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都茶社
-
2 # yetas
不請自來,見諒。
從您的提問中能看出,您是位喜歡佛教或是有一定佛學修養的人。
個人認為,修成金剛心有兩個必要條件和一個先決條件。
1、持戒
這裡的戒,不一定宗教的戒。如果您是居士那麼,十誡是必須的,往上的還有各種更嚴格的戒律;如果你不是居士,不必要死守佛教戒律。我主張的戒,是廣義的戒。以黨紀國法、社會的公序良俗為基礎的戒。
簡言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有明確的“戒”是基礎。
2、正念
知道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會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和原則。
進一步,瞭解社會的人生百態。對社會上的種種有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在現實裡驗證自己的觀點。
有了獨立了解,並對自己的見解有信心,才不會被種種的迷、幻、魔所蠱惑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兒。在面對衝突中敢於堅持、敢於鬥爭。
正念處理不當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固執己見、冥頑不靈。避免走偏的方法是實踐檢驗。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而後主動修正。
3、目標
也可以理解為發心。這是個先決條件。
要知道自己做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沒有目的地的船能走到哪裡誰也不知道。走到了美洲,建了美國;要是走到百慕大三角呢?等著餵魚吧。
目標能作為意志力和進取力的催化劑。
以上是我的理解,見笑了
-
3 # 天天歸零
謝邀。如何打磨出金剛心,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就牽扯到人生與修道的問題了。在下一凡俗之人,不懂什麼金剛心,然只能根據佛法常識,略敘而已即:首先簡要弄明什麼是“金剛心”,金剛喻意為無堅不摧,堅硬得無與倫比,而心呢,就比喻這金剛,就是無論何時何地的那顆心能轉動一切物,但心不隨一切外境轉,以至無染而不動,撼如金剛,此名為“金剛心"。若要打磨出金剛心之人,首先要具備以大願心、恆心,恭敬真誠心,謙虛好學心,平常心,在生活在在處處為人處事中歷練自己,經過一切嚴苛考驗,排除一切障礙,磨去頭上的種種菱角與習氣,精進而永不退心,直達明心見性入門起修的行列,清淨無染,保任自在,這時應該方知什麼是真正的“金剛心”。此僅供參考。
-
4 # 老墨子
沒有那麼金剛,只是多了幾分韌性,堅持而已。
遇到困難,不斷地讓自己多堅持,鼓勵自己,向內心尋求力量
-
5 # 和_子
如何的心,永遠無法,打磨出金剛心的,為什麼打磨不出來?如何的心,想要的心,都是識心,生滅心,來磨出金剛來,如煮沙會變大米飯,永不會發生的,
先來談一談「金剛心」、是現代人新的名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菩提心,真如心,本心,金剛經中所言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達摩血脈論雲:「無始曠大劫以來,是如本心」。此心是涅盤妙心,,是本是具足,不是打磨出來的。
金剛經雲:「莫作是念,如來,以不具足身相,得阿耨羅三藐三菩提」。
人們都認為要靠頭腦,心識的思維,度量,精進,博學,不斷的努力,從沒有而變成有,如神秀般:「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以為那樣就會有所得,,殊不知是遠離十萬八千,。
心經雲:「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故」。明明是自家的寶,還要到處去尋寶,自家的寶不用,還要打磨出什么,自認的寶,人們就是喜歡,向外求玄。心生便是一切煩惱的開始。
回覆列表
兩個辦法可以讓自己的心堅如金剛。
其一:把“我”擴大,無限的擴大,大到窮盡虛空,量周沙界,一切眾生納入其中而不相妨礙。
其二,把“我”縮小,無盡的縮小,小到被一陣風吹到別人瞳孔裡,他也不會難受。
如何才能做到呢?
需要智慧: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詳見三十七道品)一路行去。
如此才能堅如金剛,歷經無量劫而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