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鄭說乾貨

    我做了很長時間的老師,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各種各樣的“風格”,有些人很擅長學習,有些人很聰明,有些人很笨。有些人明智,有些人傲慢。有些人勤奮好動,有些人懶得死——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生。

    遇到一個不能把油和鹽帶進教室的學生是一件頭痛和痛苦的事。然而,作為教師,我們有著沉重的負擔,我們不能忽視它。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首先,和他認真交談,深入交流,並嘗試進入他的內心世界。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有一個心結或者不喜歡老師的關心,所以他們對老師的批評和教育充耳不聞。或者你不能走出一個角落,需要你的救援。如果他真的能有愉快的交流,他應該改變。

    第二其次,他可能只是懶惰,不喜歡學習。如果是這樣,他將受到懲罰。他每天都會被懲罰,背誦課文,默默地寫詩和單詞。如果他堅持一個月,他基本上會看到結果。堅持了一個月之後,他基本上被馴服了。他養成了每天背書的習慣。此外,他的表現提高了,他有學習的動力。我有一個學生,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每天上課和上晚自習的時候都會睡覺。我和他談了幾次。他開始喜歡學習,在接下來的幾次考試中,他的成績迅速提高。

    第三,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和學校在教育上合作。一方面,我們可以知道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家長可以知道學生在學校的地位。有些學生不怕老師,但非常怕父母。

    第四,如果你已經嘗試了很多次,並且使用了各種方法都沒有任何結果,那就忘記它。不要和自己或他競爭。盡你最大的努力,不要後悔,不要辜負你的良心。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 2 # 睿狼特訓

    我班也有一位這樣的學生,我的做法基本如下:

    第一:先找孩子談話,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

    看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孩子今天的局面?

    我班的那個孩子是因為父母離婚,母親沒正式工作所以沒要他,跟了父親後,父親工作很忙,照顧不上他,後媽對他也不好。他感覺周圍沒有一個親人,自暴自棄了。

    瞭解到這個情況後,我下一步就是和家長溝通,做家長的工作。

    第二:和家長密切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配合。

    這個孩子的父親還是很配合我們的工作的,和孩子母親商量後,先有母親照顧孩子,他可以多出點生活費,後來母親也答應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

    第三:在學校儘量多關注照顧孩子。

    我首先給孩子配了個優秀的同桌,不會的話同桌可以幫助他。然後課堂上也儘量多提問他,總之,儘自己最大能力吧。

    最後這個孩子慢慢有點進步,至少學習態度轉變了很多。

    但也有一些孩子是絲毫沒有改變的。

    我班還有一個孩子,油鹽不進,一點也不學習。我什麼工作都做了,但孩子從小太溺愛了,家長根本管不了。孩子連家長的話都不聽,老師怎麼能管了?

    每天上課,只要孩子不過分,我都儘量忍著,不和他置氣。

    有一次,其他老師上課,批評了他幾句,他推搡老師,差點把老師推倒,至此之後,我更是不敢管了。

    後來,有一次他和別的孩子打架鬥毆,把別人打傷了,學校出面讓他回家反省了半個月。再次到校後,收斂了許多。

    目前的孩子,無法無天的很多。作為老師,盡力而為無愧於心就好,不要奢望把所有孩子都教育好。

    特別是一些連家長都管不了的孩子,老師更是要掌握好分寸,稍有不慎,可能傷及自己,甚至連工作都丟掉,實在是不值得。

  • 3 # PS每天一個小技巧

    首先對您的耐心引導表示欣慰和支援,想要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態,首先要從心理上分析他為什麼如此抗拒學習,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1.基礎不好無從下手,用吊兒郎當的態度來掩飾自己學的很艱難的事實。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很多學習不好的學生都執著於塑造一個“我很聰明,只是不願意學”的人設來掩飾自己學起來很困難的事實,拒絕向別人求助。

    這一類學生很可能過去基礎沒打好攢了不少問題,又羞於向人求助,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其實不只是成績差的學生會這樣,很多成績非常好的學生也很執著於“聰明”人設,私下裡偷偷學習,表面上還要裝出我就是隨便學學的樣子,相信老師們也見過不少。

    對策:先私下溝通開啟學生心房,保證為他保守祕密,維護學生尊嚴,課下抽時間私下輔導。

    2.因為網路資訊誤導進入迷茫期,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任何規劃。

    我自己上高中的時候就有過這麼一段時期,當時看了很多“讀書無用論”的文章,又看到很多畢業生混的很慘的訊息,一度認為大多成功者都是因為家庭背景和金錢條件,從而進入了迷茫期。

    不過好在後來及時醒悟想明白了,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補上來,但那一段迷茫期的後遺症卻很久遠,以至於後來問老師問題老師總問我為什麼難的都會反而那麼簡單的卻不會,當時也很尷尬。

    3.實在對學習不感興趣,徹底想好了未來不走學習這條路。

    這種情況也並不少,有些學生你讓他學習他就是很痛苦,也實在很抗拒,這種情況最為難搞。

    對策:和家長溝通,實在擰不過來的話就不再專門耗費精力,告訴他如果哪天突然又反悔改變想法的話,可以隨時找老師求助,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當然也會有其他特殊原因,但我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老師要管的是一整個班的學生,對於個別學生做工作應該要以不耽誤整體為前提,不然豈不是對其他學生不公平?只要儘自己所能提供疏導和幫助,做到問心無愧就足夠了。

  • 4 # 愛你的燦燦哥哥

    兩條路:

    1.改變他。

    2.暫時擱置。

    下面具體講一講。

    1.改變他。

    操作方法:

    第一步,瞭解這個學生喜歡什麼。

    一個人如果什麼也不喜歡,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再寡淡的人總會有相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小說、籃球、音樂等等。

    第二步,藉助孩子的喜好,採取賞罰制度。

    分數提高則增加滿足喜好的機會,分數降低則限制滿足喜好的機會。

    第三步,強制參加集體活動。

    油鹽不進、不思進取的孩子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意識到自己該做點什麼改變一下,光靠老師的說教是不夠的,需要一點實踐活動。比如,與孩子約定,考試沒考好就在班會時上臺表演唱歌;或者要求孩子下節課必須表演一場3分鐘的演講等。這樣做表面上好像跟學習的關係不大,但實際上會讓孩子在意自己在班上的形象、同學的評價,從而形成提高成績的動力。

    2.暫時擱置。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一個月後,沒有效果,可以選擇暫時擱置這個問題,以免浪費時間精力。以後有機會再做嘗試。

  • 5 # 鳴居客

    對於這種情況相信無論是讀書時期還是當時時期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在這個年齡段這是存在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卻不是很成熟的階段,是處於叛逆期階段,因此,對於這種學生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教育方法。

    首先,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以及與同學之前的相處情況,全方位的來了解他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高中一個同學就是當時由於處於這麼個階段,腦子很聰明但是就是從來不會用到學習上,班主任一直想讓他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可是無論怎麼找他談話,怎麼說就是改變不了?後來由於一次手機被沒收,讓他去教室後面罰站,好長時間最後自己受不了主動找老師認錯,不知是不是覺醒了,自此以後開始好好學習了。但是這種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學生,因為可能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最後效果相反。

    再就是,這類學生可能自尊心強的話,老師在找他談話的時候可以在放學以後,甚至老師辦公室都沒啥人的情況下進行,與他交流時不要以長者或者老師訓學生的口吻來進行,可以用那種朋友之間的聊天的方式來進行對話,這樣使學生放下戒備心,走進學生內心,瞭解他然後找到針對他的教育方法。

    最後,可以通過他身邊的朋友同學來從側面瞭解他的具體問題,甚至可以讓他的朋友與他進行交流,通過朋友之間的胡侃聊天的方式愛改變他的內心想法,最後找準時機適當的對他的一些成績進行鼓勵。對於他的鼓勵也不要僅僅限於學習上,有的可能籃球打得好,老師也可以進行鼓勵,通過其他方面對他的鼓勵來帶動其對於學習的興趣,老師的一句鼓勵可能會使學生高興很久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對於不一樣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才。

  • 6 # 孩子你能行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去考慮。首先要以相信孩子的態度與孩子聊一聊。儘量不給孩子製造新的精神壓力,可以從自己的初中高中生涯聊起。

    從自己所教的這門課分析看看孩子的不足在哪裡,告訴孩子哪些是他既會又不會可以快速提分的部分,讓孩子把難題和容易的先放一放,以提分為原則先從一門課起步建立自信,自己在課堂上再適當表揚孩子。

    其次,與孩子的家長溝通一下。瞭解孩子的成長,包括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愛好什麼,喜歡看什麼課外書。自己想怎麼幫助孩子,希望家長配合點什麼。如果家長是沒法溝通的,那真的是很麻煩的,不過這種情況是極少的。一般是家長不懂教育,家庭有具體的困難和不足,可以根據對方的家庭情況對家長提出相應的建議。

    第三,孩子很可能在初中就出問題了。這種情況非常麻煩。有樓主這樣師德好的老師,也有非常缺德的老師,極少數初中老師整學生很老練的。而初中正處於青春期初期,孩子被整自己還說不出,但產生的心理陰影會不斷擴大,孩子會變得很敏感或者很麻木,覺得自己沒用,內心重重疊疊地充滿著多種負能量。當然也有可能是初中階段其他較嚴重的問題引起。這樣旳孩子有點驚弓之鳥的經歷,這時候稍不小心還會引起孩子誤解,需要對孩子多一分包容多一分接納。利用節假日給孩子推薦合適的書,如名人傳記,讓孩子看看名人是怎樣面對挫折的,還有就是國外曾經轟動的心理學類的正能量的書。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人體的潛能是很大的,所謂名人往往比我們遇到的挫折還大。

    此外還可以看看孩子有什麼特長,畢竟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若是通過自己的引導,孩子雖然高考差了一點,但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技術工人,那也是很值得自豪的事,同樣也有滿滿的成就感。

  • 7 # 關陳思遠

    高中學生,變得油鹽不進,可能從初中就已經出了問題,改變起來是有點困難,但不能放棄!相信人非草木,只要付出真情,一定會有所回報。

    詳細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對孩子產生影響最早、最深刻的地方。孩子的變化也許與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曾經教過一個女生,剛入七年級時聰明乖巧,活波熱心,這樣的學生讓人感覺一定會按照正常的規律平穩的進入高一級學府,完成自己的學業。突然有一天晚自習時,班裡有學生慌慌張張的來報告,說這個女孩喝的酩酊大醉,躺在教室的地上。見到她時,狀況令人心疼:也許是第一次醉酒,臉色蒼白,一邊掙扎著站起,一邊流淚。經過側面瞭解,他的父母正在鬧離婚,母親已經幾個月沒有回家了。想像一下,這個孩子承受著多麼大的思想壓力:一邊要學習,一邊還要承受無法言說的痛苦,這種壓力,可以壓垮一個沒有生活經驗的孩子!所以一定要了解問題學生的家庭情況,剖析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感化於心,讓他有所改變。

    談心。避開傷痕,旁敲側擊,引導孩子走出心靈的困境。關注。時時刻刻的陪伴肯定不可能,但多關注還是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老師的關注可以燃氣學生進步的慾望。同學的力量。有意讓同學多幫助他,積極邀請他參與集體事務,拉他走出泥沼。待時機成熟,深入交談。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一定有所變化,瞅準時間,深入交談,揭開傷疤,清創施藥,徹底根治。

    大多數油鹽不進的孩子,都是玩世不恭的,療傷治癒期間,不要談成績,如果能根治其心,成績一定能趕上。做老師,一定不能只盯著成績,不解決思想問題談成績,一定適得其反。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 8 # 殷盛人生

    很理解您和其他有類似情況的老師們!您既說“油鹽不進”,那估計是試過很多方法了, 許多老師在這裡的回答也提到對他們類似的學生用過這樣那樣的方法都沒有效果。這的確很叫人煩惱。

    我雖不是學校老師,但從事過多年的青少年兒童積極心理教育,也接觸過這樣的孩子。我想根據積極心理學的原理建議一種可能有點不合直覺的方法。那就是,既然批評、懲罰等都沒有用,試試表揚、鼓勵看看?

    當然不是表揚鼓勵“油鹽不進,不思進取”和其它違紀的行為。但是在不妨礙課堂秩序時( 如課後),不妨試試暫時把問題放下,轉而留心發掘孩子有什麼長處,從孩子的長處著手。

    記得幾年前在美國我們有個積極心理教育工作室,常有學校或家長送來“人人頭痛至極”的孩子。有老師抱怨“課堂上就是跟他鬥,沒法正常上課”的,有家長連呼“快要崩潰了!”的,有學校輔導員技窮力竭想把孩子推走到“特殊教育部門”了事的,不一而足;有的孩子到了工作室也是一副“看你又能把我怎麼樣!”的模樣。

    當工作室的輔導員說,“我知道大家都說你有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很重要。但我們今天先把問題暫時放一邊。讓我們來看看,你有什麼優秀的地方!”孩子先就楞了, 可能暗想,“不是送我來 ‘受教育’的嗎?!”但很快可能又回到“那又怎麼樣?”的模樣。於是輔導員從電腦裡調出專家研製的、通過了嚴格鑑定的“兒童性格特長測試“問卷。孩子好奇地做完後, 通過軟體分析輔導員很快得出答案,告訴孩子,“你看,你在這個、這個 、這個和那個方面很優秀!這是用專家的問卷測出的,你這些真的是很優秀哦!讓我們談談你可以用這些優質做什麼。”這下孩子來勁了,此後相談甚歡,孩子帶著“原來我也有很優秀的地方!”的欣喜和新生能量回去。輔導員又與老師和家長配合,設計或鼓勵孩子參與能體現孩子的特定優質的活動。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測出有領導素質,就讓孩子練習做“領導”,諸如課堂小組活動的領頭人,體育活動的隊長等, 但強調孩子必須負責任, 並明確交代應負的責任及不負責任的後果(對其他成員、整個團體、及孩子本人的後果)。孩子本來在自己特長的地方都會樂於發揮,現在又意外得到信任並被委以重任,很大的可能會表現出少有的配合, 積極而有責任心。這種正向的心態會摻透到其它方面。老師家長也會注意到跟這孩子在學習方面的互動也有微妙的改變,變得不是那麼“倔傲不訓”了, 這就有了轉機,有望通過正向迴圈加強......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一個孩子都有一組內在優質,並研製出科學的測量問卷及量身打造激勵孩子的策略。在我們多年的實踐中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如果沒有這個資源,老師和家長們多半也能看出一個孩子的優質大概是哪些,看不清也值得通過刻意觀察發掘出來,關鍵是要從孩子的優質和長處著手,以長帶短,借優克劣。

    如果提問的這位老師覺得上面說的不無道理,不妨試試這個“欲抑先揚”的辦法, 或許可在那“油鹽不進”的壁壘上開啟一個口子呢!

  • 9 # 築夢驛站

    建議你轉變教學方法,可以因材施教,適當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生活環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關係,給予關懷和學習方面的幫助,使學生能夠自己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一、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學習?

    作為老師,你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孩子不思進取的問題,而是去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瞭解學生不願意學習的真正原因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高中生處於叛逆期,對很多社會現象會抱有懷疑的態度,而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因自己積累的經驗而對老師以及家長所說的話語產生疑問,不願意遵守。面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適當的加強耐心,試圖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耐心引導。

    二、轉變上課方式

    每個班級都會有個別不願意學習的學生,面對這種問題,老師應該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瞭解這個學生對課堂的態度,同時要了解全班同學以及個別同學對任課老師的態度,如果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這個老師的課程,甚至會發出一些不能夠理解,聽不懂老師講什麼的反饋建議,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儘可能在每節課後詢問學生的建議,不斷改進。

    課程中儘量涉及到一些情節教學模式,讓學生有課堂的參與感,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有助於建立師生以及學生相互之間的情感,真正做到班級融合。情景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對科目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三、掌握教學重點

    教書育人重在“教”和“育”兩個字,教書和育人不可區分,老師在發現學生不願意學習這個問題後就要及時詢證,瞭解問題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告知他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幫助實現自身夢想的作用。

    現在很多老師的講課方式還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學習的根本意義在於將學到的東西靈活應用。但目前的教學現狀限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學生追求新知識的動力。老師真正從課堂的主動地位退出轉變為輔助和指導,才能夠使學生髮揮自身優勢,找到自己在課堂中甚至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

  • 10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呀

    學困學生的該怎麼處理?

    我是一個做了十四年的職業高中的班主任,遇到很多類似的學生。職業高中的學生本來是就學習成績不算優秀,學習行為和習慣不大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學生,有轉變成功的學生,也有無法改變最後輟學的學生。

    問題說的油鹽不進,不思進取,有可能是班主任屢次教育都無效的、把班主任的教育當成耳邊風,或者無視班主任的存在,無視教師的課堂教學,俗話說的吊兒郎當、目中無人的樣子。

    我在班主任經歷中也遇到很多這樣的,舉個例子,以前有個學生,初中時候四個就轉了四個初中學校,第五個學期實在沒有那個學校願意接受,整天不學習天天遲到曠課,還跟校外的不良青年瞎混,染上抽菸喝酒的壞毛病,又苦於義務教育,捱到初中畢業。家長覺得他還小,出去工作又年齡太小,讀書又不認真讀書。無奈就送我們職業高中,分班到了我班裡。

    開始我沒有感覺到他的這些不良行為,慢慢的,在新學校新班級新環境熟悉了,就流露出一些問題。開始時候我發現了愛遲到,我認真觀察他的學習行為,人很聰明,上課基本不聽,除了是我的課,學生都在班主任的課上不敢出格行為。我發現他愛遲到後,立即跟課任教師溝通,問這個學生上課的表現,課任教師反饋都不樂觀。我又馬上跟家長聯絡,旁敲側擊的瞭解該學生的家裡情況。發現該生家裡屬於離異家庭,該生的父親和母親在該學生初中一年級時候感情破裂導致婚姻無法繼續,最後選擇離婚。我還了解到該學生就是在初一他父母離婚時候無心思學生,逃課抽菸打架等方式度過學校的日子。我瞭解到這些後,感覺這個學生還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他的學習出來問題。最主要的還是缺少了愛,缺少的關愛和溫暖。按心理學的理論,他是通過各種行為來引起家人和老師的注意。“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暗暗立下決心,把這個學生進行塑造,扭轉他的不良的行為。所以在後的教學過程中,根據他這種油鹽不進、不思進取的學習態度形成的原因進行來對這個學生進行影響改變。首先是在班集體中發掘他的閃光點,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個時候或者場所對該學生進行表揚和尊重,他管理能力強就先給了一個班幹部試一試,實行班幹部競聘。我還是跟其他課任教師溝通,把他的情況跟課任教師說明,讓課任教師一起努力做好該生的轉化工作。後面又分別跟這個學生的父親溝通過還跟這個學生的母親打電話溝通,讓他們一起配合工作,通過努力創造轉化的各種條件,樹立這個學生的自信心和依靠感。慢慢的這個學生步入正軌。有一天,這個學生跑來跟我說:老班,我現在一天還要抽兩包煙,很難戒掉。我聽了還是很震驚,但我故作鎮定地說:我知道,我也理解,但是我知道你在努力,希望你能戒掉。這個學生說:好的。我聽到後心理一整驚喜,這個學生已經把我當成了朋友,這個學生是有希望轉化的。

    後來,果然慢慢的,這個學生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班裡也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後面他考上一個大學,畢業後也經常跟我電話。這讓我有一種成就感,讓我感覺當老師的價值所在。

    當然,其他更有經驗的班主任或許有著更多生動的例子和故事,我就覺得這樣油鹽不進、不思進取的學生進行轉化的他的辦法和途徑:

    (1)首先用我們的愛心去關心自己的每個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子去看待,每個後進生或者學困生都能成材,後進生這樣經常遲到、曠課、上游戲廳,甚至拉幫結夥打架、敲竹槓等也只能說明該生學習差,學習行為差,不能說明學生品德也差,也不能斷定就是一個危害社會的人。

    但作為班主任應看到學生處於青春期,在醫學上,男生的青春期定義為:13——18歲。這個年齡階段,叛逆心強,可塑性也強,對於後進生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轉化的。

    (2)在關心關愛的基礎上用耐心去了解學生的一切,全面瞭解瞭解後進生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根據產生的原因來找出挽救的辦法。

    (3)用細心去創造性的利用積極因素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遵循“揚長原則”。1是挖掘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長並在班集體中、學生面前多表揚他讓他體會到被尊重、被羨慕的感覺,提高後進生的自我價值感、自我存在感。2是積極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平等的處於學生位置來處理關係。3是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關係平臺,爭取家庭的配合與支援,讓家庭儘可能為孩子創造溫暖,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

    (4)教育具有反覆性。要時刻關注後進生的情況,特別是在後進生容易彷徨時候多鼓勵鞭策學生自律,那麼在進步時,大力的鼓勵,看到不足,在復發時,應確立信心。

    總得來說,班主任工作就是一項藝術性的工作,勞心勞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領導想讓你走,他會表現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