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小刀
-
2 # 陽光溜進來
其實人生在沒有成功以前,都應該勤奮、努力、拼搏不止。
如果說25歲是一個人的人生十字路口的話,就不應該繼續平庸的過日子了,可以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路線。
以男人25歲——45歲為例:
(一)、25歲——28歲,用三年的時間踏入社會磨鍊自己,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認真對待儘量做出一些成績,看看自己上限在哪裡。
在這期間,應學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之間的利益關係、人際交往的技巧。嘗試找個心儀的人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戀愛。
(二)、28歲——30歲,正式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自己想要的事業、創業需要的條件,嘗試去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或者積累的財富去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打打基礎。
這兩年,如果能成家立業應該是最好的結果,誰先誰後不重要。如果因經濟條件不好,結婚可以暫緩,應該以事業或工作為重。
(三)、30——35歲,是工作和事業發展的關鍵期。這時候可以在工作上努力取得更好的業績,可以爭取更好的職位、待遇。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業上注意發展的過程所要經歷的困難,避免走彎路,以謹慎、穩妥為事業發展的原則。
這5年工作上要爭取更好的待遇,事業上以穩定發展為主,同時兼顧家庭的和諧、幸福。
(四)、35歲——45歲,工作力求穩定,儘量少犯錯誤。事業如果發展穩定,經營良好,可以嘗試擴大發展規模,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使自己事業更加穩固長久的發展下去。
這個年齡段,家庭穩定,年富力強,社會經驗豐富,人脈積累較好,是工作和事業的巔峰期。好好經營家庭、工作、事業,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
以上是我的淺見,僅供參考!
我覺得人只要不甘於平庸,就能在不停的奮鬥中尋找到成功的快感,最終會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25歲的大好年華,是時候放手一搏了!
-
3 # 已來則安
關於人生的規劃,其實沒必要侷限在某一個年齡段,至於選擇上是甘於平淡還是追逐夢想?忠於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選擇。
平淡的生活,過平凡人的日子,不等同於得過且過,碌碌碌無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是需要去面對的。生活上的開銷離不開自己勞動的付出。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今天,反映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需求,也在提醒自己必須要時刻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上生活的節奏。(這不是在攀比,總不能自己與實際生活有一個很大的差距吧)。同樣,這也離不開自已努力的付出。
這樣說吧,能滿足實際生活上的需求,保持下去不至於與實際生活水平有一個大的懸殊,並且心情是愉悅這樣的一個狀態,才可以稱為平淡的生活。
人生在世總要有所追求,正所謂站得高才望得遠。社會上見證過許多不甘於平淡生活而拼搏於自己理想的人們。有成功的例子,當然也有失敗的教訓。成功不是必然的,過程中的艱辛與無奈與機遇並存。至於該不該在未來為自己開劈一番新天地,就以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做標準吧。
平淡生活有平淡的妙:“幸福是源於那些容易滿足的人”。追尋夢想有追尋的好:“假如一不小心實現了呢”。
忠於自己的想法做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回覆列表
25歲太小,應該上班,下班多看看社會,瞭解社會常識,人際關係。
現在社會不同於古代,社會結構非常複雜,社會關係非常複雜,社會現象千奇百怪。剛有倆錢,扶老人、被碰一下,跳樓、破產的很多。
別說25歲,35歲開始也挺早的。古人說的“成家立業”是結婚和有工作,能幹活,相當於結婚並且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現在人說的“立業”是創業,不是一回事,在古代立業是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的,別理解錯了。
25歲,你就找個輕鬆的工作,下班時間富裕的工作,多看看社會,找個合得來物件。30歲以後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