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談生活

    我們先看看紅糖的原料,生產工藝。

    原料:紅糖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甘蔗。甘蔗是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具有喜高溫、喜溼和喜肥的特徵,生長週期長。主要分佈在北緯24度以南地區,即中國的南方沿海各省區,其中以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海南、雲南、四川等省區種植面積最廣,大陸地區廣東甘蔗種植最多。

    生產工藝。紅糖的生產工藝分兩種一種是傳統工藝,一種是現代工藝。

    傳統工藝。傳統工藝製作紅糖的方式是把甘蔗汁用鍋熬製,乾燥後形成。

    現代工藝。現代工藝製作是把甘蔗透過提取白砂糖後剩餘物濃縮而成。

    兩者的區別。傳統工藝製作的紅糖,由於沒有提取白砂糖,糖分多,有熬製的特殊的焦香味,而且顏色較深,成氣褐紅色。現代工藝製作的紅糖,由於是提取了白砂糖後的剩餘物,合糖量低,顏色較淺,成褐黃色。兩者的營養成分相差不大。不過現代工藝生產的紅糖有食品新增劑,但對健康沒有影響。

    兩者的特點。傳統工藝生產的紅糖,水分大,易結塊,但口感好。現代工藝生產的紅糖,水分小,不易結塊,口感稍差。

    所以題主提到的紅糖發黃,不好吃,是由於生產工藝的不同造成的,營養成分同褐紅色是一樣的,食用那種紅糖看個人的喜好選擇。

  • 2 # 唐有權433

    這個我沒有經驗!超市買紅糖也沒有買過!總是到批發部買黃糖!一般很少買!到年底才買點!不像以前買成件數!現在方便得很,都有現成的賣!買的少了!

  • 3 # 唐宏華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合適不過了,因為我就是做糖人,自己有一家古法紅糖廠。

    超市裡的紅糖95%以上的都是赤砂糖做的,所謂的赤砂糖就是提取白糖以後剩下來的副產品,提取白糖就要去植物色素,提純等工序,就需要加入脫色劑和一些其他的化學新增劑才可以把白糖提純出來,那麼這些化學成分就遺留在副產品赤砂糖裡面。這些赤砂糖有黃的,有棕紅色的,也有黑色的,造成顏色偏差主要是火候的緣故。這些剩下來的副產品赤砂糖又被賣給小作坊,小作坊會把這些赤砂糖粉加入開水裡繼續熬煮成糖漿再匯出來結塊,做成塊狀的“紅糖塊”,如果在熬煮的時候加入白糖或者冰糖就會做成黃糖塊,加得少就做成黑糖塊,冰糖加少了做出來的黑糖塊聞起來就是所謂的焦苦味,也叫焦香味,這是赤砂糖獨有的味道。

    很多平臺裡都說黑糖是把紅糖熬老了才黑的,營養更好,這都是放屁的,其實他們用的原料就是帶有焦苦味的赤砂糖回鍋熬製的。真正的純天然紅糖是不能熬黑的,熬黑了就是焦胡味,胡味不是焦苦味,胡味沒法下口,就跟炒菜炒焦了一樣,更本沒法下口,純天然紅糖最好的是金黃色就要出鍋,聞起來是甘蔗清香味,即使後期存放久了氧化成棕紅色也依然是甘蔗清香味,絕不是焦苦味。

    一般情況下,商家都會說自己的黑糖是純手工熬製,實則是“純手工赤砂糖”,因為赤砂糖也可以稱作紅糖,所以叫它們“純手工紅糖”也沒錯。這是誤導消費者的說辭。

    下面我來說說真正的純天然無新增的古法紅糖。這種紅糖需要採用榨糖用的糖蔗,並且在種植的時候都非常講究,不能採用現代化肥施肥,否則果酸含量偏高,那些中心發紅發黑的壞甘蔗也不能用,如果一併混合壓榨也會導致酸度偏高,如果用了,在熬糖的時候就要加入石灰水去中和這些酸性才可以做出紅糖,否則做出來的是粘牙齒的牛皮糖。如果想要做出不加石灰水的古法紅糖,就必須採用自然生長的甘蔗,砍掉壞掉的部分去壓榨,經過連環鍋慢慢熬製,達到125度到130度之間就必須要出鍋,否則紅糖會產生焦糊味。

    好紅糖出鍋結塊後是金黃色的,而不是超市裡那種亞黃色,更不是黑色。當然,這樣的紅糖在後期存放過程中會隨著時間的存放而慢慢氧化變深,半年以後會變成棕紅色,甚至偏黑,但它絕不是焦苦味,因為它並不是直接熬老了導致,但不管變成什麼色,只要不發黴就不影響口感和營養價值。

    下圖前6張都是純天然紅糖,第四張是剛做出來的色澤,第五、六張是放了半年以後變色氧化後的紅糖,後面三張都是赤砂糖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班族到底該不該買車?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