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文亦物
-
2 # 史海爛柯人
要理解這個建築構件,不妨先從古文字的角度來理解。
“合”字相對淺顯易懂,為“對攏”“合抱”之意。下面主要來分析下“㭼”:
按照《爾雅·釋宮注》的說法:“柱上欂,亦名枅,又曰㭼。”其中,欂、枅均為柱子上起支承作用的方木。由此可知“㭼”的作用也與之類似。再由《唐韻》中以“柱上木”來解釋“㭼”,可進一步得知,“㭼”與“柱”的關係十分緊密。
根據《類篇》的解釋:“柱鬥謂之㭼”。在理解時,這裡的“鬥”與古建中“斗栱”之“鬥”,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是一種起支撐、連線作用的木塊。由此可知,“合㭼”是一種起穩固、支撐作用的木構件。
那麼,合㭼到底是用於古代建築的哪個部分呢?從前面對“㭼”的解釋可知,㭼實為樑柱之間的木構件,而合㭼也是如此。《營造法式》中對合㭼的做法有明確的規定,即要求合㭼之長(包括蜀柱的直徑)不得超過平梁的一半。
當然,其實《營造法式》已明確地指出合㭼是位於平梁和蜀柱之間的木構件。但我個人覺得,合㭼可能出現的更早,且最初並不僅僅限於用在蜀柱柱腳之下。因為古代建築圖書是對歷代建築做法的總結和歸納,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實中的營建技術往往先於建築圖書而產生。
不過,這是一點插敘,在理解此問題時,弄清平梁、蜀柱實際上便足夠了。
概言之,合㭼是宋式建築的稱謂和做法,是處於平梁之上、蜀柱柱腳之下起穩固連線作用的建築構件。
注:因圖注較小,蜀柱為紅色方塊所標註的短柱、合㭼為其兩側紅色橢圓所標註的內容,蜀柱與合㭼之下為平梁。
由上圖可以看出,合㭼實際上是左右兩個構件,分別位於蜀柱柱腳兩側,兩個木塊將蜀柱合抱在一起,從而實現穩固作用。如果做一個剖面圖來展示,可以從下圖看出合㭼在整個樑架結構中的作用:
合㭼的演變情況。“標準”的合㭼,是位於蜀柱之下左右兩側的木塊構成。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所講的,古代建築的做法比較靈活,而且建築技術往往多早於建築圖書出現。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據此推斷,宋代之前便有類似合㭼的使用。當然,由於古建儲存難度較大,現存實物比較少,這一點很難用例項說話了。
雖然合㭼之“源”比較難尋,但合㭼之“流”還是相對清晰的。
宋式建築中的合㭼,做法比較粗糙。明清時期,建築結構進一步簡化,製作更為精細,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榫卯技術的提高,使得“合㭼”這類部件的承種要求得以減弱。所以,合㭼的做法也有了新的轉變,並被稱之為“角背”。
下圖是清式七檁硬山構架剖面,其中的角背,即位宋式建築中的“合㭼”。
事實上,無論是合㭼還是角背,它們的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其產生和演變也都是古代建築技術進步的一種體現。
回覆列表
古建知識科普:什麼叫“合㭼(ta)”?
合㭼,是北宋建築的一個特色做法,它位於平梁上面,用來輔助蜀柱穩定,算是蜀柱兩側的小楔子,由左右兩塊梯形木塊組成,把蜀柱夾在中間,形成了三角型的穩定的整體。
同樣的構件,發展到明清時期叫法又不一樣,改“合㭼”為“角背”,改原來的梯形木塊成方形,樣子不如原來好看,但功能是一樣的,不過稍顯簡單粗暴。
在宋式建築中,只有平梁上的蜀柱採用合㭼,其他地方都不用,而到後來,這個規矩就改變了,所有梁栿都可以用,每架樑栿上就都能看到角背。
合㭼這個構件,可能是北宋才被髮明,因為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在唐代、五代建築上有大量的標準合㭼出現,也許這也反映了北宋在營造技術上的一種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