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時鐘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應得丹砂力,春來黑髮新。--王建《贈溪翁》蘭膏新沐雲鬢滑,寶釵斜墜青絲髮。-- 白居易 《任氏行》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洛神賦》欹鬟墮髻搖雙槳,採蓮晚出清江上。-- 馮延巳《菩薩蠻·欹鬟墮髻搖雙槳》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夜半風吹雪滿階,頭巾不裹把窗開。南枝暗就江頭髮,一點香從月下來。--白玉蟾《次韻曾丈探梅》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籌邊頭髮豎,入陣骨毛輕。戰馬惜如命,寶刀都有名。酒酣常罵坐,嫌客話昇平。--高翥《李將》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遊。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髮不禁秋。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陳與義《重陽》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髮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王諶《漁父詞/漁父》

  • 2 # 微文旅

    對古代人來講,一頭長長的黑髮不僅是身體的一部分,“更是頑強的具有極大民俗慣性的心理載體”(出自《中國古代妝容配方》),山以草木為本,人以頭髮為本,從古至今歷史上許多大事情與頭髮關係密切,例如成湯剪髮祈雨,曹操割發代首,楊貴妃剪髮以表示離開人世,清朝“剃髮易服”政策以推行政治,民國禁止蓄辮……頭髮是生命的象徵,也是本人的象徵。古人對頭髮看得很重,對女子的審美標準中有一條便是看頭髮是否烏黑油亮,因為作為血之餘、腎之華的頭髮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程度;而有不少古人曾經將王朝衰微、朝代更迭歸結到當時女子們古怪的妝容髮型(例如《後漢書》記載東漢權臣梁翼其孫壽發明了妖異的墮馬髻導致全家被誅滅;白居易《時世妝》批判當時女子怪異奇葩的妝容等等),古人認為“服妖”會減損國運,這從側面印證了女子髮型的重要性。

    綜合起來,古詩詞中形容女人頭髮漂亮的的詩詞很多。

    秋浦歌(唐·李白)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無題(李商隱)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經古行宮(杜牧)先皇一去無回駕,紅粉雲環空斷腸。

    長恨歌(白居易)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恃寵(曹鄴)三十六宮女,髻鬟各如鴉。

    河湟(杜牧)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

    山中寡婦(杜荀鶴)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贈溪翁(王建)應得丹砂力,春來黑髮新。

    傷春(陳與義)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北來人(劉克莊)淒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

    南歌子(溫庭筠)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

    菩薩蠻(馮延巳)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欹鬟墮髻搖雙槳,採蓮晚出清江上。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山坡羊(王實甫)雲松螺髻,香溫鴛被,掩香閨一覺傷春睡。

    秋浦歌(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著重描寫頭髮漂亮的有: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鬢似烏雲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 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干憑曉,一握亂絲如柳。

    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

    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你以前的生活中,有什麼事對你打擊最大?你又是如何敞開心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