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史記》說是烽火戲諸侯,《呂氏春秋》說是擊鼓戲諸侯。哪個更可信一些?
19
回覆列表
  • 1 # 史詩雜談

    後世有史學家認為“烽火戲諸侯”的典故本就是瞎編的,無論史實如何,它已成為無道昏君的代名詞,告誡歷代君王或國之領袖莫要誤國!

  • 2 # 再話那年那事

    戲諸葛。在周朝,當有緊急戰況時,周天子可以烽火形式傳令諸候救援,周幽王為博得寵妃一笑,拿烽火傳遞引諸候火急火燎趕來,只為逗妃子一笑。這個妃子也太變態了,其他事高興不起來,唯獨喜歡玩這個遊戲,結果害人害己!

  • 3 # 朱洪海

    烽火戲諸侯和擊鼓戲諸侯都是說的周幽王的故事,也都是有出處的。

    烽火戲諸侯的說法來自司馬遷的《史記》,在《周本紀》中這樣記錄:“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這個說法是最為廣泛流傳的,原因就是《史記》的影響太大了。

    再則就是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採用的就是司馬遷烽火戲諸侯的說法,該書幾百年來在市井百姓中深入人心,以至於達到了只要提到周幽王,大家就會立即想到烽火戲諸侯。

    擊鼓戲諸侯的說法來自於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在《慎行論·疑似》這樣記錄:“周宅酆、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

    就這兩種說法而言,有的觀點認為呂不韋生活的年代要比司馬遷早,因而呂氏的說法更可信一些。此外,以烽火發出敵人入侵的警告訊號是漢代才有,因而認為擊鼓戲諸侯才更加可信。

    那麼到底是烽火戲諸侯還是擊鼓戲諸侯呢?讓兩千多年後的人來判斷當年的這個歷史細節是在困難太大,實際上我們的歷史有很多細節都是存有異議的,甚至包括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究竟在哪裡,都有好幾種說法。

    只要我們知道有兩種說法,而且都是有經典的出處就可以了。

  • 4 # 剛剛hao

    是烽火戲諸侯,我是一個歷史迷,可能觀點與正史還是有區別的,下面是我的個人見解,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不顧眾臣反對,竟數次無故點燃邊關告急用的烽火臺,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果,被戲而回,懊惱不已。幽王從此便失信於諸侯,最後,當邊關真的告急之時,他點燃烽火卻再也沒人趕來救他了!不久,便死於刀下,亡了西周。可以看出周幽王真的是很昏庸,身為一國之君,做事不講誠信,最後亡了西周,真的是可憐啊!無論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要講誠信,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 5 # 葉青漁

    個人覺得無論是“烽火戲諸侯”還是“擊鼓戲諸侯”,都只是為了說明周幽王的昏庸以及周王室已掌控不住日益壯大的諸侯國而已。

    不論是“烽火戲諸侯”,還是“擊鼓戲諸侯”這故事裡本身就存在一定破綻,想一下就算點烽火或者擊鼓引諸侯前來勤王,那得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到達?而周幽王與褒姒又不是神仙,諸侯大軍也不會空間跳躍。

    這又不是拍電視劇,直接轉換一個鏡頭就能到達的事。

    個人更傾向於「戲諸侯」這個事實,至於周幽王如何戲弄了諸侯這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招諸侯朝見時於當場戲弄,也許是讓諸侯帶兵前來又讓人耍猴戲從而讓人心生怨恨。

    甚至有可能是某些諸侯國暗中合謀起來,視而不見也未嘗不可能,當地方武裝勢力遠超於中央王室勢力的時候,有幾個甘心不想爭一爭王座的呢?看看漢朝的七王之亂,看看唐朝的安史之亂等等。

    至於當時的犬戎(後來的義渠),名義上是在西周的統治下的,只不過這個名義上的下屬太強又不好管。天知道周幽王或者某些諸侯用什麼方法刺激了犬戎王,可能是看上了褒姒,可能是某些心懷不軌的人暗中策劃了這麼一場大戲,西周滅亡,九鼎逐漸開始破碎,禮樂崩壞。而最可憐的,是褒姒從此莫名奇妙的背上了罵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哥拉兔患上了耳蟎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