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科學室

    如果真的要向高緯度發展的話,哪隻可能是先往四維空間發展,目前人類生活所存在的時空是三維時空(即是長度,質量,時間三個緯度)這是人類自己能感受到的時空。

    首先,物理學中用緯度來表示時空座標的數目,四維就是四個緯度,而四維就是由無數個三維空間構成,在加上一個“疊座標”,三維以上的空間都被稱為高緯度空間。例如《星際穿越》中的庫克在最後看到了他女兒的小時候,那個空間不僅僅是一個時光倒流的黑洞,更是一個加上了“疊”的四維空間。

    最近幾年研究的量子,就可能是開啟四維空間的一把鑰匙。人類往四維空間發展,首先得改變人類本身的這種有機形態,能使人類在原本有機形態和量子形態中自由切換。通俗點就是擺脫所謂的真實形態,變為與粒子一樣的意識形態。科學家已經證明,我們所存在的宇宙結構確實有延伸的維度,也有捲縮的維度。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有像水管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大的、容易看到的維,也有像水管在橫向上的圓圈那樣捲縮的維。那些緊緊捲縮的維存在於一個微小的空間裡,即使用目前我們最精密的儀器也無法探測到它們。

    而四維就是長寬高疊(XYZT),物理學上的四維即是長度,時間,質量與溫度。透過應用維數相比,人們可以推斷,四維空間的物質在我們三維的人類看來具有神奇的功能,就像中國的“神仙”一樣。

    四維生物看到的是什麼?肯定的說,四維生物看到的是四維的投影,即三維。就像我們看到的是三維的投影,即二維。我們想象中的三維世界就是四維生物從三維空間看到的樣子。

    當人類發展到四維空間的時候,就肯定具有了穿越宇宙的能力,並且可以徒手控制某些東西。那時候的人類,一定是一個高度文明的智慧生物。

  • 2 # 天樞苑

    科技的發展過程中,對於維度的掌握永遠不是最主要的。

    也許一些科幻小說中,往往會以向高維度的進發當作一種“勝利”,甚至在劉慈欣的作品中,提到:

    在宇宙間,一個技術文明等級的重要標誌,是它能夠控制和使用的微觀維度。對於基本粒子的一線使用,從我們那些長毛裸體的祖先在山洞中生起篝火時就開始了,對化學反應的控制,就是在一維層次上操控微觀粒子。當然,這種控制也是從低階到高階,從篝火到後來的蒸汽機,再到後來的發電機;現在,人類對微觀粒子一維控制的水平已達到了頂峰,有了計算機,也有了你們的奈米材料。但這一切,都侷限於對微觀維度的一維控制,在宇宙間一個更高階的文明看來,篝火和計算機、奈米材料等等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同屬於一個層次,這也是他們仍將人類看成蟲子的原因——遺憾的是,他們是對的。

    但是,這種說法固然是一種不錯的思路,甚至在小說中更能突出維度、或對維度的掌控之重要性,但是人類科學前沿面對的,並不只是單純的高維空間:

    一般而言,我們以為的四維空間在前沿科學麵前算是小兒科了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選好一個原點,利用三維直角座標系,就能任意標記我們這個空間中任何物體的位置。從而,以為四維空間,就是一個四位直角座標系,是這樣嗎?

    或許是,但是,這種高維空間的性質,不過是歐式三維空間的推廣,並沒有什麼特殊性。我們能證明它數學上的存在性,能推測它數學物理上的性質……科幻點去想,即使將來我們能夠進入這樣的高維空間,那也只是科技上的突破,也許是更大的能量、也許是特殊的地點、也許是透過某種我們還未發現的事物……

    但終究來說,這樣的高維空間並不是現在前沿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甚至不算是問題。

    相比之下,我們有更迫切更艱難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可控核聚變之類。而前沿具體在做些什麼,我也不瞭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在研究一個歐式四維空間或者歐式高維空間。至少在愛因斯坦時代,已經透過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所處的空間不是歐式空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夫妻最好的狀態是:彼此獨立,彼此深愛”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