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庫
-
2 # 樂淘爸爸
每次被人問及職業,答曰地質專業。接下來,必然要問的兩個問題就是,“你們找黃金嗎?”,“你們找鑽石嗎?”
可見,黃金與鑽石就是普通大眾對地質專業最具特色的理解。
當然,我的回答也讓他們失望,地質學不僅僅找黃金與鑽石。
鑽石稀有,只分布在非常古老的克拉通。這些地區包括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印度、澳洲、南非、和巴西。
在幾億年前,地球上還是盤古大陸的時候,這些穩定的陸塊就聚團在一起。在當時的南半球,巴西緊靠非洲西側。印度和澳洲則在非洲東側。而在北半球,加拿大和俄羅斯緊靠一起。
中國很特殊,幾乎什麼礦產都有,鑽石也不例外。這說明,中國的幾塊大陸也是很久以前就形成的。
為什麼鑽石必須在克拉通地區才能發現?
因為,形成鑽石需要特別深的深度,比如150-200公里的岩石圈地幔。這就需要地殼非常厚才可以。而克拉通的厚度才能達到這樣的條件。
科學家是怎樣判斷這些條件的呢?
目前我們觀測到的鑽石基本都存在於超基性岩中,這種火山岩的成分存在於深部上地幔。鑽石的形成條件非常苛刻。只有早期地球溫度還很高時,才能偶爾碰對條件形成,目前地球的溫壓狀態,估計很難再產出鑽石。
當鑽石在深部形成後,還需要另外的條件,讓深部岩漿熔融,從深部湧上來,侵入地殼淺部。只有這樣,才能把深部的鑽石,攜帶到前淺部,為人類開採。
所以說,並不是所有金伯利岩都含有金剛石。但是不是超基性岩一定不含金剛石。
在人類文明產生的中亞造山帶,也就是地中海到伊朗高原及周邊地區,恰恰不含有金剛石,因為這些地區都不是穩定的克拉通。這好像自然對人類開的一個玩笑。
對於科學家來講,不那麼純的金剛石才更有價值。因為這些不純的資訊來自地球深部,是不科學家夢寐以求的資訊。根據這些資訊,可以追溯金剛石形成深度的地幔成分。
-
3 # 金童希瑞
鑽石形成於比較複雜的隕石坑裡。
簡單的大型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邊緣產生產生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鐵鎂質橄欖岩。
當大型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的鐵鎂質橄欖岩形成之時,又有較小的隕石衝擊鐵鎂質橄欖岩,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金剛石就會賦存於角礫雲母橄欖岩——金伯利岩之中。這時小行星撞擊一般會結束,所以金剛石、角礫岩、雲母都不會再發生變化。(鐵鎂質橄欖岩一般不會發生變化,因為它是矽酸鹽的頂級產物)
這樣,金伯利岩就成了金剛石的母巖。
-
4 # 周大生珠寶
答:鑽石是碳的一種形式,碳是太陽系中含量第四豐富的元素。碳元素形成為鑽石,需要45-60千巴的高壓,900-1300攝氏度的高溫,以及150-200千米的地球深度,有時則深達660千米,位於地幔過渡帶。
鑽石形成於上地幔,地球堅硬的地表層下最濃稠、最柔軟的一層。大部分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至9億年前,形成時間遠遠早於恐龍在地球上出現的年代。
鑽石形成於大於150公里的地球深處,而且需要同時滿足眾多極為苛刻的條件,所以天然鑽石的形成機率極低。需要大約1000攝氏度的高溫、讓碳原子聚集形成鑽石晶體恰到好處的壓力。
一顆鑽石需要十數億年才能形成,這意味著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自然界不可能為我們提供更多鑽石,也不可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提供更多。說鑽石儲量無限的人一定還不懂得鑽石怎麼形成的呢。
回覆列表
鑽石只能在地球表面之下特定深度(大約 100 英里;160 千米)的高溫和高壓條件下形成。 條件極端嚴苛:溫度必須介於2102℉至2192℉(1150℃至1200℃);壓力必須介於50至70千巴 —— 比海平面上的氣壓高50,000至70,000倍。地幔內處於這種環境中的碳原子可以形成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