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親密無間無話不談還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回覆列表
  • 1 # 殷瓷兒

    我讀過一本書名叫《親蜜關係》,此書中舉了很多兩性關係中冷戰、權利鬥爭的例子,和我們自己生活中的遭遇如出一轍。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而每個人經歷的苦惱卻如此相似。我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溝通的技巧,也時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所在。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情感無疾而終,彼此最終形同陌路呢!

    火柴的溫度溫暖不了冰窟裡的人,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農民兄弟,五十年沒有對彼此說過一句話。他們每天在院子裡相見,在田坎上碰面,在橋頭擦身而過,但他們早已忘記了事情的起因。這個故事過於誇張,我唯有視其為虛構,但它還是震撼了我。

    是的,我們都太執著於自我的需求,甚至將遙遠的創傷帶到現實的生活中來。在情人之間的爭吵最常見的是“我為你做了什麼。”哪怕當一段關係結束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為對方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什麼。我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明白這一點,你的愛並不會失去聖盃的光環。

    等待對方劃亮火柴並不能溫暖你,真正能讓你走出冰窟的只有你自己。五十年緘默以對,只是希望那個先開口問一聲“身體好嗎”是另一個人。當有天我們真正明白愛是什麼,就不會寄希望於那火柴的微光溫暖自己。愛,是隻希望你好!

  • 2 # 漫步心理

    首先向大家介紹兩個心理學名詞

    人際吸引:顧名思義即是個體與他人之間情感上互相親密的狀態

    親密關係:在人際吸引的基礎上,當兩個人之間相互依賴程度很大時,即發展為親密關係

    我們平時說到親密關係,首先會想到愛情,那麼愛情又是什麼呢?是麵包與牛奶,白玫瑰紅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與胸口的硃砂痣?

    愛情是大腦十餘個腦區共同作用的結果。已有證據表明增強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與伏隔核(NAcc)間一條通路,可以在兩個小鼠之間產生“愛情”,發生更多親密行為。這些區域人類都有,功能類似。(Robert Liu,2017)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愛情是由三種成分構成:

    激情(魅力和性吸引)、親密(喜歡、理解與期待)、承諾(決定發展穩定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愛情三元論。

    舉個栗子,我們都知道當年大火的韓劇《太陽的後裔》中男女主角雙宋二人在節目殺青不久後結婚,但他們的維持不久的婚姻很快結束了,試分析,他們在婚姻中活在電視劇中 把對角色的感情帶入生活裡,而沒有認清現實生活中彼此的面目,所以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失望導致婚姻的破裂.. 可見缺一不可

    面對愛的時候,我們既歡喜又膽怯,歡喜愛情的甜蜜,卻害怕它的冷漠無情。或許我們都因為愛被傷害過,懷疑過,那麼每段關係結束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呢?怎麼樣才能做到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呢?下面向大家介紹一本書

    《愛的藝術》的作者是心理學中新精神主義學派的弗洛姆,這也是小馬真正接觸到的第一本心理學著作。通過這本書,我想作者讓我明白了愛是什麼,說白了,愛是給予,不是索取。書中有句非常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而不是我愛你,是因為我需要你。這應該是成熟的愛的最高境界了吧!在愛情結束的一個階段裡也許我們都會情不自禁,或者理所當然的想到:我付出了這麼多,最後什麼也沒得到..等等之類的很多問題,歸根結底,孰是孰非並不重要,關鍵是總結出我們存在的問題。在處理感情問題的方法是否妥當?在煩惱無數時是否會把焦慮帶給對方?愛的確是一門藝術,也許在看完這本書後的某個夜晚,你會得到自己的答案。

    愛情是動人的,美好的,讓我們如沐春風。

    飽經風霜後的你當它再次來臨的時候,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我相信我們都會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的,真正的勇士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也要在愛過、恨過 悲喜交加過後,任然相信人間值得,我更值得。

  • 3 # 下一秒放眼未來

    都可以。其實兩個人親密之間也應該有各自的隱私空間。但是彼此應該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感情的路需要兩個人共同走下去,也要各自的付出及其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出來了,一胎跟誰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