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敬787

    我們老家也有這個習俗,春節三天,正月十五也是三天,我們國家信奉的是道教,道教講的是道法合一,玄武大帝保護著眾生!尊重逝者,節日中,後輩們不忘先輩的教養,為他們點一盞燈!節日上墳也是我們國家土葬傳下來的習俗!

  • 2 # 逆火505

    會的。父親去逝十多年了!活著的時候操勞了一輩子,沒享過幾天福。想起來特別難受!妻子去逝半年了,為了家,為了我和孩子,兢兢業業!想起來特別傷心和內疚!

    /

  • 3 # 學習者553

    謝謝邀請,是的,每逢過年我們都去祭祀懷念己故的親人,並且最遺憾的是,做晚輩的沒有盡到該盡的責任,也就是孝道吧。我是農村出生的,土生土長在農村,在我們這個地方,年年都是這樣的,自打我記事起,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之前,當然了,地方不同,風俗也不一樣,只要是在年前就可以,家家戶戶都去在自己的親人墳前,燒香磕頭,年年如此,還有的,一個家一個家旅的,把己故的親人的靈魂,請來家過年,放鞭炮,燒紙燒香,也挺有趣的,其實這不是一封建迷信,這麼多年了,尤其在農村,樣做的,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最為突出,這是對己故親人一種懷念的方式,也改變不了的,農村人特別重視這一點,不光在過年,在重大節日之前,比如,中秋節,家家戶戶也同樣在己故的親人墳前,燒紙燒香,就是沒有過年那麼氣派,同時,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對親人的懷念,人人都有這份心,那麼,現在的我們,對己故親人有什麼遺憾呢?我說一下我自己吧,我父親己故,在我父親病重期間,我沒有盡到一個做兒女的責任,我只回家一趟,並沒有在床前伺候他老人家,這是我一生當中最大的遺憾,願我的父親及天下所有的父親,好好安。

  • 4 # 白髮魚潐

    父母在時,兄弟姐妹年前總會回家看父母(給父母辭年),家人總會年前團一次年。正月初又會回來拜年,年前年後很熱鬧,今年母親也走,前幾天是母親百期,他們表示正月初再不會回來了,聽了這話,內心有種莫明的傷感,父母在,家就有凝聚力,一旦父母逝去,就像一個雞蛋散黃了。今年看來只有一家四個人冷冷清清過個年。往日熱鬧年將一去不復返!

  • 5 # 光頭老沙vlog

    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的,剛高中畢業沒有多久,父親就離開了我們。當時他老人家走的時候我還年輕,我已經外出打工了,離家比較遠,那個時候的火車是慢車,要坐三天三夜才到家,我已經沒有見到他老人家最後一面。我也隨便說說我父親吧,他年輕時響應祖國的號召,去參加修滇緬公路,小的時候聽他說他們一邊修路一邊還要防止美國轟炸機的破壞,所以身上同時掛著機槍和鋤頭,當敵人飛機來破壞的時候開始戰鬥,飛機飛走了又開始修路。等修完了他又回到我們村繼續當農民,沒有工資也沒有什麼補助,腿又殘了,所以我們家特窮,就靠我媽支撐的。小的時候,感覺他們好玩,現在大了才瞭解他們修路是多麼辛苦,也死了很多人,他能活著回家是多麼幸福的事。我也理解了他生活那麼辛苦,但沒有找過組織,他比起他那些死在他鄉的工友來說他是很幸運的。雖然腿殘疾了。小的時候窮沒有留下他的照片,現在就只剩下這個還能證明他還有參加過當年修滇緬公路。

    所以我每一年回去都必須去看看他老人家,對他一種懷念,也鞭策下自己,想想他當年說過的話,就是要好好讀書,一定要到外面看看。當年他腿腳不方便還把我供的讀書,很不容易的。我是我們村第一個高中生,也是要感謝他一直默默支援,不然那個時候大家吃飯都成問題,很多小夥伴讀完小學就回家幫忙。我也是比較幸福的,雖然很辛苦,但我有這麼一個開明的父親。現在生活相比之下好太多,可是遺憾的事他已經成了一堆土。沒有辦法看到我們現在了。

    總之,現在父母還的,好好陪陪父母,也許他們會囉嗦,但是那是對我們一種關心。沒有長時間陪,現在通訊那麼發達,多多打電話給他們。不要到時失去了才會珍惜。

  • 6 # 唯有經歷方可懂得

    過年肯定祭祀懷念親人的。即使不逢年過節我也會到愛妻的墳頭燒燒紙,拔拔草。然後跟她說說話,告訴家裡的事讓她聽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其次,親而譽之”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