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散談歷史

    因為當時西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就是為了鞏固領土,維護統治。自周幽王死後,平王東遷,進入了東周和春秋並存的時代,可是周王室名存實亡,只不錯是個代“禮”的旗幟罷了,各領地的諸侯為了擴大地盤,開始連年征戰,出現了春秋五霸。

    再後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們打得更激烈,戰國在這個時代因此得名,漸漸地又出現了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地盤利益,問鼎中原,和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沒什麼區別。魏國、齊國、趙國等國接連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導致統一遲遲未至。

    而秦國透過商鞅變法後由弱變強,再加上東方六國勢力有所削弱,缺乏天時地利人和,給了秦滅六國這個歷史機遇。秦國由弱變強直至統一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但滅六國絕非易事,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戰國戰亂這麼長時間,是因為沒有哪一方的勢力能足夠吞併另一方勢力,更是沒有哪一國家強大到了足以吞併六國,百家爭鳴,合縱連橫,秦國苦心經營,由弱變強,完成了統一,而東方六國彼此爭鬥,國力漸衰。

  • 2 # 笑傲江湖149553812

    戰國時期戰亂的原因,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秦帝國》裡商鞅說“天下無獨強”,意思就是說沒有出現超級大國,沒有一個諸侯國強大到可以暴打所有諸侯國。這個是戰國統一必須的現實條件,事實上後來也只有秦國做到了,成了真正的大國。

    為什麼秦國能做到呢?因為秦國透過變法凝聚力強大國力。秦國為什麼要變法,因為秦國窮,秦國弱。秦國變法甚至所有的戰國變法的特點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獎勵耕戰。所以,戰國長時期不能統一的根本原因,就是統一這一理念沒有深入人心,成為普遍共識。

  • 3 # 旅遊看焦作

    首先呢,促進統一的經濟動力不足。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中國統一程序中一個比較大的推動因素是農耕生活模式,因為農耕生活對於水源、耕地都有著極強的佔有慾望,從而鬧出來非常多的惡性事件,這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進行協調。

    然而,中國古代重視農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戰國初年,李悝變法中有“盡地力之教”應該是這種思想的濫觴。不過,重視農耕到全部進入農耕生活還需要時間。在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仍然會存在一定的“隙地”,也就是說,兩個國家之間並非完全接壤的,這就說明,對於耕地的爭奪還沒有到一種十分嚴峻的地步。因而,統一的程序也自然會延後。

    其次,戰國七雄誰最強?並非一開始就是秦國,這是一個國力轉化的過程。剛開始是魏國,然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燕昭王重金求賢、齊國田單火牛陣大破五國大軍,楚國疆域之遼闊無人可比……秦國也是因為後來商鞅變法後才起來的。所以,當沒有一個勢力能夠打敗其他勢力總和的時候,統一局面也就無法形成。

    再次,人們的觀念。秦人一直說自己的“赳赳老秦”,楚人則思念自己的神仙“東皇太一”……每個地方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僅僅某個地區的人,而並非“華人”。後來,儒家、墨家這兩個當時的顯學出現後,都提倡要結束戰亂局面,實現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統一。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華夏文明、農耕生活漸漸走入人心,對於統一的牴觸情緒在銳減。從秦王朝崩塌之後,大多是六國貴族起兵反抗就可以看到這一個趨勢,下層民眾對於接受誰的管理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外邦人除外,過不下去當然也不行,比如陳勝吳廣。

  • 4 # 美國GE

    春秋戰國時代本是一體的,都是周朝分封制的破產時期,最強家族的爭霸史!這些大家族幾乎都是周朝皇室貴族成員的後代。每個封地都由家族成員再劃分封地管理,這些人是家族中生殖能力最強悍的成員組成,透過掠奪資源,成功地豢養一批軍隊和門客,並透過這些軍事力量牢牢控制著自己的封地!驕淫縱橫的他們由於性格使然,家族內出現裂痕,實力出現不同。晉國的家奴篡位奪取王位,分裂成韓、魏、趙三國,並得到周王室的贊成,這是幾千年來(商周時期)第一次的屌絲逆襲!這一行徑是區分春秋和戰國時代的分水嶺。這些強悍的家族第一次有了被吞併的危機感,秦國的軍事力量的大幅發展,滅六國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家重要嗎?你喜歡回家嗎?