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octor周醫大夫
-
2 # 陽光森林16
那麼簡單的事,一個醫院的場地、裝置決定了就醫人數的最大值。那收入就有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全院的工資待遇分配也是根據這個範圍,那醫護招多了就把領導的工資給分出去了。。
-
3 # 鵬程萬里2918
臨床工作幾十年,一線臨床人員一直壓縮,因為招聘有硬框架,有上級部門監管,有科室床位比例,行管後一般無硬性規定,可以“彈性”,就連以臨床指標進來的,關係背景足夠都可以以借調名義脫離一線,現在除非國家給二級以上醫院制定部門組成大框架,學以致用,永遠都是一線累死,耍的耍死。
-
4 # 晨之軒玉
很多人往往忽略一個方面,就是資源。
很多好醫院,都在城區,佔用面積,水電交通等的壓力都很大,實際是無法擴大的,所以再多的醫生護士招的來,沒地方呆。
-
5 # 秋實健康平安
公立醫院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本人所在城市財政資金很困難,市財政對醫院撥款比例相當低,僅在人員工資的15%左右,同時公立醫院注重公益性,收入又很難提高,這種情況下醫院要嚴格控制人員成本支出,管理者一定會控制各崗位人員配備,人盡其能,減少人員成本支出。特別是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公立醫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難上加難了。
-
6 # lq732
醫生、護士並不少,但是,在醫療市場化推動下,大醫院創收能力強,待遇高,醫生、護士往裡擠,小醫院想要不願去、留不住,改行的也不少!
-
7 # 暴躁的阿司匹林
總的來說,公立醫院並不是國家給你發工資,人多了,每個人分的錢就少了,人少了,自然就累,況且還養著一大堆管你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進修的,規培的,研究生都是成了可利用的資源,就是苦了基層醫院。
-
8 # 韶華易逝X
編制就這點,有沒有編差距大,差異大。不愛來。再加上每年看似實習生很多,其實很多不合適從醫。有的自己也不願意進普通醫院。更別提下基層社群衛生院那些了。
-
9 # 陳家群
一是公立醫院的編制人數由人社部門、編辦管控的,按照設定床位數來配置一定的醫生、護士、醫技人員的(包括編外人員也有核定配置人數),不是醫院自己可隨意招聘,要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二是公立醫院基本是自負盈虧,要考慮執行成本,過多的人員配置會導致沉重的人員費用負擔,一般會從緊配備醫務人員力量。
-
10 # 綠林夏雨
應該每三四條村就設立一個某醫院的門診部,由醫院醫生分派人員值班,門診部負責普通常見小病,這樣可以分流患者,現在很少公立診所,私立的多,私立的很多亂開藥亂收費,都靠吊水賺錢,醫術平平
回覆列表
招再多的醫生和護士也不能解決現有的壓力!因為醫生和護士的壓力,我也作為一名醫生覺得,壓力主要來自於患者對於疾病治療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了!造成了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1.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前看病,造成患者傷殘、死亡或者輸錯液體,給小孩多扎幾針,患者及家屬都認為是自身的原因,不認為是醫護的原因,都選擇原諒!而現在呢出現上述問題,道歉根本沒用,都會追究責任到底,要求最高賠償!
2.競爭壓力大導致節奏加快!現在年輕人壓力大,工作繁忙,對自身健康問題關注不夠,要求速效,不要拖延太長時間!所以很多人,小病就選擇輸液,大劑量消炎,不太喜歡吃藥,覺得吃藥太慢了,也不一定會好!醫生給予慢節奏治療,患者不理解,詳細全面檢查沒必要,多餘的,趕快治好就可以了!要聽從患者的意願!
3.患者要求全方位服務!VIP待遇!就如只有一個人在醫院就診,不用排長隊等待,醫護人員態度和藹可親!可實際醫院人員確實不夠,很難做到始終微笑式服務!
4.醫院是財政撥款,額定有人員編制,在各大政府部門中,衛生部門始終是在靠後位置,不可能讓你隨意擴編;另外後勤有編制人員太多,一線人員太少!大醫院就診人數逐年增加,社群醫院逐步萎縮,勞動量成倍增加,收入未見明顯提高,工作積極性不高!
要真正改變壓力大的問題:需從就醫流程上改變,小病進社群,大病進市區!政府引導加強制措施,拒絕醫鬧,整頓醫院內部人員配置,整合後勤科室,適當增加醫護人員數量,加強培訓,增加收入,改變服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