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山牛二哥
-
2 # 閒來說機
按照小米公司的戰略,應該就是這樣。
不過紅米手機獨立之後走中低端顯然問題不大,但是小米手機能否撐得住3000元以上價位存疑。如果撐不住再次滑落,小米手機就有可能徹底一蹶不振了。
事實上,目前中國產手機頭部廠商中,最危險的就是小米,OV和華為已經站穩高階,從上而下,而小米是從下往上,本身並不佔優,更重要的是小米手機很難長久堅持一個戰略,容易受到外部影響從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即定戰略。
例如之前推出小米note手機就是希望可以結束低利潤的時代,希冀小米note可以撐起高階,為此小米note一問世就是重金宣傳,其勢頭也不亞於現在的redmi note7,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米note新出反響平平可以說是情理之中,但是小米note2立刻就改變設計方向,希望將note系列打造成商務旗艦,並請了梁朝偉來代言。
與小米note2同時推出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可以說此時小米MIX就取代了小米note第一代手機的定位,小米note2則全面切入商務領域,梁朝偉這個代言人請的也不錯,雖然因為驍龍821導致手機發熱嚴重,但是這兩部手機的定位還算清晰,可以類似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
但是到了小米note3,忽然不再商務了,改成拍照了,並且代言人也換成了吳亦凡,或許是眼紅華為P9由於萊卡認證,專注拍照取得的巨大成功,小米note3也在拍照上開始發力,並且成績還非常不錯,在DXOMARK上收穫了90分的評價,在一眾中國產手機中也比較靠前,但是手機SOC卻不再使用高階驍龍,轉而使用了中端驍龍660,價格也降了下來,可以說衝擊高階完全失敗。小米note系列定位混亂,不能始終如一,最終遭遇滑鐵盧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回過頭看,即使現在如日中天的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也不是一開始就取得了成功,也是走了很多的彎路才逐漸的取得消費者的認可。但是手機的設計理念貫穿始終,P和mate系列定位清晰,分工明確。而小米卻經常混淆,唯一堅持下去的就是小米的數字系列以及紅米手機。
因此,小米手機將紅米剝離之後,用小米數字系列去衝擊高階,也算是一個明智之舉,彼時的華為mate/P手機也是一步一步將價格攀升,最終取得認可。以華為為師的話,小米手機即便衝擊高階價位,價格並不會一下子就加太多,應該會溫水煮青蛙式的攀升。綜合來看,價效比肯定會有所下降。
按照小米公司的戰略,紅米手機應該要取代現有小米的地位,也就是說紅米的高階手機應該要等同於小米的數字系列。
通俗的理解就是小米數字系列換了個紅米的殼子,或者說紅米的手機套了一個小米的殼子。
回覆列表
這裡給樓主一個肯定的回答,小米以後還會繼續將價效比進行下去。不過這個問題要分開兩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從雷總創立小米品牌開始,他的初衷就是讓更多的華人用上高性價比的產品。那他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呢?這可能與他第一家公司有關,東西不是自己公司生產的,而產品與它的實際價值相差甚遠,甚至有可能是暴利。可能從那時雷總就有了讓華人用上高性價比產品的想法了。當雷總離開金山時,再加上財務足夠獨立,從智慧手機進入,到如今的智慧家居產品無一不體現著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初衷!
其二,現今的中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再加上製造成本,生產成本也越來越高,小米再堅守1999的底線已不符合時代潮流,也會受限於成本的原因做不出真正的旗艦機,所以將手機售價適當提高是大勢所趨。不過即使小米將旗艦機價格提高,在相比其它友商旗艦機價格絕對要厚道許多!舉個簡單的例子,紅米Note 7相機有夜景模式,其它品牌千元機上有夜景模式嗎?答案是沒有。從這點來看,誰有價效比?當然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