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止赫茲
-
2 # 楷書13
這叫御人之術也好,叫寬厚仁慈也好,從歷史上看,凡有為之君皆能恩威並施、包容天下。兩軍交戰可以秋風掃落葉,殘酷無情;一旦主霸天下,須以慈悲為懷,善待臣民,包括曾經的敵人。大家都在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唯有得到了“敵人”的心才能安天下。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之所以能夠擊敗項羽奪取天下,很重要一點就是劉邦對自己有清楚的定位,能夠看清自己的政治目的。
劉邦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處事不是憑個人喜好,而是要看政治目的,劉邦處事哪怕一時衝動,只要有人提醒,他認為正確的,必會違背自己喜好,而正確處理。
舉幾個例子:
1、劉邦進秦都咸陽約法三章,不貪財,不貪色。劉邦自小就是個貪財好色之徒,初進咸陽秦皇宮也把持不住,要進皇宮過夜,這要放在其它人身上,肯定也正常,但劉邦不是平常人,在樊噲和張良勸告後,居然聽從了,想想多麼不容易。
2、封雍齒為侯。雍齒是劉邦同鄉,劉邦初反秦時,雍齒是劉邦下屬,劉邦外出征戰,將老巢沛縣交給雍齒守,結雍齒叛變歸魏,劉邦三攻沛縣攻不下,後來還是跟項梁借兵5000人,將領10人,才攻下沛縣,雍齒逃跑降魏。劉邦對雍齒可謂恨之入骨,最信任的人卻叛變。後來劉邦統一天下過程中,雍齒又投降了,劉邦聽從張良建議,非但不殺雍齒,還封雍齒為候,為什麼?劉邦的目的很政治,連劉邦最恨的人都能列土封侯,那其它有功之人豈不是更能受封,一時天下英雄盡來投。
回到題目,項羽死後,劉邦最大的敵人死了,漢軍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剩下的抵抗勢力完全成不了氣候,大局已定,劉邦成為名義上全國的最高統治者,天下初定,漢朝最大的矛盾己由外部轉向內部,而項羽的家人對劉邦有威脅嗎?
完全沒有。沒有威脅劉邦就不會對項羽的家人趕盡殺絕,而善待曾經的敵人家眷讓劉邦的名聲遠揚,百益而無害,為什麼不善待?哪怕是做秀。
而且善待敵人的家眷,會產生蝴蝶效應,讓與劉邦產生矛盾對立的敵人只要放棄對抗,家眷就能被善待,這從政治上瓦解了對手的抵抗意志,何樂而不為?
-
4 # 路衛兵
最主要的,我認為是出於穩定大局的考量。項羽雖死但影響力還在,魯地誓死頑抗直到看到項羽人頭才投降就是例子。這是激烈張揚的,不排除還有引而不發的,都是不穩定因素。帝國草創維穩是第一要務,想讓人們死心塌地政策就得偏柔,尤其是對待項羽的家人。
史籍沒有關於項羽後代的記載,跟他關係較近的四個人——叔叔或族侄投降後都被劉邦封了侯。對於宿敵的原諒和提攜,無異於一種昭告天下的表態,對於拉攏人心、化解劉項之間的矛盾、消除後項羽時代的隱患大有好處。特別是封侯的同時還賜姓劉氏,等於以家人的姿態接納他們,釋放出強烈的友善訊號。
當然,以上的基礎是胸懷。劉邦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他不光對項羽家人不錯,對其他人也能留有餘地——比如項羽手下大將鍾離昧投降韓信他並沒窮追到底,他也沒殺勸韓信三分天下的蒯通,懸賞捉拿季布最後卻赦免重用,等等。
回覆列表
項羽自刎後楚漢戰爭並沒結束,即使西楚之地都投降但項羽原本的封地“魯”並沒投降,依然為“魯公”項羽帶孝守節,劉邦大怒出大軍圍城!是夜劉邦尋營隱約聽到讀書聲,於是心生不明!為什麼天下皆降唯獨魯地一城不降,為什麼現在還有心情讀書?於是邀請城內主事之人進行詳談,談論經過和內容沒人知道,唯一知道的只有結果!劉邦以“魯公”之名並以王侯之禮厚葬項羽,同時厚待其家人!魯地降!城中之人一部分隨劉邦回朝,協助劉邦構建國家,一部分人留了下來,傳播文教!
勝者註定榮耀,但敗者亦有敗者之尊嚴!也許就是這包容性讓“平庸”的劉邦戰勝了“才氣過人”的項羽,也許也是這包容性使六國之人都自稱為漢人,而千百年後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稱之為漢族!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是從那一夜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