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善淵2018
-
2 # 悅享詩文
讀古詩詞的時候你會發現,在古人寫有關清明節的詩句時,很多人都會用到“新火”這個詞。
比如宋代王禹偁在《清明》詩裡寫到“昨日鄰家起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唐代詩人賈島也有詩句“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之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說新火,是因為古人在清明節之前會過寒食節,寒食顧名思義就是冷的食物,大家是不起火的。寒食過後重新點燃灶火,而茶葉很多是清明節前後會上每年的新茶,所以說叫新火試新茶。
-
3 # 包絮
東坡先生生,憂國憂民。
曾任過五日登洲知府,寫下著名詩篇:《海市賦》。留傳至今。"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扶搖過世生永珍,疑是貝闕藏珠宮……"
上面這首詞,《望江南》,"休對故人說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是說好友相見,休提陳年往事了,要談論故國舊事,小心引燒身!
還是生起火來,煮杯好茶,我們喝茶論詩,消磨時光吧。
這裡的新火新☕,是為了承上啟下,對上句的故人和故國來的。
並不是說什麼寒食節的火或者新茶葉之類。
一點拙見,互相探討。
-
4 # 亮月半
蘇軾的詩,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曾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過,王安石變的是新法,王安石曾被用變新法,但被一些人反對用了一段了不用,王安石從朝廷迴歸原官處。後來又被啟用,終不能行遂回家。王安石下臺後兩人成為朋友,這首詩從意思上看應是王安石第一次失敗期間二人成為好友,而且又逢王安石又上臺重被啟用變新法。
王安石曾寫過《元日》,應是第一次被啟用變法時所作,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這首元日,大年初一的新春之日做的這首詩,在新春的爆竹聲中希望,改革的新風吹到千家萬戶。家家家借改革之風過紅火的日子,新符換舊符。接受變法。
而這首詩應是對王安石重新用的而作的詩,對王安石的變法,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清明後,酒醒卻諮詢切磋。休對故人思故國。王安石猶豫,介子推在重耳成為晉文公攻成無果,封賞被忘進深林後為晉文公下令燒山望其出,他不出而被燒死。王安石有顧慮,第一次經驗在那,功未成無果,第二次也未見有效。蘇軾勸他忘了過去事,且將新火試新茶,新火指寒食斷炊後重燃灶火,意指新官上任之火,用諮詢改進嗟嘆之火進行新試驗。詩酒趁年華,不要辜負時間。
而開頭春未老,指人生還不老,試上超然臺上望,以超然淡泊的心情做事,成敗不計。煙雨暗千家,百姓的日子不好過。為百姓著想。寒食後即清明,清明之前春未至,清明代表死與生。祭祀死者,活者還要生活,進行新生活。還要有希望!
-
5 # 無知先生
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請注意,詩中明確寫明瞭“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古代有個節日叫“寒食節”,規定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
所以這裡的“新火”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寒食節後重新點起來的火。
回覆列表
古代有寒食節,在清明節之前,為了幾年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晉文公在逃亡期間(那時應該還不是晉文公,是公子重耳),介子推一直追隨,並在重耳飢餓之時割了腿上的肉給重耳吃。晉文公登上君主之位後,賞賜了很多人,卻把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不求名利,隱居山中,晉文公為了逼迫他出山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因堅決不出山被大火燒死。晉文公覺得他是忠臣,為他立下祠廟,規定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寒食節過後,再次生火叫做“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