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史趣聞
-
2 # 一個喜歡思考的學者
漢室雖然腐敗,心向漢室的人卻不在少數。
以儒家為基礎建立的三綱五常,頭一條便是君為臣綱。
曹操實力為什麼可以擴充得那麼快?是因為他手中有大漢天子這張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便是曹操的政治優勢,大批內心忠於漢室計程車族聚攏在曹操身邊,奠定了王圖霸業的基礎。
當然,哪個朝代都有不怕死的愣頭青。
淮南的袁術不信這個邪,仗著自己有軍隊和城池,以及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得到玉璽後宣佈稱帝,建立仲氏王朝。
結果呢?現實給了他狠狠一巴掌!
曹操立刻打著“奉旨討逆”的名義出征,周邊的諸侯如徐州呂布,荊州劉表甚至袁術自己的同族兄弟袁紹都沒有出兵幫助袁術。
反倒是都是接下討逆的聖旨,雖然沒有出兵助曹,但諸侯們都默許曹操的討袁行動,反對袁術稱帝!
劉備一個賣草鞋出身的人,為什麼身邊有那麼多文臣武將跟著他,因為他有“劉皇叔”這個身份,他是打著光復漢室的名義。
漢天子一天在位,無人敢稱帝,誰稱帝誰就是叛逆,人人喊打!
曹操作為曹魏政權的開拓者與奠基人,至死都是漢臣。
劉備、孫權直到漢獻帝退了位才敢稱帝,便是這個緣由。
-
3 # 燕山史話
1.原因有兩個:一是這些諸侯的實力在當時還沒達到絕對的優勢;二是若自稱天子,將會把諸侯之間的矛盾轉移到自身與其他所有諸侯之間的矛盾,實在為不明智之舉。
2.具體分析如下:
一、在戰國時,雖然秦國在中後期實力逐漸顯現,但一旦六國合縱起來,秦國難出函谷關。秦國經過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如果說當時誰最有實力,那肯定是秦國最有實力和資本敢自稱天子,但秦國的實力也是在長平之戰擊敗趙國之後才建立起的巨大優勢,這種優勢也得需要30年後才能一統六國。一旦稱天子,六國又會效仿當年蘇秦掛六國相印之事,集中兵力對付秦國,秦國擊敗六國的策略是遠交近攻,自稱天子無疑會吸引所有諸侯注意和遠交近攻策略、逐一擊破戰略不符。
合縱連橫
二、與此相反的事例是誰?三國時期有個自稱皇帝的人——袁術,他就是失敗的典型案例,袁術所在之地為壽春,可謂兵多將廣、糧草多,但他在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稱帝,稱帝后吸引了周邊勢力的注意,都欲擊破袁術而後快,而且古時討伐對方勢力需要師出有名,這樣才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袁術本身實力就沒強大到一敵多,且壽春處於四戰之地,袁術稱帝失敗在所難免;曹操就很聰明,“挾天子以令不臣”,不稱帝但能要挾別人,他很懂局勢,包括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採取的策略也是“緩稱王”。
袁術
3.綜上,戰國時候,各個諸侯敢於稱王,是因為原本週朝分封制就把他們分封為諸侯,具備稱王的資本,但他們都一時沒實力敢稱天子,怕樹大招風,天子還保持形勢上的尊重;一旦羽翼豐滿,廢黜天子自己稱天子就變成時間問題。
秦始皇
回覆列表
周朝是封侯制,開始只有周朝一家是王,可是周朝後期,天子羸弱,地位大不如以前,而眾諸侯實力卻是空前高漲,雖說一個個膽子都大起來了,但周朝重禮儀,以後的歷朝歷代禮制都是奉行周禮的;大家礙於這,加上各諸侯牽制,一直都沒有廢周。
戰國中前期,周王室還是名義上的天子,是不可以僭越和討伐的,再加上戰國七雄在“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之前勢均力敵,一旦誰貿然自稱天子很可能會授人以口實,給其他六個國家聯合討伐的機會。誰都不會那麼笨的,這個情況跟東漢末年基本一個樣。
戰國中後期後,秦國過潼關,虎視中原,這個時候周王朝已經被滅掉了,秦國在戰國七雄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其實稱不稱帝已經完全沒有了什麼實際意義和價值,這時候連九鼎都在秦朝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