晦氣。以致於讓她從小對祭祀祖先的祠堂產生恐懼,不敢靠近。即使有親人陪伴,依然對神堂感到害怕。

    我在媽媽群裡問大家,小時候你們的父母有告訴你死亡是什麼嗎?一位媽媽說,小時候家裡的一位姑奶奶去世了,她問她媽媽,姑奶奶怎麼了?媽媽告訴她,姑奶奶睡著了。從此她就以為睡著了就會死掉,每天不敢睡覺,早上睡醒時都慶幸自己沒有死。

    看到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覺得有點可笑?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不止這一兩例。在中中國人的觀念裡,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詞,甚至將死亡鬼神化,大家從不會正面或者認真談論,更不會正確告訴孩子,死亡是怎麼一回事。

    死亡,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是在國外,大家對死亡的態度與中國很不一樣。

    這是作家張麗鈞的一個經歷。

    張麗鈞到德國一個美麗小鎮下榻,發現在離所住的旅館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個墓園!同行者都很氣憤,覺得被安排住在這裡是遭到了歧視。後來又發現,她所住的小旅館住滿了德國本地人,德國的墓園多建在城鎮的“黃金地段”,他們不怕“鬼”,願意與死人朝夕相處。

    那裡的墓園跟中國陰森冷寂的墓園截然不同,德國的墓園裡,鮮花觸目皆是,高大茁壯的蘋果樹結滿了累累果實;樹下,是一條條原木長凳,那長凳邊緣的幽幽亮光,是常年光顧這裡的人們弄出來的可愛“包漿”。

    只有對同類充滿深度好感的人,才可能將墓園當成百遊不厭的花園。

    外中國人之所以會如此坦然對待死亡,我想得益於他們從小對孩子進行的死亡教育。在國外,死亡教育已經發展得跟成熟。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逐步開設了這門學科。

    在紐約的幼兒園裡,如果班級共同養育的金魚死了,幼兒園老師會召集孩子們給金魚辦一場“葬禮”。追悼會上老師會引導孩子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問。最後一起埋葬金魚,認真對金魚說再見。老師還會讓孩子做紀念金魚的畫冊,將孩子想對金魚的話寫進去,給思念一個寄託的地方。

    不僅幼兒園,在小學,學校還會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課——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到殯儀館體驗死亡。這樣的事,如果放在中國絕對是忌諱的。但是在美國,不僅讓家長去殯儀館,還會讓家長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自願躺進棺材裡體驗死亡的感覺。

    在英國德國的小學,殯葬業工作人員或護士會教授人死時發生的事,並讓學生模擬遇到父母車禍身亡等情形時如何應對。這樣的死亡課堂,在歐美國家很普遍,但在中國幾乎是零,以致於在面對死亡時,居喪反應過度。

    我的一位員工,曾跟我分享他的經歷。

    在他讀大二的第一個學期,父親在大年三十時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進醫院搶救,當晚住進了ICU。頭頂插著一根管子,不能動,不能說話,眼睛只能微微張開。那個新年是他有生以來最難過的一年,既要照顧命垂一線的父親,還要安慰傷心過度甚至絕望的母親。

    由於當地醫院醫術有限,父親一日日躺在ICU裡而無法得到進一步治療,手腳逐漸僵硬,曾幾次顱壓過高搶救。他從親戚口裡打聽到鄰省某市的腦科專科醫院醫術高明,當機立斷給父親辦理轉院。醫生告訴他,如果晚一點轉院,他父親就有可能永遠就躺在那了。他說,那是他最近距離地接觸死亡。

    父親在腦科醫院得到專業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但這件事帶給他的衝擊是,那年春天他每天晚上做噩夢夢見父親死去,從噩夢中大哭著醒來,很想知道父親近況但又不敢給家裡打電話,回家後不敢待在父親出事的房間裡,他一度難以接受父親生病這件事,至今仍偶爾會夢見父親。

    人在死亡之際,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反應,這叫居喪反應。

    居喪反應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根據每個人的心理承受度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人居喪反應時間很短,有的人則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最嚴重的居喪反應一般也就持續約兩個月左右。

    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死亡教育的他,久久難以從這件事中走出來。如果從沒有給孩子認真談論過死亡,遇到親人去世、寵物的死亡,孩子也許會像他一樣,難以承受,甚至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

    只有正確地認識和麵對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體驗過死亡,才明白生命所賦予的意義,在面對死亡時懂得如何面對、處理和調適情緒,才會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身邊的人或物。

    我們都缺乏給孩子上一堂關於死亡的課。

    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很多父母會迴避甚至忌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無法從容地和孩子聊所愛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刻意隱藏自己的感情。你是不是曾經這樣跟孩子解釋親人的離去:

    他睡著了。

    他離開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他睡著了。

    他離開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今天以後,當我們給孩子描述“死亡”時,請不要用隱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釋了,這不僅沒有解釋清楚還會讓孩子更困惑,對死亡產生幻想。

    他為什麼會睡著醒不來?我睡著了會死嗎?

    他離開了還會回來了,他離開了去哪裡呢?

    天堂在哪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萬一孩子也想去天堂呢?

    沒有說再見的遠行,孩子不知道親人為何遠行,是否回來,何時回來,對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衝擊不亞於說“我不要你了”。

    如果親人去世,作為家長不要隱藏你的悲傷,讓他們看到,悲傷沒關係。坦率的談論生命垂危的人,鼓勵孩子探望臨終者,給予臨終關懷。

    允許孩子一起參與料理後事。比如家裡有寵物死了,讓孩子參與計劃一個合適的儀式和葬禮,讓孩子討論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鼓勵孩子表達他們與這隻寵物共度時光的感受,感謝寵物帶來的快樂,一起埋葬寵物,或者製作紀念相簿紀念寵物。

    不同階段的死亡教育

    不要期望孩子能夠一下子理解死亡。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經歷不一樣,他們對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

    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有分離焦慮,難以理解分離和死亡的區別。

    不要跟孩子說親人離開了,應該用更具象化的事情來描述死亡,比如他死了,他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飯了,也不會走路了,不會笑等,用一些基礎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釋死亡, 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死亡提出新的提問,再來深入解釋死亡。

    3-5歲的兒童,可能會以為死亡是短暫的,就像奧特曼機器人沒電了,充電就又活了。

    這時候簡單、誠懇地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幫助孩子宣洩情緒,並安撫孩子。

    這個階段,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片、電影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講述一個男孩艾斯本,他最喜歡的爺爺去世了,他感到很傷心。一天晚上爺爺變成了幽靈回來了,每天跟艾斯本玩。艾斯本有本關於幽靈的書,書上說如果一個人去世時忘了做一件事,才會變成幽靈。於是艾斯本和他一起想。他們回憶起了很多快樂的往事。最後爺爺想起來了:“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爺爺和艾斯本都哭了,互相說了再見後,爺爺走了。

    這個繪本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明白死亡是我們必經的一個過程。死亡是一場告別,教給孩子面對死亡的態度。

    再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皮斯克製作的以墨西哥亡靈為題材的動畫影片《尋夢環遊記》(原名《coco》),也是一部非常棒的關於死亡教育的影片,死亡這個嚴肅的話題,它用歡樂的節奏,輕輕鬆鬆地講給孩子聽,而且很多孩子聽懂了,看哭了。

    《Coco》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第二次是登出你的ID;第三次是沒有人再記得你。

    影片的明線是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為追求音樂夢想,在亡靈世界裡與落魄樂手埃克托經歷的一段奇妙旅程。暗線是米格的曾奶奶Coco這個90多歲的老人原諒自己父親的一生,懷念父親,等待父親回家,到逐漸忘記父親,最後被曾孫子米格的一曲《remenber me》喚起對父親的記憶,埃克托也因此在亡靈世界得以存在。全程貫穿家庭和親情,令人動容又感到溫暖。推薦!

    5-9歲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需要給予孩子安撫,鼓勵他們尋找身邊可信任的人宣洩自己的情緒,參與外部的活動,給予他們心理支援。

    9歲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視死亡。

    父母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們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也能通過捐獻器官讓其他生命得以延續,死亡並不是完全無意義。告訴孩子生命是美好的,應該珍惜、享受生命。

    媽媽你會死嗎?

    應該很多孩子都有問過父母這句話吧?當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會變老會死的時候,他們都會很傷心甚至哭泣。就像《爸爸去哪兒》裡Jesper聽到別人告訴自己,爸爸會變老時,他十分抗拒。

    父母變老意味著會死亡。

    這樣子告訴他或許更好:告訴孩子,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但要肯定告訴孩子,媽媽離死亡還很遠,媽媽還會活很長時間一直到他長大結婚變老。如果孩子擔心沒人照顧他,告訴孩子,他的身邊還會有很多愛他並且照顧他的親人,永遠愛他。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中曾說過:“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更高階的意義在於,死亡教育也是一場生命教育,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你是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的?死亡教育你有做過嗎?

  • 3 # 奕媽育兒觀

    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死亡教育。死亡,其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和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談論死亡,他肯定是不理解的。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先跟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人死了會怎麼樣?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以便孩子容易理解。

    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裡曾說的: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

    01和孩子談論死亡,父母不該回避。

    面對孩子的對“死亡”的疑惑,很多父母為了省事或者是怕解釋不清,來回避孩子的問題。或者是用一些隱晦的說法來回答孩子。

    但是迴避不代表不存在,你迴避的了一時卻迴避不了一輩子,而且,面對孩子的疑惑,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懂得及時給孩子解惑,才能引導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學會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通過迴避問題。

    ①學齡前的孩子(1-3歲)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可以運用比喻的說法來跟孩子解釋,因為對於剛學會吃喝拉撒的他們來說,對死亡是最沒有概念的,也比較難理解,他們只能通過父母的言語或表情中判斷“死亡”是件不好的事情,但這也很抽象。

    但是,抽象不容易理解的概念並不是說就直接不解釋了,死亡教育遠遠不該當真的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的。

    孩子從1歲半左右,就開始會逐漸接觸到生命: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毛毛蟲,或是自己心愛的寵物離去了,這時候,父母就應該抓住機會及時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了。

    對於低齡孩子,家長們還可以藉助繪本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比如《獾的禮物》、《爺爺變成了幽靈》、《湯姆的外公去世了》、《一片葉子落下來》等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只能有個粗淺的認識,並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含義,還需要父母在以後的教育中繼續普及死亡的概念。

    ②4-7歲的幼兒階段的孩子。

    對於幼兒(4-7歲)階段的孩子,這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在家長們的教育下,能辨別一些最基本的是非。

    孩子們已經慢慢學會思考,一味的用比喻舉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這時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並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人對危險的東西有本能的躲避能力,但是,如果不及時教育孩子一些危險的意識,孩子就會容易陷入危險的處境,比如說走到河邊就有意識不輕易玩水以免溺死,如果沒有提前跟孩子普及這些危險意識孩子很可能會發生生命危險。

    對於7-13歲的兒童,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會思考,會判斷,什麼是死亡?死亡是什麼?

    這時,家長就更不能拐彎抹角彎抹角了,想著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

    “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

    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那麼孩子自然不會害怕死亡,也會像我們一樣從容面對,花開有落,生命有時,我們只需過好這一生,讓它是個美好的回憶,這就夠了。

    我是奕媽,職場媽媽&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孕產及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歡迎有經驗的媽媽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一起借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 4 # 嘿呦喂哦

    轉自網路:

    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很多父母會迴避甚至忌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無法從容地和孩子聊所愛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刻意隱藏自己的感情。你是不是曾經這樣跟孩子解釋親人的離去:

    他睡著了。

    他離開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今天以後,當我們給孩子描述“死亡”時,請不要用隱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釋了,這不僅沒有解釋清楚還會讓孩子更困惑,對死亡產生幻想。

    他為什麼會睡著醒不來?我睡著了會死嗎?

    他離開了還會回來了,他離開了去哪裡呢?

    天堂在哪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萬一孩子也想去天堂呢?

    沒有說再見的遠行,孩子不知道親人為何遠行,是否回來,何時回來,對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衝擊不亞於說“我不要你了”。

    如果親人去世,作為家長不要隱藏你的悲傷,讓他們看到,悲傷沒關係。坦率的談論生命垂危的人,鼓勵孩子探望臨終者,給予臨終關懷。

    允許孩子一起參與料理後事。比如家裡有寵物死了,讓孩子參與計劃一個合適的儀式和葬禮,讓孩子討論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鼓勵孩子表達他們與這隻寵物共度時光的感受,感謝寵物帶來的快樂,一起埋葬寵物,或者製作紀念相簿紀念寵物。

    不要期望孩子能夠一下子理解死亡。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經歷不一樣,他們對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

    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有分離焦慮,難以理解分離和死亡的區別。

    不要跟孩子說親人離開了,應該用更具象化的事情來描述死亡,比如他死了,他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飯了,也不會走路了,不會笑等,用一些基礎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釋死亡, 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死亡提出新的提問,再來深入解釋死亡。

    3-5歲的兒童,可能會以為死亡是短暫的,就像奧特曼機器人沒電了,充電就又活了。

    這時候簡單、誠懇地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幫助孩子宣洩情緒,並安撫孩子。

    這個階段,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片、電影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講述一個男孩艾斯本,他最喜歡的爺爺去世了,他感到很傷心。一天晚上爺爺變成了幽靈回來了,每天跟艾斯本玩。艾斯本有本關於幽靈的書,書上說如果一個人去世時忘了做一件事,才會變成幽靈。於是艾斯本和他一起想。他們回憶起了很多快樂的往事。最後爺爺想起來了:“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爺爺和艾斯本都哭了,互相說了再見後,爺爺走了。

    再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皮斯克製作的以墨西哥亡靈為題材的動畫影片《尋夢環遊記》(原名《coco》),也是一部非常棒的關於死亡教育的影片,死亡這個嚴肅的話題,它用歡樂的節奏,輕輕鬆鬆地講給孩子聽,而且很多孩子聽懂了,看哭了。

    影片的明線是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為追求音樂夢想,在亡靈世界裡與落魄樂手埃克托經歷的一段奇妙旅程。暗線是米格的曾奶奶Coco這個90多歲的老人原諒自己父親的一生,懷念父親,等待父親回家,到逐漸忘記父親,最後被曾孫子米格的一曲《remenber me》喚起對父親的記憶,埃克托也因此在亡靈世界得以存在。全程貫穿家庭和親情,令人動容又感到溫暖。推薦!

    5-9歲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需要給予孩子安撫,鼓勵他們尋找身邊可信任的人宣洩自己的情緒,參與外部的活動,給予他們心理支援。

    9歲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視死亡。

    父母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們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也能通過捐獻器官讓其他生命得以延續,死亡並不是完全無意義。告訴孩子生命是美好的,應該珍惜、享受生命。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5 # 馬小格

    實際上,人對死亡的理解取決於年齡和發展

    不可逆轉性,死亡是永久性的終結性,也就是說,所有功能都隨著死亡而停止必然性,也就是說,死亡對所有生物都是普遍的因果關係,就是死亡原因

    如果兒童缺乏對這些想法的理解,就會影響他們處理所發生的事情和應對其情緒的能力。

    嬰幼兒時期

    嬰兒和幼兒不理解死亡,但他們可以感覺到別人正在經歷什麼,在某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感到自己需要傷感的情緒,會哭,比如我們逗他,假裝拋棄他們,他們可能就會有所表現,所以嬰幼兒時期,孩子需要安全感。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認為死亡是暫時的,文化娛樂強化了他們的誤解,影視漫畫中的人物往往會死而復活,或者說根本死不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只會從表面來理解事物,如果要解釋死亡的含義,你千萬別說,諸如“她睡著了”、“到更遠的地方去了”、“……逝世”,之類的委婉說法,應該直接跟他們說,“死了就是這個人永遠的消失了,你再也見不著了……”

    學齡兒童

    學齡兒童開始將死亡理解為生命的盡頭,但可能不理解死亡是普遍存在的。學齡兒童可能還不瞭解死亡的因果關係,他們也可能把死亡擬人化,比如將死亡理解成,人變成了鬼魂和幽靈之類,另外,學齡兒童對重要的親人去世會產生不安,害怕自己孤單,比如說是孩子的爸爸去世了,可能他會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去世?

    青少年

    青少年對死亡的理解與成年人相同,但他們可能不願表達對死亡的任何情緒。 因為青少年開始抽象思維,他們可能很難找到死亡的意義,並可能開始思考關於生命目的的重大問題。

  • 6 # 四葉草茹姐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可怕,可以對孩子講述人的一生過程,每個人都要經歷,但是在每個階段我們要開心快樂,讓孩子坦然面對。

  • 7 # 愛堡護理師小平

    死亡等於結束,就是沒有了。我們告訴孩子威脅到生命的事情不能做,不玩危險的物品和不去危險的地方,加強安全意識。

  • 8 # 龍媽媽說教育和養生

    我家倆孩子三四歲的時候都會問到死亡,靈魂,這樣的問題,我都正面回答他們,並且趁機教育他們要注意安全,生命只有一次,只要威脅生命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

    然後舉例告訴他哪些事情是會危害到生命的。。。

    現在孩子大了,遇到有威脅生命安全的時候馬上認慫,哈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召忠分析特朗普還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