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訊汽車網

    個人意見:解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所顧慮的一系列問題,會迎來汽車銷售的另一個春天。必竟現在油價上漲,對每個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影響環保。

  • 2 # 車界阿甘

    對汽車產業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一是消費週期,二是宏觀政策,三是品牌背書,至於說產品、技術、渠道這些屬於二級因素。

    先說說消費週期,汽車尤其乘用車市場經過28年正增長,去年開始負增長,今年一季度在沒有宏觀政策刺激下,延續去年的銷售態勢是大機率事件。汽車消費本來就是長週期消費,在一二線城市進入後市場階段後,經濟下行、房地產槓桿率高企、股市不景氣都造成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這些因素疊加自然造成消費者持幣代購或緩購。

    第二,說說宏觀政策。還記得2008年的汽車下鄉和10年的購置稅減免吧,伴隨信貸槓桿放水,造成主流車企的井噴式增長。政策的槓桿是乘數效應。

    第三是品牌和營銷。在前兩個大問題解決之後,品牌的影響力、品牌的渠道覆蓋率、品牌溢價力就凸顯出來了。當然品牌因子的改善是依託於產品力、渠道力和銷售力,綜合輸出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這就是為什麼市場總體下滑的情況下,BBA依舊是增長態勢,日系和某些德系依舊是增長態勢,因為品牌集中度在提高,有限的買車人群被優秀的強勢品牌吸附過去了。

    為什麼消費者更喜歡強勢品牌?因為他們意味著面子、可靠、服務的便利性、保值率等。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標誌、福特、現代等一票曾經也賣得很好的品牌今年銷售腰斬?因為過去的幾年中,他們的品牌關鍵支撐因子,例如質量穩定性、渠道成長性、產品力沒有支撐到品牌溢價的提升。換句話說,門面不突出了,客人不願意光顧了。所以出現嚴重的地位分化。

    這麼來說,今年一季度銷量遇冷是自然不過的事了。一季度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馬太效應也不奇怪了。應該說,在總體市場微增長或負增長的情況下,部分優秀的同學還是表現不錯的。但是優秀的同學也不足以撐起整個大盤的增長,因為消費週期和宏觀政策沒有發力。若下半年GDP增長遇到挑戰時,是不是會出臺相關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並未可知。當真如此的話,汽車消費週期也可能遇到一個波段式小增長。

  • 3 # 車市大表哥

    1、由於春節的錯位,每年1季度的銷售資料,尤其是增速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從3月份的銷售資料單獨看,3-4線城市甚至鄉鎮的車市下滑幅度更大,表現為越小的城市越低迷,縣鄉市場的下滑達到-17%。

    2、中國產自主品牌銷售不佳,從各個城市級別的豪華車銷量看都是正增長的,而一般合資品牌的降幅也沒有整體下滑速度大,自主品牌的快速衰落拉低了市場的增長。

    3、SUV的需求高峰期已過,大多數消費者首選車還是迴歸傳統轎車,SUV帶來的強增長力消失。

    4、低端車型購買力不夠,A00這樣級別的車型基本消失,1季度A0級別下滑30%,越低級別銷量越差,這主要是受房地產的擠壓以及大量優質二手車的強大沖擊。

    5、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老百姓手裡可能真的沒有那麼多閒置的存款了,物價水平漸長,而大多數人的工資並沒有上漲,隨著子女教育、父母醫療的壓力,80後主力消費人群已經進入了整體消費低迷狀態。

    當然,其實我們只是從銷量資料上看,整體車市在大幅下滑,但從絕對量上看,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汽車市場的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以超高速、高速的增長一段時期後,必然會有一定的穩定,我們目前經歷的短暫下滑是合理的。國家之前一直在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以較大的力度發放國補、地補,不限制牌照等方式,2019年補貼大幅度退坡,而轉向充電樁或者電池研發等前端補貼。而在去年底,業內一直傳聞國家要出臺購置稅補貼等等政策,但是國家一直未出臺,這也證明我們當前的車市發展是健康的,不存在太大的負向,所以預估年內不會再有太大幅度的刺激消費型政策出臺,而更會在二手車規範、新能源充電樁建設這樣的補充政策上有所作為。

    以上,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明節的歷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