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揚51

    說說我的看法。

    《四郎探母》真可算是骨子老戲了,關於成戲年代,一般的說法是道光25年,即1845年,由京劇藝人張二奎等根據全本《雁門關》(又名《八郎探母》)改編而成。並吸收上黨梆子《三關排宴》部分內容加以充實。目前流行的演出版本定稿於譚鑫培先生。京劇歷史上所有名家幾乎都演過這齣戲,如余三勝、梅巧玲、楊月樓等。清“同光十三絕”描繪楊月樓的正是他所扮演的《四郎探母》中楊延輝的劇照。1933年拍攝的第一部京劇內容的有聲電影,也是《四郎探母》。

    這齣戲的藝術魅力可見一斑。

    要說為什麼京劇名家喜歡演唱《四郎探母》,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吧:

    1:歷史悠久 觀眾熟悉

    有這麼一句話叫“生書熟戲”,人們聽書、讀書喜歡聽、看沒新鮮陌生的,對書中人物、故事一無所知,有不到結局不放手的渴望。而看戲則恰恰相反,真正戲迷越是熟戲越愛看,甚至他自己都會唱了,繼續照看不誤,坐在下面打著拍子、耳朵聽著演員唱,心裡跟著默唱,這才是最高享受。越是經典劇目,觀眾越是歡迎,名家上演觀眾喜愛的劇目,上座率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2:劇情緊張 結局歡喜

    《四郎探母》故事集中發生在兩天一夜,劇情緊湊,結構嚴謹,環環相扣,一氣呵成。驚險過後團圓結尾,很是符合華人欣賞習慣。非常適合大型節日、儀式活動的慶典性演出,既是慶典性演出,邀請的當然都是名家。名家經常上演的經典劇目,一般演員想要動演自然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拿得動”,觀眾是否買帳,所以從另一個方面造成了這齣戲不是名家不敢動的局面。

    3:行當齊全 人物眾多

    該劇包括了花臉以外的所有行當,而且各行當不論主角配角,巧妙地安排了非常合適的戲份,不論是太后、太君,還是六郎、宗寶,乃至國舅、四夫人,都有保證表演出彩的劇情片段,用來上演名家大合作最為適宜。歷史上堪稱盛況空前的大合作有兩場:一是1947年,演員有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李少春、芙蓉草、姜妙香、馬富祿、高玉倩等,第二次是1956年,演員有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李和曾、尚小云、張君秋、李多奎、姜妙香、蕭長華、馬富祿等。能夠讓同行當、不同行當的十幾位名家各擅勝場的大戲,除了《四郎探母》也沒有第二齣戲了。

    (1956年大合作《四郎探母》演出後謝幕

    左起:奚嘯伯、蕭長華、張君秋、尚小云、馬連良、馬富祿)

    4:唱腔優美 名段甚多

    《四郎探母》全劇運用了西皮腔調下的所有板式,從四平八穩的慢三眼,到珠落玉盤的對唱快板,從激昂高亢的小生孩子娃調到酣暢淋漓的大段流水,從“叫小番”響遏行雲的“嘎調”,到“老孃親請上受兒拜”迂迴婉轉的一波三折,無不是膾炙人口的名段。不僅觀眾喜歡聽,演員也喜歡唱。這一點我們從老唱片中就能明顯看出,“伶界大王”譚鑫培一生能戲甚多,所灌製的唱片中就有《坐宮》“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一段,餘叔巖十八張半中也有“見娘”的那段經典二六和“辭堂”的“捨不得老孃年高邁”的散板。可見二位大師對這齣戲的喜愛。如此眾多的、深受觀眾歡迎的名段集中在一齣戲裡,名家們自然樂得演出。

    (譚富英李多奎《四郎探母》劇照)

    5:流派紛呈 爭奇鬥豔

    這是一出生、旦並重的唱功戲,上述兩場大合作的《四郎探母》,幾乎包括了老生、青衣(花衫)行當的所有流派,未參與這兩次合作的楊寶森先生,1950年與張君秋、姜妙香也曾合作《四郎探母》全劇,很是精彩。其他如言派、程派也有自己風格的唱法。可以說,現在的演員如果想演唱《四郎探母》,不論你藝宗何派,均有前輩精彩演唱作樣板,供你學習、借鑑。有完整、完美的流派傳承,這就是該劇久演不衰的一個原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外有什麼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