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君當如竹昱辛

    我真的知道這場戰役,因為這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少有的攻堅戰,美國大兵為了這個毫無戰略價值的珊瑚島損失一萬多人,打了兩個多月才功取,通過這個戰役還有北韓戰場的上甘嶺戰役,我認為美軍的戰術靈活性極差戰法僵化,可以說沒有任何戰術可言,沒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冷兵器時代先進多少,先進的就是武器,可以斷言,實力相差不懸殊下美國無法和中國較量,中國能打哭美中國人。必敗無疑。首先,貝里琉的戰略價值。完全可以圍而不打,利用空中優勢炸掉機場跑道,炸燬海面所有船隻,變成孤島,慢慢的不投降也得自殺,只有一箇中途島才最有戰略價值,飛機可以不加油往返日本本土轟炸,其它圍島轟炸,沒必要犧牲有生力量,瞭解中國古代戰爭史在看歐洲值得稱道的大戰役,包括一戰,戰法簡單,簡直就是人海戰術,排著隊穿著鮮豔的制服,敲鑼打鼓的,一排排齊步衝鋒,簡直就是送死!成吉思汗橫掃歐洲,用的就是閃電戰,哲別的戰法俗稱叫狗鬥,在沒有裝甲,輕騎兵,把歐洲強大的重灌甲騎兵打的人仰馬翻,基本就是吊打,無還手之力,失敗的原因就是戰法,戰術,幾百年後希特勒學點皮毛也一度讓疾掃歐洲,改名叫閃電戰,英法聯軍還在馬斯諾地道里等著呢德國兵呢,愚蠢至極,看看孫子兵法吧,看看什麼叫戰爭…

  • 2 # 匹諾曹jun

    1944年9月至11月間的貝里琉島戰役,代號“膠著行動II”,是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最血腥慘烈的一場戰役。戰役初期美軍只派遣了第1陸戰師,後又增援第81步兵師,就為了佔領這個小珊瑚島上的機場。作為太平洋戰爭中美日雙方傷亡率最高的一場攻防戰,它也是二戰歷史上最受爭議的戰役之一。

    為什麼是貝里琉?

    1944年夏,美軍奪取塞班後,可以直接攻打日本本土或沖繩,也可以選擇攻打菲律賓或臺灣,這讓美軍參謀長聯席會出現了分歧。麥克阿瑟支援重佔菲律賓,然後再佔領沖繩,作為進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海軍上將尼米茲則認為應繞過菲律賓,直接攻佔沖繩和臺灣。

    與日軍的小心謹慎相反,節節勝利的美軍的開始輕敵。貝里琉島登陸戰前,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日軍的戰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高層的戰略決策有重大失誤。時任陸戰1師師長威廉·魯普特斯少將認為只要用“四天”就可以奪取全島。魯普特斯是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超過30年的老兵,以槍法精準著稱,不過他這一次對貝里琉的預測卻偏得離譜。

    登陸前,美軍8艘航空母艦起飛了400架艦載機,夥同貝里琉島海面上美軍3艘戰列艦,25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連續3天對這個小島進行轟炸。負責攻擊的海軍傑西·奧登多夫少將宣稱“已經沒有目標可以再進行攻擊”,這個“許諾”讓登陸作戰部隊更加麻痺大意。

    就這樣,陸戰1師的官兵們抱著輕鬆心情準備上去收拾殘局,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往鬼門關裡走去

    登陸部隊成活靶子

    美軍於1944年9月15日發起對貝里琉的攻擊。貝里琉島的形狀像是一個龍蝦鉗,兩條分支一條指向北部,一條指向東部。島嶼的中部是山區,山區的南部是機場。考慮島內地形和日軍兵力分佈,美軍選擇了島西的海灘作為登陸場。

    該登陸場由北至南分別是白1灘(1團3營),白2灘(1團2營,萊基的部隊),橙1灘(5團1營),橙2灘(5團3營,尤金的部隊),橙3灘(7團3營)。美軍計劃20分鐘內讓5個先頭營4500人上岸,85分鐘內上岸8000人。

    早上8點32分登陸作戰開始,陸戰1師的官兵們沒料到,海灘上的一個日軍重火力點沒有端掉

    貝里琉島北部盡頭離海岸只有50米遠處,有一個9.1米高的海岬,正好俯覽下面的登陸灘頭,在後來被美軍稱作“點”的這個軍事要塞上,日軍架了一門47mm反坦克炮和6門20mm雙連機關炮,就等著美軍一擁而上當活靶子。

    訓練有素的日軍非常沉得住氣,在沒有接到開火命令時無一人擅自開槍射擊。當美軍的履帶式兩棲登陸車以密集隊形開到距離沙灘不到300米距離並掃射淺水裡的飄雷時,日軍仍然一槍不放。

    美軍登上沙灘後,又前進了20米,一直衝到距離日軍防波堤30米時,“點”上和海灘的日軍暗藏火力點才突然同時開火,如此近的距離遭到突然射擊,美軍毫無防範,在前面的幾百名美軍當場被日軍全部殺傷在沙灘上。兩棲登陸車也被日軍直瞄炮一輛輛擊毀在岸邊。

    最北面的1團兩個營離“點”最近,傷亡尤其慘重。指揮官切斯蒂·普勒勉強躲過了一發正中他乘坐的履帶登陸車的炮彈,他的通訊組也在登陸之前被一發47mm反坦克炮彈打沒了。北面兩個營的部隊失去通訊排程,混亂不堪

    7團在南邊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們雖然可以避開“點”的火力,但右翼卻遭到海岸隱藏炮火猛烈的襲擊,很多登陸車在沒登陸前就被擊毀,士兵們在深至胸口甚至沒頂的海水中被日軍的機槍狠狠的犁過好幾遍,傷亡率高得嚇人。相比之下5團的戰績最好,因為他們離日軍的重型炮火最遠。美軍正是以此為突破口,陸續上灘,當他們推進到機場的時候遭遇了中川的第一波反擊。美軍仗著坦克、榴彈炮、艦炮和轟炸機的打擊,很快擊退了這撥日軍。

    機場爭奪戰

    佔領灘頭後的第二天,陸戰1師三個團按計劃開始了機場爭奪戰。因日軍在島嶼中部的群山中挖了大量坑道工事,坑道里安置的遠端火力直接威脅了山腳下的機場,因此若要奪取機場,美軍必須穿過機場直插中部山區的南部邊緣站住腳跟。

    到17日早晨,機場被美軍控制,而美軍的效率也是驚人,18日下午就利用起了它。“螞蚱”(VMO-1)開始空中偵查確認目標。到26日,也就是登陸後第11天,“海盜”(VMF-114)已能在停機坪上降落,並且開始對貝里琉島上的日軍進行轟炸。

    自9月18日起,5團3營和2營開始對島東的恩加多羅羅克地區進行掃蕩。這一山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長約400米,由數十座高度在100-300米奇形怪狀的珊瑚嶺組成。當地土著人稱之“烏穆爾布勞戈爾”,後來美軍叫它“血鼻嶺”或“口袋”。上島的美軍,這時再狂妄自大也能猜到山區裡隱藏著何等凶悍的日軍了。

    原本日軍判斷這裡可能是美軍的登陸場,因此防禦十分嚴密,地雷、壕溝、暗堡等密度遠超過美軍實際登陸的島嶼西部。日軍充分發掘了山區的特點,修築了500多個坑道火力點,美軍在進攻時往往陷入各山頭日軍的交叉火力中。而且由於珊瑚嶺較為堅硬,除非海軍的艦炮直接命中,否則很難將其徹底摧毀。

    影片第七集的山區作戰,描述的是5團3營於10月3日進攻“口袋”南面五姐妹山(顧名思義,由5個小山包組成)的戰鬥。這次戰鬥其實是當日圍攻“口袋”戰鬥的一部分,由7團進攻“口袋”北面和東面的幾個目標山頭,而由5團在五姐妹山附近做牽制性作戰。當日結束時,7團基本完成預定計劃,但5團3營在五姐妹山的戰鬥卻陷入苦戰,該營一度拿下了5個山頭中的4個,但隨後遭到附近山頭的交叉火力打擊而被迫後撤。

    直至10月中旬,美軍和日軍在血鼻嶺陷入了反覆的拉鋸戰

    這期間,戰鬥力最強的1團傷亡率高達60%——這支大約3000人的部隊死傷1749人,5團和7團也傷亡過半。這使得蓋格將軍決定撤出整個陸戰1師,同時派更多的第81步兵師登島。後續部隊在這裡和殘餘的日軍又戰鬥了一個月,才完全佔領了貝里琉島。

    是非功過待人說

    雙方在貝里琉島上對峙70天后,也就是11月24日,日軍彈盡糧絕,中川州男向總部發送電報“櫻”(意為萬名士兵戰死,猶如櫻花飄落),燒掉軍旗和機密檔案後切腹自殺。美軍的傷亡在一萬人左右,而日本守島部隊全部陣亡,無數人的生命都葬送在這座島上,這場戰役被稱為太平洋戰爭最殘酷的一場。至今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有爭議的戰役之一,因為貝里琉島在整個美軍的“跳島戰術”中,其實戰略價值並不大,而且陣亡人數很高,但從參戰人數來講,貝里琉戰役的傷亡率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中最高的。海軍陸戰隊國家博物館稱之為"海軍陸戰隊在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

    參考《二戰史》

  • 3 # 顫動的丹田

    美軍比較輕敵,日軍守島部隊過萬,美軍一開始只有一師之眾,只有二萬五左右。對於進攻作戰,尤其是登陸進攻戰鬥來說,並沒有壓倒性優勢。可能是因為火力毫無疑問具有絕對壓制能力吧,所以美軍認為這個問題不算大。

    日本的守島部隊可不白給,屬於日本陸軍番號前二十位的甲種師團。戰鬥經驗豐富,鬥志頑強且軍事技能很過硬。他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地形,佔據了島上所有的高點,可以隨時偵查美軍的主要攻擊方向;又挖了大量坑道工事,使自己一方面有效躲避美軍炮火,另一方面隱蔽的調動兵力。

    美軍頭三次進攻被完全擊敗,強大的火力根本無法施展,只能增兵步步硬拱,從而陷入了自己最不擅長的短兵相接式的戰鬥型別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笑傲江湖,方證大師是否可以與東方不敗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