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生不乖
-
2 # 農夫說歷史
項羽,耗盡了最後的運氣,遇到了一船伕,在一番對話後拒絕了乘船而逃,而是選擇了自刎於烏江,那麼退一步來看項羽,他如果回到江東,劉邦的漢朝還能建立起來嗎?答案是:能!
先看看項羽有沒有想過回江東?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可以看出項羽還是想回江東的,那為什麼又拒絕了?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船伕的一句話點醒了項羽,在他為西楚霸王之時,有想過江東的父老嗎?沒有!在起兵爭奪天下時,他的子弟兵是不是江東的?是!吃苦就想到江東百姓,享受卻沒有江東百姓,即使有眾數十萬人又有幾人能支援項羽?難道就單單船伕的一句話,就可以認為是江東子民的全部心聲?顯然不是!項羽是怎麼回答的呢?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可以看出,項羽是沒臉面回去見江東父老,而不是不想。
其次,項羽有沒有可能回到江東?漢軍圍之數重。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出現多處在垓下之戰中,項羽被漢軍所圍的情況,他能回到江東嗎?顯然不能,一是,項羽重重被圍,劉邦的主力逐漸靠攏,一個船伕就能安穩將項羽接走?真以為劉邦的大軍中武將都是吃乾飯的,難道不會一支箭就能結果了船伕?二是,劉邦彼時的戰線已經收縮到圍殲項羽,而不是在拉鋸戰,簡單地說已經是壓倒性的打擊,項羽是沒有機會再走。
最後,項羽回到江東,可能出現的結果劉邦趁勢繼續打擊江東。因為劉邦已經取得節節勝利,江東才多大的地方?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記住這是人口數量,不是士兵數量,而且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人口都未可知。
項羽或被江東人民所殺。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這是劉邦討伐項羽時所列罪狀之一,項羽嗜殺,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在鴻門宴時擺的譜,卻要秦咸陽城百姓買單,可見項羽民心基礎很差,而江東百姓呢?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自立為西楚霸王所立的都城是彭城,那時江東在他項羽眼裡又在哪?所以項羽即使回到江東,相信江東的子民絕對不會和他一起送死,因為他項羽沒有那麼好的群眾基礎和口碑。
總結:項羽一生確實很勇猛,但是做事過於剛強,不服就武力解決,典型的剛愎自用表現,他是越戰越窮,劉邦是越戰越富,項羽是一路民心盡失,劉邦則是一路高歌,最後坐上大漢天子的寶座,所以,項羽即使回到江東,劉邦的漢朝依然能建立起來。
相關歷史資料:
1.《史記·十二本紀·高祖本紀》
2.《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回覆列表
在項羽自殺後,劉邦派了灌嬰帶兵渡江,很快灌嬰就把會稽、豫章都打下來了,回到劉邦那裡參加劉邦的皇帝加冕大禮。
如果項羽不自殺,渡江回江東,劉邦這邊渡江的就不只有灌嬰,還有劉邦他自己,還有韓信、彭越、英布也都要渡江,要跟項羽再來一場垓下之戰,項羽首先要擋得住劉邦這一撥衝擊。通常情況下很難,劉邦聯軍還有三四十萬,項羽來到烏江只剩下二十八人,回到江東他來不及把軍隊組織起來,守城不知道哪座城市堪守,江東也組織不了多人兵馬,且項羽打仗十分依賴的騎兵已經沒有了,灌嬰的騎兵卻深得秦軍的真傳,厲害著呢。
項羽也許可以跟劉邦談和,學勾踐臥薪嚐膽,但劉邦不會答應,劉邦手下那麼多的謀臣不會答應。項羽也許可以選擇繼續南逃,逃到閩越去,在那裡做王,但他首先也要打贏閩越,這個也不好弄,閩越也是有兵馬的,而劉邦依然會派兵去追,派人去與閩越聯絡。真的,不知道怎麼幫項羽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