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詞叫“可怕的兩歲”,指的是大致在兩歲左右,多數孩子都會經歷性格的轉變,這種轉變,往往表現為鬧脾氣、不講道理、有逆反心理等。
首先,是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具備主體意識,希望以自我的身份,去認識和接觸世界,對外界的人和事,有一種控制慾。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無力支配外界時,就會有挫敗感和失落感,發脾氣就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
這一時期,孩子的控制慾、支配欲,意在建立一種符合自己意願的秩序感。像甜甜那樣的,認定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肯換,就是這種維護秩序感的突出表現。如果孩子搭建好的秩序被破壞,他們就會顯得焦躁不安,甚至是以哭鬧的方式進行反抗。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是錯誤的!兩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如果一味的縱容、溺愛,孩子非但不會感激,還會變得目無尊長,胡作非為。
正確的做法是,一方面,不要隨意否定孩子自己的選擇和秩序,尊重孩子的選擇;另一方面,也要告訴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願,管理好情緒。
有個詞叫“可怕的兩歲”,指的是大致在兩歲左右,多數孩子都會經歷性格的轉變,這種轉變,往往表現為鬧脾氣、不講道理、有逆反心理等。
首先,是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具備主體意識,希望以自我的身份,去認識和接觸世界,對外界的人和事,有一種控制慾。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無力支配外界時,就會有挫敗感和失落感,發脾氣就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
這一時期,孩子的控制慾、支配欲,意在建立一種符合自己意願的秩序感。像甜甜那樣的,認定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肯換,就是這種維護秩序感的突出表現。如果孩子搭建好的秩序被破壞,他們就會顯得焦躁不安,甚至是以哭鬧的方式進行反抗。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是錯誤的!兩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如果一味的縱容、溺愛,孩子非但不會感激,還會變得目無尊長,胡作非為。
正確的做法是,一方面,不要隨意否定孩子自己的選擇和秩序,尊重孩子的選擇;另一方面,也要告訴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願,管理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